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考评体系的构建

2016-05-30 09:46:32樊建海吴玮玮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

樊建海 吴玮玮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形式,顶岗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搭建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信息化考评体系,对于规范顶岗实习管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考评构建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好形式之一,是培养技能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顶岗实习质量考评大都流于形式,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现状,构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顶岗实习考评体系现状分析

1)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制度执行困难。许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课程是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形式,顶岗实习虽然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是执行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具体的形式,虽然安排有专门的指导管理人员,但是由于顶岗实习存在学生分布分散,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学生顶岗实习相关制度和规定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尤其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评随意性比较大,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运行机制缺失,无法规范考评。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都制定有相关的管理办法、针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有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等相关资料,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考评方面考评制度、相关标准、文件,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但是由于校企合作制度的孤立和不确定性,执行困难落不到实处。

3)考评依据单一,相关评价主体缺失,导致顶岗实习考评结果不科学、不合理。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考评方面要求参考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顶岗实习过程记录、顶岗实习总结报告、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因素,实现顶岗实习的多元评价,实际情况是由于操作上的困难,顶岗实习考核一般是校内指导教师说了算,缺少了来自企业的、社会等多方面的顶岗实习考评结果往往无法体现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而顶岗实习的考评实际依据就是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记录和顶岗实习报告得到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结果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4)考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真是反映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的考评内容一般原则上要求很多,包括有顶岗实习的日志、顶岗实习实习总结、组织答辩等内容,但是对于实习日志、实习总结等项目内容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也无法确定统一的标准,而且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过程反映较少,考核有一定的偏差,考评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建立详实的、能够反映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可操作的质量监控点是顶岗实习考评的当务之急。

5)顶岗实习考评流于形式。许多院校顶岗实习的考评过程是校内指导教师要求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总结及实习单位鉴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资料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评价,学生提交的资料经常与实际的顶岗实习过程是脱节的,参考价值不大,指导教师的最后打分主管随意性较强,很大程度是印象分,也就是取决于学生校内时期的表现,导致顶岗实习的考评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顶岗实习质量。

二、顶岗实习考评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来说,合理的考评体系是顶岗实习规范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要求。考虑以上顶岗实习所存在的问题,在制定顶岗实习考评规范时应考虑以下五个原则:

1)考评的全面性。顶岗实习的考评要结合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动态的考虑就业需求、过程表现、实习效果、个人收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考评能够全面反映顶岗实习的真正效果,把顶岗实习的考评工作作为一向长期系统工作,相关体系指标时要全面、要与时俱进,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考评的多元性。要求顶岗实习考评在运行过程中,注重组织管理,校内指导教师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包括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企业指导教师要侧重于考核学生工作能力,包括工作精神、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顶岗实习学生应该对自己的顶岗实习过程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也应该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到时评价和学生自评多方因素,建立多元考评考评机制。

3)考评的科学性。顶岗实习的考评结果应尽量克服考评的主观随意性,科学的考评方式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互为补充,考评操作有依据,考评过程合理规范。

4)考评的实效性原则。考评的体系指标具有实效性,考评内容要客观真是的反映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面对日益变化的企业岗位需求,许多的岗位要求在不断的改进,考评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动态变化与时俱进,要能够反映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需求。

5)考评的可操作性。考评组织和执行要有可行性,执行过程简便、易行,考评指标切合实际,内涵清晰,考核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取。

三、顶岗实习考评指标设计

顶岗实习考评指标设计主要考虑校内指导教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所占的比例定位40%、40%,20%。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1)校内指导教师考评。主要对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协作能力、社会能力、实习表现、实习效果等进行评价,见表一。

表一 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考评表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分值\&评分\&1\&学习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20\&\&2\&岗位适应能力\&工作岗位的理解和接受程度\&20\&\&3\&协作能力\&遇到困难与指导教师、同学、同时之间的沟通处理\&20\&\&4\&社会能力\&收集相关信息,自主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20\&\&5\&实习表现\&对于顶岗实习的正确认识,实际工作态度\&10\&\&6\&实习成效\&顶岗实习的收获\&10\&\&合计\&\&100\&\&]

2)校外指导教师考评。主要对学生职业精神、只是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价。见表二

表二 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考评表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企业 岗位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分值\&评分\&1\&职业精神\&遵守劳动纪律,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激情\&20\&\&2\&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术熟练程度,专业文档的读写能力\&20\&\&3\&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面对实际生产问题时的态度和做法\&20\&\&4\&工作态度\&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20\&\&5\&工作效率\&遵守作息时间,上班时间不分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10\&\&6\&协作能力\&工作中注重团队合作,有团队意识\&10\&\&合计\&\&100\&\&]

3)学生自评。自评主要从顶岗实习表现、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习效果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见表三:

表三 学生顶岗实习自评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分值\&评分\&1\&出勤\&缺勤一天扣1分\&10\&\&2\&纪律\&违反纪律一次扣一分\&10\&\&3\&爱岗敬业\&热爱自己岗位的程度\&10\&\&4\&岗位对口\&岗位对口2分,不对口0分\&2\&\&5\&工作能力提高\&熟练掌握岗位技术\&10\&\&6\&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5\&\&7\&听取意见\&善于听取指导教师、同学、领导的意见\&10\&\&8\&协作能力\&善于利用已有的关系来解决问题\&10\&\&9\&社会活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交往\&10\&\&10\&实习状态\&实习过程中经常获得好的评价\&10\&\&11\&岗位技术能力\&精通业务、技术熟练\&5\&\&12\&与专业结合度\&专业只是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3\&\&合计\&\&100\&\&]

四、对策建议

1)重视管理。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专门人员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组织考评,在校企合作成熟的情况下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其人员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具体落实顶岗实习的各项制度,包括考评;高职院校和企业针对不同的专业要建立对应的考核工作小组,将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到实处。

2)顶岗实习考评的相关制度、文件、考核内容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其内容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大纲的框定下,顶岗实习考评的指标内涵每年修改,动态变化,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正、有效。

3)企业最好能够设立专门的顶岗实习岗位,岗位要求中包括顶岗实习考评的相关内容。通过设立顶岗实习轮换岗位,便于企业将实习学生与正式员工统一管理,严格要求统一考核。出于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考虑,企业会严格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学生也能切实的感觉到存在感和参与感,便于学生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变过程。

4)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化平台,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信息交换。顶岗实习信息平台应包括以下功能:岗位信息发布、实习岗位选择、顶岗实习指导文件、实习日志更新、实习资料下载、实习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在线指导、学生在线交流、实习成绩评价、实习学生交流等功能,满足学校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的所有要求。

6.通过网上信息平台,实现顶岗实习学生资料上网。顶岗实习实施的方案制定、实习动员、实习岗位选择分配、实习教师选择确定、实习日志的补充更新、实习最终考评、实习工作经历、实习岗位证书、荣誉证书等材料全部实现网上查询,让顶岗实习变成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学生在走向真正的工作岗位后,习惯性的利用顶岗实习信息平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越到的实际问题,学院同时通过网上信息平台看到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轨迹,为改进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1]杨轶,李艳灵.顶岗实习评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2011年8月:93-94.

[2] 赵威.高校顶岗实习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5月:1-3.

[3] 孙百鸣,袁冰滨,陈志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年2月:72-73.

[4]黄会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7期:50-54.

作者简介:樊建海( 1977一) 男,陕西户县,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从事应用电子专业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2014年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科学一般研究课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ZJYB2014021)

基金项目: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Z22)。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高职院校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11:54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2:2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