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燕
【摘要】:新时期以后,随着回族政治地位的提高、生存状态的改善、文化素质的增强,回族作家有条件在文学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从容的创造。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新生活面前,甘肃文坛涌现出吳季康、马步斗、买鸿昌、李栋林等一大批回族作家,他们以西北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为切入点,以独特的文化品行、精神信仰和艺术追求,创造了一个独具艺术个性、内涵丰硕、意旨深远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回族小说;故土情怀;民族精神;历史书写
第一节 吴季康——执着于一方水土的故乡守望者
吴季康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作家,深厚的民族情感、浓烈的故土之爱是他创作的基底。作为甘肃最早的回族作家,他的创作可以说给甘肃回族小说带来了声誉,短篇小说《有那样一排白杨》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一等奖,《牛肉面的故事》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题材艺术“骏马奖”三等奖。他的小说立足本土,取材于当代回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或描写回族人民的生活命运,或展示农村改革中新旧变革的民族生活图景,或表现回族人民对民族美好精神和信仰的顽强坚守。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反映本民族的生活面貌,表现新一代的精神风貌。小说《斋月》以回族穆斯林斋月为故事叙述的背景,描写了回族新一代农村青年关于爱情与理想的故事,小说在浓郁的民族生活氛围之中,突出刻画了思想进步、志向高远、敢于冲破礼教追求自由爱情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新一代回族女青年麦燕,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回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二,刻画山区建设者的感人形象,表现他们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人生态度。短篇小说《有那样一排白杨》描写了农村图书发行员郝梨花与李昶的感人形象,深情地赞颂了他们献身农村文化事业的可贵精神。其三,现回族人民对民族美好精神和信仰的顽强坚守。《哑者》、《守望坟茔》开始深入到民族的情感与心灵中,突出刻画了回族的精神品格与宗教信仰。分别描写了用死证明对民族信仰虔诚的穆斯林哑哑以及守望民族坟茔、坚守民族忠骨的穆萨老汉与其后人的故事。这些作品大都以山区生活为背景,写他熟悉的人物、环境、乡音与风情,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以细致的心理刻画,质朴温情的语言,婉转清新的文风,描述了回族人民的悲喜仇怨以及他们与命运的抗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乡土气息。
在艺术审美方面,吴继康的小说含蓄深沉,饱含深情而又朴素真诚,作品中朴素的乡土气息和语言,像一股来自深山石隙的泉水,响着天籁般的诚挚声音。人物形象鲜明感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美,他不以宏伟的结构、曲折的故事取宠,却以细腻的笔调,传神的写照见长,具有散文和诗的意境,虽大多表现的是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但却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方色彩和格调。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运用一些具有总体象征意义的事物统摄全篇,从而创造出一种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氛围。如《有那样一排白杨》中的“白杨”,《含笑的红绒花》中的“红绒花”,《斋月》中的“新月”,这些象征物自然、贴切、巧妙地运用在他的小说中,不但较好地起到了点缀情节、升华主题、烘托人物的作用,而且使整部作品具有了一种浓烈的抒情色彩。“白杨”“红绒花”“新月”譬喻纯洁的情怀,譬喻美好的心灵,甚至譬喻自己民族的精神,通过这些巧妙的借喻和自然地发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及民族精神的深厚感情,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节 马步斗——根植于民族土壤中的历史书写者
作为一个民族作家,马步斗的创作根植于民族土壤中,他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人经历结合,创造出了一批既具有甘肃回族文化特色又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的作品。在思想主题方面,他的小说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变化,热情描写和歌颂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新生活。在对民族历史的深邃回眸中,他的《大梁沟传奇》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地处西北荒僻的大梁沟回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及精神蜕变。写出了在那个贫困年代里回族人民的苦难和追求,他们对不合理现实的艰苦斗争和开拓新生活的努力与希冀;他们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以及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生活气息。1993年,他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李家铺外传》 ,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国内文艺界和评论界的重视,甘肃东乡族文学的奠基人汪玉良在《太平寨代序》中写道:“评论界认为,小说折射出‘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以别样的风情‘交耀出灿烂而永久的光彩。”在北戴河一次文学界的评论会上,这部作品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有的认为,这部作品与张承志的《金牧场》、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起为新时代回族文学筑起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使人们对回族文学的新崛起刮目相看。马步斗又一次为本民族文学带来了荣誉。尽管由于信息的闭塞,马步斗和他的创作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们熟知,然而,他的确是默默地坚强有力地步入了当代优秀民族作家的行列。继《李家铺外传》之后,马步斗的创作激情更炽烈,他以高度的民族自觉性,把思维伸向更深的领域,他不但注重对人物深层心理的探索,而且注重历史的变迁和厚重。1999年出版的《太平寨》就是以历史变迁为结构,以历史写人性,以人性写变迁,以变迁揭示民族生存状态。作者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超越了审美对象的表层现象,去探究了几代回族山民进取的精神轨迹与不同的人生命运。《太平寨》是探究当代回族农民和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成功之作,更是一部讴歌民族精神的赞歌。小说将回族的宗教生活与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描写,使人们了解了回族不同的民族生活,并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回族不屈的民族力量。
纵观马步斗的小说,他善于挖掘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深层积淀,以高度的民族自觉性和责任感,关照着家乡的历史与现实,他笔下的人物都极具个性特征,给人深刻印象,并且作者善于从人物形象中探求民族性格的成因。马步斗的小说有着浓厚的纪实色彩,即作品里反映出时代本质的真实。他的作品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大背景中创作的,因此他的作品有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分子所遭到的残酷待遇的描写,有对大梁沟人世世代代的生存方式的描写,都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上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与人生命运。此外,作者马步斗的小说以其地道的陇南方言和回族特有的语汇叙述感人的故事,在偏僻的回族山乡与都市海外架起人物关系的桥梁,在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愚昧之间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传达着文明与古老文化之间的碰撞。从《大梁沟传奇》、《李家铺外传》到《太平寨》都延续了这一模式,作者通过营造乡土生活与都市文明相互影响的文学氛围,关注山乡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纠葛,表达了作者对乡情的眷恋,对民族的挚爱,对未来的追求。
第三节 买鸿昌——历史传奇故事的深度思索者
在甘肃回族小说创作领域,买鸿昌的小说创作不同于其他的作家,不同于吴季康以乡土为主细腻温情的叙述,也不同于马步斗的民族史诗书写,他笔下的故事或取材于远离现代文明的历史传奇,或描写回族历史上的斗争故事,或展示回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以回族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为叙述内容,在动荡的历史时代背景下,通过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和激烈动荡的情感纠葛的描写,不仅解剖了异常复杂的人性,也对人类生存的悲剧性做了深刻的思索,体现了作家深深地民族忧患意识及渴望改变的挚爱至深的回回民族情感与美好愿望。他的小说集《血秋》以回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以回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婚姻为基础,表达了对本民族的挚爱之情,让我们触摸到了回回民族沉默而丰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参悟。《穆萨与阿茜》歌颂他们勇杀仇人、生死相依的执着;《白色人影》赞美回族儿女相爱永生、以死殉情的忠贞;还有那三条半人命怪异故事的《血秋》以及本民族婚姻习俗所导致的悲剧的《闪闪桥》和《芨芨草在荒野中摇曳》。除此之外,买鸿昌还创作了忠于教门、有着虔诚信仰的索莱玛阿爷命运故事的《尘》;还有反映“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人性扭曲和忏悔中英勇献身的尔撒的《飞筏》及在“文革”的现实与良心漩涡中挣扎的马文的《漩涡》等。
在买鸿昌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两个关键词“死亡”与“血腥”,这也是当代回族作家在描写本民族生活及情感的作品中独一无二的。《血秋》中三个人的情感纠葛酿成了三条半人命的悲剧故事;《闪闪桥》中色木苏与撒敦的血腥残杀、索菲手刃情人的残暴;《白色人影》中苏菲以死殉情的泣血悲剧;《飞筏》中尔撒以死忏悔与赎罪的灵魂拷问,作者以传奇的笔使人物的命运都走向了死亡的悲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悲剧色彩。回族穆斯林讲究前世与后世的“两世吉庆”,把死看做是生命从痛苦的前世走向幸福后世的启程,是另一段有意义生命的开始,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今世得不到解脱与心灵的慰藉,只能以死亡走向另一个新生。男女之间情爱的本真流露,在那个信仰与道德具有强大约束的社会环境中是绝对不允许与受谴责的,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内心痛苦的燃烧着,所以最后他们只能选择以死来结束这一切,因此,这样的结局在买鸿昌的小说中是无法回避的选择,这也是买鸿昌另类的表达,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买鸿昌的小说创作具有民族风情和回族宗教习俗的特征。小说在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中,穿插了大量的民俗、民族信仰的描写,这样的描写,将回族生活更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一种新鲜的生活质感,也给不熟悉回族生活的读者带来了阅读的期待。民俗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得以另辟蹊径、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小说在叙事中时时穿插着回族生活的细节、场景的描写,强化了回族生活的色彩,真正体现出民族风情和回族宗教习俗的特征。 例如,在《闪闪桥》中,写到了韩五太爷大太太对穆斯林妇女穿戴的严格要求:“堡子内院的女眷和仆妇,是绝对不允许与外面男人接触的。就是日常起居,人人也必须盖头、坎肩、旗袍、长裤、扎腿带、绣花鞋一应披挂整齐,一件也不能少,一件也不许脏。但凡出门,女人家更是一点肉也不可以露出来现眼。”这是穆斯林回族妇女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是回族人民对民族传统习俗的恪守。除此之外,作者在作品中还穿插了临夏花儿,既为作品增添了新的色彩,暗示了主人公的情感,对营造悲剧环境氛围起到了渲染作用,同时使作品更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
在艺术创新方面,买鸿昌是一个敢于大胆创新的写作者,在他的小说《血秋》、《白色人影》、《闪闪桥》、《飞伐》等作品中,充满了悬念、惊奇、余味和艺术的派生枝蔓。他从历史传奇中获得写作素材,又经过自己的大胆创新,写出了甘肃回族文学史上独特的一道风景,买鸿昌也不断地学习国内外优秀作家的艺术手法,他艺术的脚步一边踏在传统的河流里,一边踩着现代的汁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特色与现代技巧的糅合,作为一个民族作家,买鸿昌做到了与时俱进,标新立异。
第四节 李栋林——英雄与凡人故事中的民族精神叙述者
在甘肃的回族小说家中,李栋林是一位有极高文化修养的人,他对生活有一颗挚爱的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使得他的小说创作题材广泛,他在描写本民族生活的同时,将眼界放的更宽,他的小说创作包括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科幻题材、儿童题材等。李栋林的小说创作对于甘肃回族小说的题材具有开拓意义。他费时多年,精心创作了描写西北城镇回民的市井生活的“马家巷系列小说”,以及部分历史题材与军事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骑兵第八师》、《断云岭》、《太子寺》等,小说以回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对象,描写了他们的英勇故事,表达了作家对民族精神的讴歌。李栋林打破了传统的回族文学创作模式,他的创作不拘泥于回族文学的单一题材,而是将笔触伸向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了回族文学的创作题材。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收录在中短篇小说集《无名狙击手》中的作品反映了回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评论家文理评论道:“该小说集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是军事题材的;另一半,则是民族生活的各类风景。作品所收的十个中短篇小说里,有象棋、围棋、足球、养鸽养牛、凉面酿皮、自然,还有一些鲜见的军事历史事件,如马步芳的骑八师抗战时期与日本人作战的故事,朝鲜战场以及援越时期的战斗等。这些小说很耐读,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自然也很有思想深度。”[1] 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积累和广泛的生活趣味,就不会有对象棋、围棋、足球的精准描述;没有对回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就不会出现对凉面酿皮、养鸽养牛的生动细节的描写;没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就不会有对军事战争故事惊心动魄的描写。李栋林的知识文化积累是相当丰厚的,他对生活的见解和认识也是比较深入的,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在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聚焦历史题材、军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李栋林是甘肃回族作家中第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他的历史军事题材的作品是当代回族文学创作中是一个极为特别的现象,李栋林善于在历史军事题材中塑造回族英雄人物形象,有为报家仇痛杀日本人的狙击手(《无名狙击手》),有被日本人刺死依旧岿然不倒的马雄(《骑兵第八师》),有牺牲小我与爱情,换来大部队的安全与胜利的马云(《断云岭》),作者塑造这些回族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身上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回回民族的挚爱之情与民族精神的赞颂。从这些历史军事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李栋林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卓越的艺术才能的作家,他善于把历史上的传奇故事演化为自己笔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再现了历史上那段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战争史事。在这些残酷的战争小说中,作家塑造的回族英雄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回族人民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以及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精神品格。
李栋林不仅写英雄人物得心应手,写底层百姓人物也是挥洒自如。“马家巷系列小说”是李栋林描写底层百姓人物的代表作。在众多的当代回族作家中,李栋林是书写回族城镇生活的第一人,一直以来乡土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回族作家都立足自己的本土,描写自己生活的故乡,涉足城镇生活大多在新世纪以后。李栋林描写城镇居民生活的“马家巷系列小说”描写了西北一个被称为“马家巷”的回族小城镇的人生百相。这里有养鸽人与养牛汉之间的恩怨(《養鸽人与养牛汉》),有不能生尕娃的马尤努斯的婚姻波折(《不能生尕娃的马尤努斯》),有“球星饭馆”的球星们对足球的热爱与坚持(《“球星”饭馆的球星们》),有棋摊风景中折射出来的下棋人的人生本相(《围棋》),有精明算计的哈拉苏拉的人生沉浮(《哈拉苏拉别传》)。作者以独特的眼光,聚焦城镇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平民百姓的生活写得有滋有味、传神别致。在“马家巷系列小说”中作者通过塑造社会历史发生巨大转折中形形色色的回族平民群像,展示了西北回族聚居城镇中的民族风情,揭示了回族城镇居民在传统生活观念与改革开放后全新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回族城镇居民在现代科技、教育和宗教文化、商业文化的更新与冲突中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体来看李栋林的小说,无论是聚焦历史军事题材的小说,还是描写城镇回族居民的小说,都塑造了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形象和平民群像。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刻画表现了回族人民敢于同反抗势力和旧传统做斗争和勇于开拓新生活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回族人民崇高的信仰和坚强美好的内心世界。李栋林的小说创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在创作中特别注意形式的创新,他不拘泥于传统现实主义手法,而是在文体、结构上进行大胆尝试。李栋林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的艺术个性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的作家。
注释:
[1]文理.我读《无名狙击手》[N].金昌日报,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