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四化”课堂中的作用研究

2016-05-30 07:23嵇玲玲
科教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四化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嵇玲玲

摘 要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创立的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被他称为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一经问世便迅速风靡全球。现将思维导图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质及小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深入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四化”课堂——集散化、精品化、多样化、高效化。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四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61

Effects of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Four Modernizations" Classroom

JI Ling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Mind mapping is an organizational thinking tool created by famous British psychologist, pedagogy Tony Bazan, which he called the golden key to open the door of wisdom, once it came over quickly swept the world. Now mind map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mary language of discipline pupi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ituation of knowledg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ind map in the primary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and to explore the primary language based mind map "four modernizations" classroom - distribution of, quality, diversification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mind mapping; primary Chinese; "four modernizations " classroom

1思维导图简介

自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思维导图之后,这一神奇的思维集散工具便迅速风靡全球,在政治、文化、工业以及教育领域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基于其对人的思维的巨大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将思维导图纳入国家课程。英美、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将其设定为小学必修课程,不仅如此,在哈佛、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学府,世界上最出色的学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这种集散思维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Tony Buzan 认为“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并清理思维的脉络,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目前所有学者尚未统一意见,没有对思维导图的统一定义做出阐述,有的学者认为“思维导图用于信息处理,即将信息加以归纳和整合,辅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和表征信息的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有效工具。”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人们把自己脑海中所想象出来的内容借助各种色彩的中心词、图形、符号、文字和线条画在一张横向空白的纸上,这是一个将思维以放射状呈现的思维表达方式。

东尼·博赞在其书中指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到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正是基于思维导图具有以上四个特点,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时,“思维导图能够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信息进行描绘。”从而使思维方式由枯燥的、单一的、局限的,变成了彩色的、多维的和发散性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集散思维的具有知识可视化功能的工具,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放射性。思维导图的结构像一个大树,中间是主干,然后向四周围一级一级地不断发散;它又像大脑的神经元组织所构成的网络分布图,往往要么从一个关键词,要么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思维的逐级发散,慢慢扩展开来,并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向四周逐级延伸的脉络图形,整体呈现放射性。

(2)个性化。之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个性化的,原因在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具有很浓的个人色彩,思维的发散是个人思维的发散,个体脑海中编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将个人的思维、意识、认知以色彩、图形、文字或者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个性的不具有统一模式的、形式较为活泼的,更好地体现创作者自身思想的。

(3)多元化。谈及思维导图的多元化,不得不突出强调其特点,它是由颜色不一的图形、文字、符号、线条等不同的方式根据创作者的思维意图进行的自由组合,从而将思维的逐级延伸与深入更为深刻地表现出来。

(4)直观形象性。从认知心理学的另外一个角度,思维导图将创作者抽象的深刻的思维通过穿插各种形象的图片、细致的文字、颜色鲜艳的线条等,将复杂的思维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将复杂的知识可视化,最终直观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帮助我们进行记忆。

(5)立体关联性。在认识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时我们了解到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这就决定着思维导图的枝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样,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关键词、主干与各分支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并且这种关联是立体的、紧密的、清晰的、生动的。思维导图尤其强调从立体的角度上去思考,摒弃传统的记笔记的二维思维,转而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联想和生动的想象把知识体系不断地延伸、拓展、深化,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网络结构。

2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复杂知识体系的可视化,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的、具象的,停留在物体表面的,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或者概念性较强的文章和阅读材料很难从根本上去把握,很难达到对知识内容的实质理解与掌握。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功能,通过颜色各异的图形、文字、线条等,把复杂的知识体系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能够更清晰更容易理解文中的主要结构和层次,并且帮助小学生整体分析课文的结构、段落甚至重点等,从而简化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过程,增强了理解记忆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导图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集中性,以联想和想象为思维中介,按照人的头脑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不断的发散和深入的拓展,逐级延展,即由一个中心语向四周进行分支的发散。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也顺势发展。思维导图整个环节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所以,思维导图的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思维导图的应用摒弃了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换之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通过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鲜明的色彩、活泼的结构更是十分吻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与学的过程,有利于凝聚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注意力分散转移等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

(4)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清晰条理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与记忆效果。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以中心词为基点、以关键词为节点,形成众多逐层扩散的分支,主次分明,清晰可见。思维导图将原本复杂的知识体系建构成逻辑明确,条理清晰的网络体系,便于小学生进行理解,从而达到准确记忆,牢固掌握的效果。

(5)有利于将知识的共性与学生认知的个性结合起来,发挥个人特色。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群体,知识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共性。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当中,有利于学生在具有普遍共性的知识体系当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头脑中的思维的个性方式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3思维导图促成小学语文“四化”课堂的具体运用

3.1 集散化

思维导图是一种使思维集中又发散的工具,由一个主题向四周进行发散,由主干到分支,一层层一级级逐渐拓展延伸。语文学科的特点本身就是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于一身,借助某一主题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更是顺应了这一特点,将自身集散思维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从而促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集散化。

3.2 精品化

思维导图中的主干以及每个分支都是需要创作者经过缜密的思考及细致的分析总结出来的关键词,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主旨、框架结构及情感层次。在如此细致深入的创作过程的促使下,小学语文课堂必将逐渐走向精品化。

3.3 多样化

纵使小学语文子课堂的主题是固定的,学习的知识内容也是一定的,但是介于思维导图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将个性化发挥到极致的特色形式,小学生在根据课堂主题进行关键词的选择、分支的选排时,会加入自己个性化的部分,将自己头脑中复杂的主观性的抽象思维转换成形象的具象的导图结构,这个过程充满了个性化的色彩,促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多样化的形式存在。

3.4 高效化

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将知识可视化的功能,利用颜色不一的关键词、中心语、图形、线条等,把脑海中复杂抽象的知识体系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把握具体段落的结构层次与文章脉络,并且帮助小学生从整体上分析课文的结构、段落甚至表达重点等,从而简化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过程,增强了理解记忆的效果。

4用思维导图方式促成小学语文“四化”课堂的几点建议

(1)有效指导学生高效绘制思维导图,避免“喧宾作主”,占用太多时间。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是为了将语文教学中的复杂信息转化为更为直观形象的可视信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绘制思维导图上花费太多时间,就本末倒置,违背了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化的初衷。

(2)减少思维导图“伪放射”“乱放射”现象的出现。思维导图在制作的过程中要防止“伪放射”和“乱放射”现象的发生。特别要注意理清课文脉络与层次结构,中心思想的结合,一级级进行深入分析,切忌为了“分支”而肆意“乱放射”,也不能随意“伪放射”。

(3)提高学生的绘制技巧,快速找准中心语、关键词。小学生逻辑思维并没有发展到很完善的程度,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帮助小学生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快速找到关键的中心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绘制能力的培养,加强其绘制技巧,从而能更为迅速有效地找到并找准中心语、关键词。

(4)加强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合作探讨,不断改善。虽然自思维导图诞生以来,就普遍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界也是广为流传,但是在国内,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发展并没有到很成熟的地步,应用也并不是很广泛。所以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四化”课堂的实现,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多组织教研活动,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合作探讨,不断完善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语文“四化”课堂的过程。

猜你喜欢
四化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