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点化”艺术

2016-05-30 02:35蒋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通感教者教师

所谓教学中的“点化”之术,就是当学生在课堂学习或独立探索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教师巧妙地加以点拨,以激起学生思维的阵阵涟漪,引导学生吸收并消化知识,掌握并提高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投石击破水底天”的目的。

作为点化之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能力的获得,不是靠老师的填鸭式“满堂灌”得来的,适时运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点化之术”,使师生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更能让学生潜移默化、触类旁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重视研究和运用点化艺术,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

一、移花接木,身临其境。

如果把艺术创作中的移情手法借来用于点化课文的精妙之处,一定可以使课堂教学增添亮丽的色彩。移情,就是把作者在作品中投射的某种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感情,通过教师讲课这个媒介,移植到学生的感情之中去。作家写文章,都要把感情用形象表达出来,教师讲文章,也要把形象中寓含的感情,转移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打开课本,诸多的形象扑面而来,纷繁的情思扣人心扉,课文中的朝阳、松柏、大海、杜鹃、茶花、蜜蜂、路标、灯塔等等,各有深刻的寓意,教师如果能够采用移情的手法把这些形象的思想蕴含点化出来,让学生得以“因文见情”、“因情生文”,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自然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茅盾的《风景谈》,寓哲理于风景的描绘中,文章通过各种片断的风景描绘,带着作者深曲的情怀,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深厚的人生哲理: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创造了风景的美;是“人类高昂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创造了第二自然”。教《风景谈》一课,教师应当善于把文中的“景”,点化为“情”,再把文中的“情”,点化为“理”,让学生从平凡里见出伟大,从贫乏中看到丰富,从而由衷地感佩革命先驱那种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在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里,作家们往往把深远的情思包蕴在具体景物的描绘里。如果教师在“景”里选“点”,那就应该在文章“寓情于景”的关隘之处用力,努力发掘出文后的象征意义来。

通过点拨一些特殊的描写手法点化课文,也能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描写手法。作家运用这种从视觉到听觉、从视觉到触觉等互相借移的手法,一方面可以唤起人们的移觉和联想,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深化感情的作用。教师讲课时,应着意点拨这些描写的佳妙之处,引起学生联想,心领文章的思想,神会作者的用心。如教《社戏》中描写迅哥儿坐在船上观览沿途景象一段文字时,教师应抓住通感手法,点化出:迅哥儿靠嗅觉闻到“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和“豆麦蕴藻之香”;靠视觉看到“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看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靠听觉听到“宛转、悠扬”的笛声;靠触觉感受到“水气”和“清香”。通过不同感官交错的体验,就会把学生引入到孩子们怡然自得的那个世界里去,使学生同迅哥儿溶在同一个感情之中。再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描写鲁达打死郑屠的那三拳时,教师也应抓住通感的手法,点化出:第一拳,“咸的、酸的、辣的”,是从味觉上写的;第二拳,“红的、黑的、紫的”,是从视觉上写的;第三拳,“磬儿、拔儿、饶儿一齐响”,是从听觉上写的。正是这种从感官上绘“味”、绘“色”、绘“声”的描摹,才能使学生真正解除掉心头的愤恨之情,同作者一样感到周身的轻松。

二、投石探路,打通“两知”。

这里所谓的“两知”,就是指“已知”和 “未知”。在教学中,教师应善投“已知”之石,探“未知”之路。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在已知和未知之间难于接通,当其经过一番努力,正处于要接通但还未接通的“愤悱”阶段时,如果我们的教师及时给予适当、正确的点化,就会使学生感觉茅塞顿开、情通意达,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如教学李煜《相见欢》一课,当教者引领学生集体诵读全文后,要求学生初步感悟这首诗,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但由于学生生活积累甚少,缺乏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只能眼巴巴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心中茫然,不知所云。如果教者能够引导学生回顾李煜的同类诗词,让他们温习已学过的《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然后再诵读其他诗人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巧妙点拨,让学生从阅读这些诗词中,初步感悟到李煜的一片愁心,从而进一步领悟、理解李煜的亡国哀思之愁。身陷囹圄中的李煜,有感于现实的捉弄,使他从一个君王沦为阶下囚,他的身世注定了他的悲剧。面对变幻无常的命运,他欲说无语,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问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仿佛他这时才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醒悟过来,可又能怎样呢?这样,学生对诗歌的主旨的了解、把握就会迎刃而解,不会偏颇。

通过教师的巧妙点化,引导学生不断运用旧知探索新知,由已知到未知,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铺路架桥,化难为易。

读书如登山,教书似导游。山路弯弯,险处、难处在所难免,导游者如果只说声“无限风光在险峰”,而不亲自引路,登山者未必能够自己“凌绝顶”,领略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那么,怎样才能带领学生通过那“崎岖的山路”,领略那美妙绝伦的自然美景呢?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的经验,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就应为其点化方向,为其搬开“路障”,铺路架桥,做好铺垫,打开通道,让学生“拾级而上”,畅行无阻,直登光明之顶。

如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这首古诗时,教者可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阶梯问题进行点化:这首诗的题目叫“观书有感”,但诗句的字面上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诗中所写的“半亩方塘”指的是什么?“源头”又是指的什么?通过这样的点化,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真正达到了“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效果,学生便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再如在讲解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一文,让学生思考回答“老爸爸贝舍克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伏契克摘来一朵雏菊,采来一棵小草”时,乍一看可能难以回答,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如果将这个难题剖析开来就简单得多了。教者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1)伏契克和老爸爸贝舍克各自的身份是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人?(2)伏契克和老爸爸贝舍克有着怎样的关系?(3)雏菊和小青草各自象征着什么?(4)伏契克当时处在什么环境下,身体状况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一层进一层的铺架、剖析、点化,老爸爸贝舍克送雏菊和小草的目的与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学生自然就会心领神会。

四、示例引路,注重迁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语文教师,对教材这个例子应尽量用活用好,为学生作好示例,让学生拨一知十,举一反三,这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美文,它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呢?教者以“分段把握,各有侧重”为基本原则,以“美文美读”为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示例引路。引导学生研读第四段,先整体把握全段要点:描写“月下荷塘”,再抓住最主要的特色,揣摩、品味语言。学生经过诵读,很快发现本段最大的特点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格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于是读、找、评、议,师生一起品味比喻的传神美,人的情趣美,排比的气势美,通感的深邃美。

第二步,边扶边放。引导学生自学第五段,学生很快把握了本段要点:描写“塘上月色”,但在品味语言时,部分学生继续围绕修辞格来展开。这时,教师就适时加以点化:“课文是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例子,因此每学习一个段落,应该各有侧重,即应找出与前一段不同的地方来加以品味,不能总是在一个点上重复运动。”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一段除了与上一段同样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格之外,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了“泻、浮、洗、笼、落、画”等十分传神的动词,于是品味其语言的锤炼之美。

第三步,水到渠成。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六段。这时,学生都能抓住新的侧重点“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叠词运用,来揣摩其行文的音韵之美。

第四步,整体把握。复读四至六段,运用所学的例子,揣摩其他未讨论的语言现象。课后在周记本上完成读书随笔《浅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这样就用足、用好了教材这一例子,注重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点化了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清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指出:“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点化的方法,就是要在一些“有一定之妙”的文章中,把“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地方,捕捉出来,并点化给学生。这种点化的功夫,要求教师要独具慧眼,要善于“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的东西。”(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语)这种点化的功夫,还要求教师有一个点金的指头,要掌握点金术。传说中的那种点金术,大抵上并不存在,而教学上的点金术,却是可以学而得之的。

蒋海,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通感教者教师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