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洋洋(1986-),女,汉族,河南许昌人,讲师,法学硕士,四川工商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摘要:翻转课堂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诸多困境,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成为必然趋势。基于具体实践,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希望对以后更好应用翻转课堂提高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04-02
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后,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最关注的焦点。何为翻转课堂?所谓“翻转”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知识传授阶段,学生在课余通过作业和实践完成知识内化阶段。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这两个阶段的时空顺序被颠覆,知识传授阶段可以在课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完成,知识内化阶段则在课堂上通过互动、讨论完成。翻转课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存在诸多困境,翻转课堂则可助其打破困境,实现改革和创新。因此,在翻转课堂模式被广泛尝试和应用的背景下,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也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一、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已经陷入沼泽,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现状,翻转课堂则提供了一种机遇。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上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由于课时有限而内容较多,很多教师只能争分夺秒地按照既定安排完成教学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面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班级人数一般都在百人以上,课前很难对学生有深入了解,只能进行无差异教学。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学生对思政课抱有偏见,他们更关心与就业发展联系密切的专业课,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往往睡倒一片,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翻转课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大学生营造出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地点和次数。翻转课堂通过对网络资源的灵活运用,将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元素吸收到教学视频中,增加了教学视频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而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从传统的课堂提问转变为学生自主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和互动完成。
(二)打破教师能力提升的瓶颈
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的责任,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递正确的信息,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公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受到考评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往往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中,无法提升教学能力,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受制于经费提供、校方重视程度等,教师安于现状,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能力原地徘徊。这些都成为制约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瓶颈。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统筹全书内容,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适应新的教学设备,掌握先进教学技术,并要面对学生个性化的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但这种工作量的增加会倒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创新教学理念,有利于打破上述制约教师能力的瓶颈。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交流,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维度的灌输,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参与度。当前高校学生主体是95后,他们大多数个性鲜明,崇尚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对缺少交流、无法体现自主性的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强的抵触心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自行决定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等,有助于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积极主动完成相应学习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摒弃过去十多年教育中形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走出校园后继续学习大有裨益。在课堂上,学生要充分参与课堂,不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根据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示范、小组讨论、实践练习和马上应用(教别人)等这些学生参与课堂常用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果。[1]
二、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鉴于翻转课堂在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笔者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采用一种类似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的尝试。此次教学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课程设计及准备阶段、分组学习阶段和课堂展示与讨论阶段。
(一)课程设计及准备阶段
根据授课计划及进度,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中编综述”作为教学改革实践的内容。通过梳理所选教学内容,整理出五个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利用手机APP录制教学视频,视频内容以重点掌握知识为主,长度约为15分钟,并将视频上传至各组QQ群中,并上传电子教学资源。选择两个教学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两个教学班可进行对比分析),依据自愿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依据是五个知识点。每组人员控制在8——10人之间,每组自选出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组任务的协调和组织工作。
(二)分组学习阶段
分组完成后,每组依据所选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学视频,浏览电子教学资料,对所选知识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本阶段完成前,每组形成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并依据教学视频提出疑问。除了已有资源外,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在控制知识、信息来源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为了保证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要求各组学生要在QQ群中展开讨论,并由小组负责人随时报告任务完成进度。及时纠正并记录学生在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存在问题,以此作为进行课堂反馈评价的有效依据之一。
(三)课堂展示与讨论阶段
首先,利用20分钟时间再次将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根据上一阶段的记录,再次提醒容易出现的错误。其次,由五个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发言,表达对所选知识点的认识和看法,表达形式不限,并提出疑惑。再次,点评各组的发言内容,对表达不精准的地方进行纠正,并着重强调。将各组提出的疑惑展示在多媒体中,安排各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可以参与并进行指导点拨,由小组负责人记录讨论过程,讨论结束后收集汇总。最后,提示解答学生疑惑的关键词,并提供10分钟时间自由提问,可以向某个小组提问,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总结和反思
由于时间及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的教学改革尝试只进行了一周,但经过前后近一个月的准备、筹划、实施和总结,对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翻转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由于多方面原因,翻转课堂在教学效果上不甚理想。在翻转课堂模式逐渐占领各个课堂的时候,我们切忌盲目跟风,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冷静思考,思考翻转课堂模式的利与弊,思考翻转课堂模式如何更好与国内教育环境接轨,思考翻转课堂模式如何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践要求。笔者基于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一些反思。
(一)“形似”还是“神似”?
从2011年开始,翻转课堂模式开始在国内风靡,但国内很多学习的尝试都是国外翻转课堂的翻版。教育根植于文化,文化背景迥异的中西方国家,教育理念也是相差甚远。翻转课堂起源于西方国家,其教育理念是与西方国家文化相适应的,其“形”与“神”都是根植于西方个人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自立与自由被高度重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创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内容”。[2]而在中国,学生习惯于服从教师的绝对权威,不敢提出质疑,习惯在教师、家长和考试造就的压力下学习,很少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决定学习内容。
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若只单纯追求“形似”,无异于买椟还珠。翻转课堂的本质是西方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及平台的创新,翻转课堂中的“珠”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改革,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则是教育理念不能跟进时代发展,不能适应个性化突出的教育受众。因此,在借鉴翻转课堂模式时,理念的借鉴重于形式的模仿。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平台的建设是必须的吗?
从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轨迹来看,如果没有网络信息技术、MOOCs和可汗学院的高速发展,翻转课堂或许无法如此引人瞩目。因此,在国内开始普遍尝试翻转课堂时,有一些学者我国现有的网络化教学环境表示担忧,如何克抗认为我国“只有东部发达地区以及若干大、中城市的部分学校具备这样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广大欠发达地区则很难具备。[3]
笔者认为网络化教学环境支撑的是前一观点中的“形”,目前来说,要求全国统一进度完成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现实,但这不能作为拒绝翻转课堂的理由。如上所述,笔者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所在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还有待提高,教务系统及其他信息平台业未能满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上传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以及记录学生点击频率、学习时间的要求,因此,笔者只能采用现有技术条件,利用QQ群完成与学生的课余互动和过程监督。在探索合适国情、校情的翻转课堂模式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很重要。
但也要承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平台的建设能够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虽然用QQ群代替了教育平台,但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监督着实艰难,且无法实现大数据分析。例如,很难统计多少学生看完了教学视频,看了几遍,哪些内容是学生反复观看的,什么时间完成视频观看等等问题。若有成熟的教育平台,并能提供大数据分析,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掌握这些数据能更好分析学生的反应,并据此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三)学生的自学能力能适应翻转课堂模式吗?
判断一种教学模式适合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翻转课堂模式中有大量学习任务是在课前靠自学完成的,在西方,学生从小就被鼓励要自主、自立,所以翻转课堂对他们没有太大挑战,反观国内,我国学生是在竞争性考试带来的压力下被动学习,加之“中国强调师道尊严,而且有根深蒂固的‘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念,……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性”,[4]导致很多学生不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在高校,很多学生因为无法适应约束的减少而出现迷茫,进而放纵自己的懒惰,无视思政课的重要性,逃课、旷课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时再完全照搬国外翻转课堂的做法,自学能力就是国内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笔者在课余随机挑选学生询问他们对翻转课堂的看法,不少学生表示这种模式如果一学期使用两三次,对他们还是有吸引力的,如果整学期都采用这种模式,他们会觉得压力很大,甚至放弃学习。如何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本土化的调整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翻转课堂需要“翻”多少?
翻转课堂如何在国内实践运用?有学者提出了“前空翻”、“半翻”等操作模式,例如,贾居坚提出了“课外翻转”和“课内翻转”,建议从“课内翻转”逐步过渡到“课外翻转”[4]。阚明娜从良构领域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划分出发,提出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5]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难发现,在翻转课堂骤热的同时,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其采取冷静的态度。照搬国外模式的翻转课堂在国内很难发展,相反,类似于“半翻转”、“混合模式”反倒更容易被师生接受。
除此之外,翻转课堂在实践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诸如,如何在高校思政课通常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条件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何如改革思政课课程改革,各高校如何改革考评机制以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等等。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和对翻转课堂本土化改革,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相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注入新血液,帮助其摆脱目前教学实效性差等困境,让高校思政课重新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高中新课改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14):358.
[2]卢钰,徐碧波.从文化差异角度反思翻转课堂在我国学校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8):110.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9.
[4]贾居坚.关于翻转课堂本土化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54,55.
[5]阚明娜.翻转课堂背景下独立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考——基于建构主义下知识的良构与非良构背景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