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凯 张国艳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市场需求,创建新型市场导向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课程设置应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树立基于市场导向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优化教师队伍;革新评价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在人才需求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市场导向; 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6)03-0038-03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推进,市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准却跟不上时代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对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师资、教学条件的限制,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校体育教学与市场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教育部于2006年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该培养方向不仅针对技能专业课,而且对体育课教学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所以,要求高职院校能积极分析人才市场信息,总结体育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相应环节,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最优化。
一、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能力与市场要求差距大
高校体育教学长期沿袭的教学培养模式和目标不同,对培养体育人才能力的侧重要求不同,导致市场需求与实际差距很大。《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体育能力需求规格与目前学生培养规格不符的矛盾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对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教学提出了挑战。
通过对体育专家和各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咨询、调研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体育综合能力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1)大学生身体素质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如,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工作任务完成不了,一些特殊运动能力(注意能力、灵活能力、稳定能力等等)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2)不能代表单位参加各项体育比赛,不能为单位争得荣誉。(3)不能组织单位的体育比赛。(4)大学生体育能力不能胜任特殊性质工作,如高空作业的平衡能力、攀爬能力;水中作业的徒手运物能力;不能适应野外作业恶劣环境等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途径与措施单一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不同教师其教育理念、教育能力以及教学特点、要求不同,学生发展方向也不相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锻炼体育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导致学生体育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大多数学习时间是学习文化课与专业知识,忽略了体育能力的培养,加上体育能力实践、实训途径少,简单粗糙,缺乏系统性,也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能力提高的愿望,学生厌学、逃避,导致体育能力弱,面对就业市场感到竞争越来越强而无所适从。
我们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岗位需要,这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规格存在问题,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急迫。
二、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对策略
(一)市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学习,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教师通过认识与了解学生,区别对待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应为大学生建立体育运动技能特长与身体素质档案,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体育课与训练课学习计划与方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有针对性地训练有特长的学生,发挥其运动专长,还要重点照顾无特长的学生,根据其身体素质与运动基础,使其逐步提高体育运动能力。
2. 供求平衡原则
按照人才市场需求,在市场导向下有针对性地,有目标性地培养合适人才。在大量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目标人才评估模型,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特征体系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收集、统计资料及报告调研结果的工作过程。市场调研切不可仅凭经验或不够完备的信息,就作出种种决策,一定要脚踏实地大量采集信息,分析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并根据这些指标特征,构造体育教学目标。
3. 创新原则
从教师到学生信息传递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创建“教师——人才需求方——学生”多元信息传递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原则。让教师与学生到业界中去,打开视野了解市场的需求,也让业界人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体育授课应不拘泥于教材与运动形式,改变目前体育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面向市场,开展主动实践和研究学习。
(二)市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1. 课程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体育课程对从事的工作帮助不大。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基本是照搬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如三大球、三小球、武术、健美操等一些健身的体育项目。这些运动项目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及身体素质是有帮助的,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帮助不大。如,对港口工作的人员要求具备实用游泳技能,而高职院校教的游泳是竞技性游泳,不能满足港口工作的要求。再如,对山区与高空作业人员要求掌握攀爬的技能,而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从来没有设置与攀爬有关的体育课程。因此现有的课程内容设计上是有缺陷的。由此可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课内容,不仅要发展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而且要适应市场的要求。
2. 课程内容设置应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是大学教育本身的宗旨,更是市场的需要。若按照传统模式,整齐划一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必然在制约他们技能特长发展的同时,造成未来同类型就业岗位竞争的加剧,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应多元化,满足学生们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既要发挥体育的健身功能,使学生掌握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又要使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应用到工作当中。同时,在设置市场急需岗位的教学内容时,切不可急功近利,要用长远的发展眼光对待课程设置,使其既满足现在急需的市场要求,也能满足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市场导向下改进教学方法
1. 树立基于市场导向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动的教,学生是被动的学,即“讲授—接受”型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必需学什么,不考虑学生的诉求,更不考虑学生的发展,至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听没听懂、掌握与否、有无兴趣完全不关心,只管教陈旧的东西。基于市场导向的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授课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学生才能认同教学内容,并且主动学习,进而能把掌握的技能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当中。
2. 基于市场导向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总是神话体育健身理论,如,教学当中过分强调力的角度、速度、节奏和心率的快慢,更有甚者在教学当中背诵运动生理解剖知识及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常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法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的创新。市场导向下体育课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主动把实践升华到理论,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去引导,尤其在运动项目与职业技能相联接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与运用理论,并非灌输与空谈理论知识。
(四)市场导向下优化教师队伍
调查显示,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如,有的健美操教师二十几年一直在教一套动作,有的乒乓球教师只会推挡技术,这一个动作教了三十几年。这还只是技术能力问题,体育教师身体素质更是让人担忧,体能测试要求学生男子引体向上21个满分,而大多数男性体育教师一个也做不了。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大腹便便胖得不成样子,坐位体前屈碰不到脚等等。因此,体育授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身体素质,其次要深入社会实践,了解企业与毕业生的诉求,如此才能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素质:一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且引用淘汰制度,对身体素质不达标者给予警告,如限期内不达标者应解聘其体育教师资格;二是鼓励教师开展体育科学研究,把体育教学经验提升为理论,供同行们借鉴与学习;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社会进行调研,真正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把调研成果运用到在教学中。
(五)市场导向下革新评价方式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反应出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把传授技术、提高身体素质作为主要任务。掌握运动技术的多少被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其结果是使部分学生“高分低能”,既缺乏实践能力,又缺乏创新精神。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要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考核方式。
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要引入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可以让用人单位来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的高低,评介其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给出相应的体育成绩等等。
参考文献:
[1] 乐清莉,肖谋文. 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J].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107-110.
[2] 刘雪凯. 不同中医体质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6):658-660.
[3] 王苗苗. 基于市场导向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1.
[4] 刘雪凯. 九种中医体质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研究[J]. 体育科技,2014(1):123-126.
[5] 郭艳. 论市场导向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J].吕梁学院学报,2013(3):82-84.
Abstrac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 demand, to create a new type of sports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rket, the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 of talents. This course should be set to the positions of market demand oriented; set up based on market 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teaching ideas; to optimize the teachers; reform the way of evaluation, thereby enhancing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s.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rket orientation; practical ability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