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辍学现象研究

2016-05-30 08:26张广山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

张广山

摘 要: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帮助德国年轻人为工作做好准备、发展其技能和能力以及满足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辍学事件的频发严重阻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双元制教育中辍学现象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职业教育中发生的辍学现象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辍学现象

一、研究背景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指的是学徒在一家公司工作3到4天,公司给他们相应的报酬和传授给他们相应的技能,剩下的时间学徒在双元制职业学校学习专门的课程。学徒在大约3年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是建立在政府、协会、雇主和教育界共同合作的基础之上的,经历了很多次的发展后臻于完善,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其他国家类似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德国350个职业性行业中有2/3的德国年轻人参加过双元制职业教育。众多的德国年轻人希望获得一份高技能的蓝领工作,这增强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三个显著优势:一是其教育的实践性强;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潜在的雇员和雇主之间可以相互选择;三是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和工业领域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了学徒所获得的技能与市场需要之间的高度契合。

但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并不总是成功的。2009年大约22%的学徒退出了早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辍学事件的发生往往意味着会给培训公司带来严重损失和对学徒个人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使公司和学徒永久放弃对双元制教育的参与。所以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1]

二、辍学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原因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中,大约4%的辍学现象发生在实际培训之前,60%的辍学现象发生在第一年,大约25%发生在训练的第二年,第二年以后的辍学率约为11%。实际培训前4%的辍学率看似不高,但对培训公司而言却是一项重大损,因为这部分年轻人往往拥有良好的教育资质,比如拥有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高中毕业凭证资格,这部分人一旦流失很难找到同等资质的人进行代替。在第一年学徒期辍学的人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错误的职业选择,职业的选择没能达到这部分年轻人的期望。第一年以后辍学率显著下降,但是辍学现象一旦发生就会给或学徒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精神伤害和时间上的浪费。

其实通过培训早期的很多迹象可以看出辍学的风险,关注培训期间出现的辍学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辍学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在培训公司糟糕的实习表现。辍学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徒和学徒之间、学徒和教练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所引发的内心或人际间的冲突所引起的。二是在职业学校的学术表现不佳。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没有特定的资格要求,很多学徒的文化功底薄弱,难以适应学校的教学节奏。三是社会原因,如因家庭问题或经济问题导致的辍学。

三、辍学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相应能力的培养

维纳特认为能力应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专业技术能力、方法性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由许多针对特定学科的能力组成,没有这些特殊的能力,职业活动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因为这些能力为个人提供必需的工具。方法性能力包括一些能够使个人在既定的规则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包括一个人能够分析工作目标的能力、组织工作过程的能力、对工作对象及时做出反馈的能力,同个人和社会保持有效的工作關系的能力、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扩展和修饰的能力等。社会能力类主要包括能够使一个人在特定情形下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负责任的方式达成既定目标的能力。还有,人们通常需要有相应的冲突解决方案和交流技巧以保证工作通过建设性的和以目标为导向的方式有效推进。个人能力类包括在自我激励和自我负责的活动中所需的技能、态度和品质。这些可以从一些基本的道德态度中所反映出的美德中得到体现。个人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建立在自我知识基础上的能力: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别人无法代替其做出决定,只能通过个人的想法、信念迫使自己做出抉择。

辍学现象同时对双元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系统提出了质疑,包括管理学徒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和培训公司通常只有在培训中发现严重缺陷时才会进行交流,当辍学现象错过了最佳处理期时再进行交流已经为时已晚。许多的辍学现象原本可以通过提早发现而避免,培训中的人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便在早期发现辍学风险并提供帮助。因为辍学的迹象往往只在某一培训环境中显现,成为学生辍学的直接原因,所以学校和培训公司应当密切关注学徒的状态。此外,培训和学习间的制度性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培训公司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应对辍学现象发生的前兆提高警惕,把辍学现象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有研究表明,有辍学倾向的学徒在方法性能力和社会能力上有明显的缺失。这表明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性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抑制辍学现象的发生。因此通过在学校加强这两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在培训期间进行个人能力方面的辅导或许可以避免早期的辍学现象。内部冲突是导致辍学现象的最常见的原因,而学徒、教练和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和进行适当的交流,因此在职业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中以及教师以及职业教练培训中加入冲突管理和交流技巧的内容是有必要的。

(二)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育策略

1.合理利用奖励与惩罚

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徒和学徒之间、学徒和教练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所引发的内心或人际间的冲突所引起的。学生得不到老师和教练的肯定和表扬,慢慢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教师和培训公司的教练可以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进行多重形式的奖励,如让其在同学面前进行操作示范,协助老师和教练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等,激发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运用目标激励策略

在学校和培训公司表现不佳是双元制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学生因此没了目标支撑,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激励策略或许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运用目标激励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降低和细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目标,让学生从一个个小的成功中迈向卓越。第二,目标激励要做到因材施教。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要弄清其想辍学的真正原因,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第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定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2]

四、结束语

辍学现象的发生不仅是学徒个人的悲剧,还会产生重要的经济问题,关系到德国的劳动力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地位严重依赖其生产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保持良好的职业教育培训极为重要。辍学现象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辍学容易导致使学徒对社会的疏远,对社会和谐造成破坏。关注培训期间出现的辍学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和培训公司应该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实习和培训过程中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3]帮助学生加强方法性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在学校的学术表现和培训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此外,学校和培训公司还应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性的教育策略减少辍学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ndreas Frey, Lars Balzer, Jean-Jacques Ruppert. Transferable competences of young people with a high dropout risk in vocational training in Germany[J]. Int J Educ Vocat Guidance, 2014(14):119-134.

[2]林芳.中职学校“隐性辍学”学生的激励教育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8):73-76.

[3]刘其晴,周谊.芬兰加强职业教育学生指导的改革经验[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89-93.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