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
摘 要:本文综述了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对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及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 项目化教学 过程 问题
一、教学现状
水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环境监测课程的重要组成模块。在高校的环境类专业中,环境监测课程是必修课程,而水环境监测部分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课按照章节内容进行讲授,完全由老师一言堂,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而实验课采取单项教学的方式,如水中六价铬、总磷、COD等单个项目的测定,由老师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然后介绍实验步骤,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处理数据,最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无需动脑,只需机械地按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而且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失去了主动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高职毕业生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前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专业课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于是一种能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应运而生。水环境监测课程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学习,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水环境监测课程总体教学模式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学习情境导入、以监测项目为依托、以具体任务对项目进行分解,并融合案例来构建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也积极寻求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PBL教学及多媒体FLASH教学等。每种教学方式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紧紧围绕学生所需掌握的职业岗位技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专业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方式,从最初的现场监测(水样采集)到一些简单项目的测定(如:pH、色度、悬浮物等项目的测定),再到现场勘查、资料收集,而后进入监测方案制定、复杂项目的测定(如:化学需氧量、总磷、石油、重金属、有机物等),最后学习监测报告的编写。通过整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胜任水环境监测各岗位,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认知规律和由生手到熟手的职业成长规律。
按照水环境监测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紧紧围绕岗位技能培养这一核心任务,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情境一,水样采集、保存、运输管理及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境二,水样预处理、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分析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情境三,现场勘查与相关资料收集;情境四,水质监测方案制定;情境五,水质监测报告编写。这五个学习情境依据水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对应于监测工作中的现场监测岗位、分析测试岗位、质量管理岗位、污染源监测岗位,实现了与岗位的对接。在课程所设计的每个学习情境中,首先介绍岗位技能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严格把握“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其次以具体监测项目为行动导向,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均会引入相应的项目,每个项目下面均有任务分解;最后,将水环境监测专业教师在对外技术服务中所承接的监测项目汇编成案例,实现案例教学,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的甄选上,既注意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监测项目和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理、方法和理论知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三合一”特征。
三、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所设计的学习情境及对接的岗位如下表。
四、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项目及任务分解
在水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设置了相应的项目,共设置了15个项目,每个项目下面都有具体的任务分解。
在课程实施的第一次课,对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完成场景设计及角色分配,指导学生在线查阅技术规范、方法标准、水质标准与排放标准等资料,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与试剂库房,介绍各种监测仪器并布置下次课的内容。
在情境一的教学中,共设置了三个项目,涵盖了地表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采样,每个项目都穿插了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水样采集、保存管理及样品交接等水样采集的全过程。在情境二中,设计了地表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分析三个项目,涉及CODMn、BOD5、NH3-N、TP、Cl-、CODcr、悬浮物、动植物油、总氮、挥发酚、石油及铜、铅、锌、镉、六价铬、砷汞等重金属和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情境三包含生活污水调查、委托监测项目现场调查及验收监测项目现场查勘,通过现场调查让学生学会查找企业排污口的位置,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排污环节、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燃料,弄清楚废水排放规律,并学会收集项目环评报告、报告批复等相关文字资料。情境四和情境五则提升到地表水质监测、生活污水监测、环保验收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和监测报告编写,通过具体项目制订方案及编制报告,让学生学会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及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与频次,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试技术,制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措施,正确选用评价标准,合理表达监测结果并结合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给出监测结论,对监测对象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五、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一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一般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流程如下。
1.明确监测项目及任务
由教师确定监测项目并提出任务,学生分组并实施讨论。课后,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查阅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资料,并进行自学。
2.制定监测项目计划
根据教师布置的监测项目,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后,由学生自主制定监测项目计划。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计划进行审查、指导,并加以完善。
3.实施监测项目计划
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由组长协调对组员进行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监测项目。
4.检查评估阶段
对学生完成监测项目的情况进行检查及评价,分为两个部分:
(1)学生自我评估。在完成监测项目后,首先在小组范围内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相互评估项目完成情况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全班集中评估,由各小组长汇报各自小组的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并分享成功。
(2)教师评价。教师对全班的监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问题并予以解决。评选出最佳完成小组。
5.提交监测项目作品
每位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均需提交一份监测项目作品,根据自我评估、组员评估、组长评估及教师评估等评价体系及作品编写情况,评定学生在本项目中的成绩。
六、水环境监测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需要完善的问题
实践证明,水环境监测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必须予以课时保证,必要时延长授课时间以保证项目活动的完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项目成果,使之产生工作上的成就感,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兴趣。
二是要充分发挥项目化教学的优点,对实验实训条件等硬件设施、专业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等软件条件都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三是教学组织要非常严密、合理,否则容易出现教学过程松散及少数学生偷懒的现象。
总之要实施好项目化教学,必须经过不断摸索、改进和完善,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三方相互协作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林.高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33).
[2]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5).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