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婷
【摘 要】实施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是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形成的重要方式,教会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现实要求。在进行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通过教育与指导让学生展开自主管理并学会自主管理,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能够成为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的局面,最终达到“管,旨在不管”的终极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自主管理
0 引言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必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开展健全完善的心理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推动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式,探讨了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实施自主管理的相关对策。
1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养成的方式
1.1 合理的制定规则
班主任在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自主管理过程中,决不可采取整齐划一的单一模式,而需最大限度上权衡小学高年级学生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游戏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并且形成积极的约束[1]。毋庸置疑,由于特殊的年龄与生理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做事行为往往不会经过思考,冲动,这是这一时期学生表现的主要特征。有的学生性格相对更为乐观,可以承担起日常遭遇的挫折,且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还有一些学生则有明显的孤僻性格特征,这些学生在学校的人际环节上,往往并不理想,甚至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有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养成阶段,应当最大限度上给予学生关注,以助其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控制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实现自主管理。主要做法有:一是制定目标:鼓励学生自己去制定目标,但目标的跨度不要太大,以“小步”为标准;二是开展活动体验:根据学生自己定下的目标,积极地开展自主管理行为,实现阶梯性的进步;三是自我反思:学生在活动后,反思自己在自主管理行为中的心得和存在的不足处,努力寻求改变的方法;四是足迹记录:对学生自主所参与到的管理活动,应当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
1.2 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
以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弱的行为特征作为基础,教师还需要合理地设计一系列规范的自主管理的操作,尽量去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2],并且,通过位置互换、牵引学生的内省作为分析的重点,全力的推动学生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教师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建造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明白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自我内心对自主管理的认识,感受通过自主管理所获得的成果。以游泳为例,毫无疑问,一个人要学会游泳,就必须要下水。而此时,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综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引导学生下水,最终帮助学生学会游泳这一项技能。有鉴于此,教师在每一次活动前,都应当和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班队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2 强化自主管理的短路措施
毋庸讳言,一旦家长或教师不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身边,学生很可能就无法继续开展自主管理条约中的强化。例如,学生自己设计了自主管理的章程,“晚上看30分钟的电视,作为对写完作业的强化”。然而,事实上,即便学生并未写完作业,晚上还是会看电视。这样一来,学生就并未达到进行自主管理中的规定。一般意义上,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就被称为强化短路。
众所周知,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当前阶段中所匮乏的很多行为,例如没有对时间进行规划的能力,缺乏情绪控制等,而这些引导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下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创造积极的条件。班主任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角度出现,学生也会非常迫切的需要得到家长或教师更加正面的积极评价,因此,其期望良好行为形成动机也会出现一定的增强。
此外,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评价自主管理形式,才可以破除“高原现象”,强化学生的内驱性动机,让学生达到“二次成长”的目的。有时学生如果成功了,往往不愿再付出努力,而如果事情失败了,更会使学生怀疑自身能力。可以明确的是,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高原效应”是正常现象,也只有当学生能够去勇敢的面对问题,积极归因,且通过自主的方式去整合策略,消灭“高原效应”的可能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就一定要在在班级建设上下大功夫。不仅要制定合理的班规,还应选一些得力的学生班干,和学生们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唯其如此,方可真正意义上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娟娟,王益林.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几点尝试[J].中华少年,2014,17(10):8.
[2]钱丽.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分析[J].学园,2015,17(3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