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梅
摘要:党务公开是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促进党内民主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制度。本课题旨在通过介绍党务公开的发展及高校腐败的现象及原因,分析党务公开对高校反腐倡廉的意义,探索研究如何创新高校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民主监督,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务公开;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27-02
近年来,高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侵蚀着高校这一纯净的象牙塔。目前国家正加大反腐力度,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有效防治腐败,关键要从源头上下手,党务公开为广大党员群众对高校实行有效的监督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落实廉政治校、依法治校。
一、党务公开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党顺应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的历史潮流,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国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执政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公开模式——党务公开。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党务公开提上议事日程,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自此,党务公开不断取得进展。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201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将党务公开正式推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务公开实施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党务公开作为“四大公开”之首,在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方面的作用及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是党的基层组织中特殊的一员,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近年来,高校在推进党务公开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少高校就党务公开制订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并建设了党务公开专栏网页,如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青岛大学等。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信息公开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构建阳光和谐的校园。
二、高校腐败现象及原因
近年来,“高校腐败”的字眼常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腐败”对于高校这一纯净的象牙塔来说,显得更为敏感,刺痛着广大公众的眼球和神经,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数据信息,2015年通报了34所高校的53名领导,截至2015年12月31日,11人被“双开”,8人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6人受党内警告处分。从高校腐败的案件来看,既有本科层次的大学,也有专科层次的院校;既有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有地方普通院校;既有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党政一把手,也有职能部门的中层干部甚至普通教职员工。从招生录取到科研经费,从物资采购到后勤基建,腐败几乎无孔不入,钻遍了高校所有关键领域和环节。
高校腐败现象呈现出腐败领域广,重点领域突出,腐败主体复杂,涉腐金额大,腐败手段多样、隐蔽等特点,腐败主要集中在后勤基建、科研经费、招生录取等领域,危害大,影响广。高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领导干部党性不足,法纪意识薄弱。高校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部分人却因自我党性修养不足,防腐意识薄弱,利用所谓的“小聪明”,无视法律纪纲,在诱惑面前一步步沦陷,甚至变成拜金主义者。第二,高校公共资源多,权力集中。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蓬勃发展,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公共资源不断丰富,党政一把手具有决策权、人事权、审批权等权力,容易个人专断,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堕落为腐败分子。第三,高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滞后与不力。从外部监督来看,高校数量多、层次多,同时具有办学自主权,自主管理,主管部门存在鞭长莫及、疏于监管的情况;从内部监督来看,部分高校设有纪检部门,但由内部产生,并受高校党委领导,部分由党委、党办工作人员兼职纪检工作,监督受到多重约束,监督有限。
三、党务公开对高校反腐倡廉的意义
对高校腐败问题的防治,关键要从源头上下手,强化监督,将腐败遏止在摇篮里。党务公开,有利于促使高校在“阳光”下发展,廉政治校、依法治校。
第一,高校党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权力的运行。权力既可以为人服务,也可以诱人堕落。高校中的腐败者,从党政一把手到中层干部,都是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中饱私囊。在高校腐败的高发领域,后勤基建、科研经费、招生录取等都是因为存在权力运作不公开、不透明,失去了监督和制约,导致腐败的滋生。实行高校党务公开,做到党务公开内容全面具体,重点突出,主动公开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重要决议、决定、政策、规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高校党务公开,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党务公开不是“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而是“教职工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是发挥党内民主和监督的重要举措。现阶段高校的党务公开主要包括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公开的事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党委研究制定的重要决议、决定、政策、规定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党组织自身建设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员、群众关注的党组织研究决定的其他事项等7项内容。实行高校党务公开,保障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扩大了党内基层民主。
第三,高校党务公开,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务公开,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开,其在起着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在起着教育的作用。高校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既要求党员群众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又要求党员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开展廉政建设的情况。加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廉政教育,有利于促使其在思想上拒绝腐败。每一个因腐败而落马的领导干部,在忏悔书上无不提及自己犯错时的信念动摇、党性缺乏、学习不足。实行高校党务公开,有利于促使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以身作则,在各级党组织中自上而下共同反腐倡廉。
四、创新高校党务公开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根据一项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的调查数据显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党员最希望公开的领域。党务公开是高校最好的防腐剂,创新高校党务公开,有利于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第一,创新党务公开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党务公开的深层推动力。首先,要制定并完善高校党务公开实施办法、指南等规章制度,促使党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工会和共青团协调监督,各基层党组织各负其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定期考核评价的工作机制,将党务公开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常态的工作紧抓落实。再次,将党务公开、信息公开、校务公开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运转,构建公开、透明、阳光、和谐的现代高校。
第二,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党务公开主要围绕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组织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以及其他应当公开的事情等8个方面内容进行公开。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紧跟信息化、公开化的潮流,与时俱进,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不断更新动态,对高校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广大党员群众关注的问题,要重点、及时地公开,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民主监督的环境。
第三,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党务公开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形式有所不同,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通过党内会议、党内文件、简报、宣传栏、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公开,适宜在党外公开的,主要通过报纸、电子屏幕、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进行公开。高校党务公开,要根据实际的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增强灵活性。对于适宜党内公开的内容,要在校园里的显著位置设立宣传栏、公示栏,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进行公开,要设置党务公开信箱、举报箱、举报电话,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召开教代会,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反馈渠道,畅通沟通渠道,提高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参与度。对于适宜党外公开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及时、快速、广泛地公开。一方面,加强党务公开专门网页的建设,在做好规定内容的公开基础上,拓展公开内容范围。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及时公开信息,增强党务公开的生机和活力。微博、微信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内容精炼、突出,具有传播快捷、影响广泛、互动交流等特点,有利于促进党务信息的公开的时效,也有利于广大党员和群众在透明、民主的环境下进行交流互动,加大监督力度、深度、广度,推进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設。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2]石国亮.党务公开理论与实务[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3]杨爱东.新形势下党务公开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4(2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