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走向千家万户,网络化、信息化模式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量逐渐增多,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模式是不仅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实行的现状以及遇见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1]。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有效策略
引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化模式逐渐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这种信息模式不仅能够减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化制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交流的平台。
1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连续、不全面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整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学生数量每年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不能考虑的面面俱到,往往是使用强制手段和校规校纪约束学生,这就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利益诉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多样性,因此在某一方面很难做到连续管理,这就导致了学生与管理者出现矛盾,而一旦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达成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就会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优化管理工作效果[2]。
1.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固定、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管理工作人员队伍仍以中年为主,对计算机技术操作和掌握并不十分熟练,而且广泛采用信息化模式管理方法,会增加管理成本,管理者思想较为保守、落后,不愿意革新,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开展,不利于高校未来的发展。
1.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十分复杂、繁琐,内容较为单一、枯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消极怠工,日常工作不严谨,严重者则会影响工作的质量,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导致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水平下降。
2 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的优势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为了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水平的教育目的,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具体如下:
2.1 信息覆盖全面。利用信息化模式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的全面覆盖,其中还包括了各种信息的处理和整合,不仅能够满足动态管理的需要,还可以减轻广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2.2 信息同步管理。每个高校都存在不同的校区,这就需要各个校区之间要紧密配合,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模式,可以实现信息同步管理,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避免学生信息的丢失或者错误,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者及时查询学生信息[3]。
2.3 信息分层管理。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信息量庞杂,因此管理信息库难以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将管理工作信息分层处理,既能使管理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还能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
高校可以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指导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化。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还能够利用平台与每个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个性化管理,满足广大学生的有效需求。
3.2 更新转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如果高校一味沿袭传统落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仅会制约高校的发展,还会落后于时代的洪潮,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高校要更新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将传统模式变革为信息化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主体,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努力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简便工作的操作方法和工作量。高校可以对管理工作者开展再培训,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工作的新鲜感和工作的热情[4]。
结束语:综上所述,利用信息化模式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是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这也是符合我国高校大众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也要根据当前发展态势酌情改变,这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平稳运行,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方法。高校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将其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实施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管理者、学生等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 常征, 丁长春. 半开放式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文山学院学报,2013(06).
[2]马丽红.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通话机测“说话”项应试问题及教学策略——以文山学院为例[J]. 文山学院学报,2013(06).
[3]左丹. 高校体育移植教学对体育能力培养探析[J]. 文山学院学报,2013(06).
[4]施庆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34 (8).
作者简介:陈明璨(1985~),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助讲,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