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到“编辑+”新型主流媒体的编辑支点

2016-05-30 09:40田悦红
科教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田悦红

摘 要 新旧媒体当下已经转化成互联网+与编辑+的共同融合,片面强调互联网的技术会弱化媒体中的把关职能,将互联网环境与编辑合二为一,达到互联网编辑+的状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给编辑工作方面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为编辑工作加入了新鲜血液。编辑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必须要发挥自身优势,解放思想,合理整合资源,及时达到共赢、共享的目的。在工作中及时补充新知识,不断突破及时创新。

关键词 编辑+ 创新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69

0 引言

世界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对编辑工作而言一方面是机遇另一方面是挑战。当前民众在互联网影响下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利用互联网平台,融合互联网与编辑行业,为编辑出版开辟新的局面,这是编辑行业需要深思的。当前的新媒体为信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便捷,使得受众更为广阔。当然互联网+下对编辑的冲击力也不容小觑,这需要编辑们的共同应对。

1 从“互联网+”到“编辑+”

1.1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迁移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统的新媒介需要大量的内容,新生的互联网将传统媒体中的生产内容加入数字化的名单。传统的出版单位中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授权将编辑的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在此阶段中,互联网媒体所需要的只是将数字化搬家,改变内容与格式,在内容编辑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1.2数字化下的编辑增值

新媒介与旧内容并不能简单的拼接,在互联网媒体中新浪网借鉴媒体的编辑把关、版面设计上形成网络的编辑理念,将互联网媒体与内容形式相适应。网络加强媒体生产中的策划与开发,形成了各类网络专题。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中,新浪新闻再次革新推出,这使得移动化阅读更加深入。在此阶段,新媒体编辑将成为融合媒体的发展关键。商业网站主要转载的是媒体时政中的新闻,通过各类编辑手段实现增值。

1.3用户内容挑战传统的编辑地位

Web2.0的出现让互联网的生产进入到了大众创作。信息中的网络文学与微博,视频网站中的视频创作都源源不断为网络时代提供了需要的海量信息,就规模与影响力而言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的媒体编辑内容。与社会化媒体结合中,原有的编辑技术不堪重负。我国当前网民与手机用户众多,每日的信息发送超几亿条,若是对传播的信息以及主题进行编辑把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前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每个用户都成了传播者,而且他们无法同主办媒体一样履行职责,信息内容上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的信息传播也会造成社会的矛盾激化,阻碍社会协商与沟通,生产流程的改变导致编辑的把关力不从心。

1.4策划编辑中对目标对象的寻找

策划编辑的目标对象主要在学校,上至校长,下至一名普通的教研室老师,都可能成为策划编辑的目标对象。当然,也不乏一些企业中的双师型的教师。每个层次和级别的老师,接触的方法、寻找的目的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2 新型主流媒体的缺陷

2.1缺乏实时判断以及编辑能力

互联网在传播技术方面带来了信息源为主的信息传播,在编辑判断与核实中的时间更短。大多数的个人消息源发出的信息来自社会网络的传播与转发中,缺乏专业与法定的环节。未核实的信息在网络中发布容易引发社会的恐慌,而此类信息以个人发布以及转发较多。互联网+虽然提高了信息发布速度,但是核实信息的编辑把关能力却在不断降低,两者的矛盾在不断激发中。

2.2放弃编辑把关,迎合市场需求

商业化运作中,互联网媒体不得不迎合网民的需求,为了博眼球放弃一系列的社会责任。在网络编辑的过程中,常常会见到很多标题党,标题纵然非常吸引人,但是当真正阅读完整篇文章后才发现整个故事是完全被夸大了的,甚至文章内容与标题并无联系。网络编辑中的舆情危机更是不顾伦理与道德,不断消耗着公众的信任。图书方面近年来面临的网络冲击也很大,作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图书可能由于版权方面的问题被随便剽窃,且好书越来越少,粗制滥造的书倒是比比皆是。在网络中很多不健康的内容在传播,这表明着社会化的媒体空间需要开始整改了,否则互联网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距离就渐行渐远。

2.3缺乏政治方向性的编辑把关力

在互联网的传播中,某些非媒体的平台在政治把关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上存在着缺编辑的情况,网络媒体舆论虽然很接地气,但是在编辑把关的方法、队伍上都存在不足,而传统主流的媒体舆论在编辑把关的方法、体系上都较为成熟。

2.4编辑流程缺失,能力不足

在互联网的传播中,新媒体的编辑缺乏存在感,由于职业荣誉感低下,有些网站编辑将删除网站帖子当做收入的主要来源,丧失了编辑的专业性。在专业的编辑逐步流失中,出现了很多网络推手在幕后操纵,网络推手的出现形成了网络黑社会,使得网络空间更加复杂,危害重重。中央提出了新型主流媒体概念,新型指的是传播技术与传播能力新型,这需要担负媒体的文化、政治以及社会责任。网络空间的新型主流媒体融合了媒体的管理以及突破,凝聚了共识,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好的舆论环境。

3 如何做到从编辑到编辑+

3.1 严格把关互联网的内容

当前,以两微一端为首的融合媒体已然成为传播中的主力军,要成为新型的主流媒体需要提升编辑的把关力,这在理念上与传统编辑一脉相承,在网络空间不断创新。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就商业网站与自媒体而言需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网络编辑应当严格遵守与履行。于国家而言,需要进行依法监管,严厉打击造谣挑衅者。网络空间的秩序需要互联网技术手段的维护,网络世界的编辑把关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把控。

3.2 强化主流媒体的精品意识

新型的主流媒体应当将编辑的把关投入节点,将编辑+的思路放到重要的议题中,体现编辑的价值。一些主流媒体通过舆论的引导收效很好,提升了媒体的认知度与辨识度,增强了受众的黏性。

紧随时代的步伐,这需要编辑转变传统观念,将出版工作当作企业经营,编辑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民众思想,传播出正能量。在互联网时代需要把关好思想与政治关,将优秀出版物介绍给读者。编辑工作需要开放的胸襟,熟悉的东西不可具有局限性,所了解的知识需要包罗万象,打造编辑出版界的新形态。

3.3 创新编辑的思路以及来源

主流媒体需要做到的就是进行主旋律的传达,挖掘网络中的传播规律,这能够起到正面宣传中的好效果。在2014年的APEC期间,习主席与奥巴马进行了会谈,网易新闻的编辑以网友熟悉的地图作为信息的整合场景,编辑+使得新华社一改往日的威严的面貌,这成为微信圈的转发热点,用户的交互转发实现了互联网+编辑的融合。编辑在作品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弥补缺憾,仔细研究推敲,尽量不要犯错。在良好的心态下编辑必须要积极充电,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我,做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代中立足。编辑的思想决定了出版社的水平,编辑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将编辑+与互联网+对接,打造优质的出版资源,开辟出版业的天地。

3.4 编辑的自我完善

网络化时代,编辑需要创新的工作方式以及新的知识的积累,在互联网+时代下,编辑首先要学习的是互联网知识,而且编辑的知识更新速度一定要快于读者与作者。几十年前,编辑只需要学好排版编辑,而现代则要学习基础的网络知识,收发邮件、建立作者交流平台及时互动交流,不定期将稿件发给行业专家审阅,这些都是当下编辑必须要具备的技能,这种网络式的交流便捷了沟通,简化了纸质的审稿环节。编辑在掌握了网络知识后,还可以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经常去国内外各大图书知名网站,类似当当、亚马逊,编辑需要时刻关注网站的变化,构建策划思维。此外编辑还可在网页上与作者和读者及时沟通学习,规范投稿流程,增强彼此了解。

编辑的工作,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需要向自我性格与能力发起挑战。当与一位陌生作者初次接触时,可以通过几分钟的浅谈从而仔细观察到对方的心理弱点,在了解其劣势后抓住弱点一举击破。在编辑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明礼数的人与事,这更是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多方的历练中快速成长。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自己的不断历练中,学习能力与总结能力自然会进步很大。在工作卓有成效后,自然会有直接想要出书的作者,他们会主动与你交流策划思路,也有作者会向你介绍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当领导安排一些高难度的策划任务的时候,短时间内完成目标联系作者、内容设计,这都能提升策划的境界。编辑的成长,既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也需要时刻去思考,因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形式工作,更重要的是内容工作。

4 结束语

对于传统的图书出版而言,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给传统的出版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机,在为传统出版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窗。新媒介形成了新场景,也导致了新行为。网络情境中主流媒体的出现使得编辑+成为重要支点,于编辑而言,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郎婧,周建军,常涛等.互联网时代编辑的坚守与创新[J].河南科技,2014,(20):259-260.

[2] 李翠哲.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网络编辑的新起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8):151-151,155.

[3] 王若蕾.浅析网络时代下网络编辑的工作意义[J].华章,2014,(27):339-339.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