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军
【摘 要】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级陆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通道的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公路绿化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充分熟悉公路绿化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抓好绿化养护工作,确保绿化养护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水平。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公路养护;绿化建设
一、干线公路的养护原则
公路的绿化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干线公路绿化养护工作不仅仅指的是在公路两侧,或其他公路用地上栽种绿化植物这么简单,它涉及到景观、人、车、环境、公路等多个方面。
公路的绿色养护管理工作所要依据的原则主要有:
1.国家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原则。“三同时”原则指的是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饶避的原则。干线公路多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会放置一些明显的告示牌或警示牌,来警示或提示司机注意相关的公路事项。在这些警示牌附近就不适宜栽种一些植物,以防止司机在高速行驶时,因绿化植物的遮挡或颜色混淆,影响司机的正常驾车行驶。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会采用绕避的原则。
3.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在公路建设的开始阶段,公路的绿化经费就已经在整个公路建设经费预算之中。所有的绿化经费不只是公路沿线的绿化费用,还包括了建设施工时占用的土地绿化费用。
三、干线公路绿化的特殊性
干线公路的绿化植物一般都是栽种在路肩、边坡、边沟外侧,这些地方的土质的共同特点是:土质坚硬、杂质较多、受汽车污染程度大、种植面积小等。从地理环境上来讲,干线公路多分布在城市的郊区地带,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公路周边的村庄村民爱路意识较差,常年在公路两侧的边坡上和路肩上排放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干线公路的环境,也加大了公路绿化工作的难度。
同时对于公路养护人员来讲,干线公路的绿化养护工作属于高危行业。干线公路多是高速公路,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而且车流密度大,干线公路上的驾驶员经常有疲劳驾驶、违章超车停车、超载行驶等现象发生,再加上气候环境的影响,公路养护人员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大大增大了。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名公路养护人员在施工中丧生。
(一)公路绿化的积极作用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级陆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通道作为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不仅因为是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更因为公路绿化是生态系统“点、线、面”建设中“线”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的特点及其建设的建议和看法
1.公路绿化要充分考虑到对交通的安全性。公路绿化首先是公路建设的附属产物,因此,它必须服务于公路的需要,更不能给行车环境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在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上应避免种植一些生长速度过快,木质疏脆的树种(如尾叶桉等),要充分考虑树种的抗风性。在绿化苗木的日常养护中也要及时的对行道树进行修剪,控制其分枝点在2米以上,特别是在弯道路段及高速路出入口路段,更要提高行道树的分枝点高度,避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2.公路绿化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由于其路线长,通过的区域土壤、地质或小气候都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其较复杂的特性。公路绿化部位的多变,就决定了绿化植物品种的复杂多样。在绿化植物选择上应注重考虑当地的优选树种,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不能盲目的大批量的引进外来树种。
3.注重公路绿化规划和植物搭配。国省干线公路路线长,为避免驾驶员长时间行驶过程中视觉感受的单一,在公路绿化工程中应注重公路绿化的前期规划和植物搭配,选择多种植物,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使公路主体和周围的环境充分协调,创造“车在画中行”的良好行车环境,让行人有着风景总在前进的路上的惬意感受。植物配置造景是将植物依照一定的设计方式栽植在一起,组成各种不同的平面图案与立体景观,形成景点。公路绿化不仅要做到“绿”,更要向“绿化、彩化、香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公路绿化品质。
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模式正处于不断完善、发展阶段。随着人们一是理念的不断变化,对公路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公路绿化养护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公路绿化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公路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重视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抓好绿化养护工作,确保绿化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绿化建设及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公路绿化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等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