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教师都发现班级里面“任性”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些孩子不遵守规则,上课随意插话,随心所欲的出入课堂,不完成作业;有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甚至找家长替代完成;有些孩子一不如意就使小性子、发脾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拒绝和延迟满足,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这种孩子,心里学称之为“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小学生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小学生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通过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分为5大维度: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计划性和自制力。
儿童进入小学后,生活的中心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依赖对象由家长变成了教师。教师成为既为小学生提供行为指导,促使他们逐步的形成了规则游戏和计划学习的能力,又是他们的模仿的对象、形成行为准则的范型,所以教师有计划、有策略的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对应该注意以下几各方面:
一、巧用自我控制技巧,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并教会学生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情感自控法、意志强化法和格言法、心里暗示法、转移注意力法等。当学生愤怒的时候,教师提示学生数十个数,进行深呼吸,并帮助他们分析冲动后果,让他们克服冲动的情绪,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当学生懒惰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加班级卫生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德,磨练他们的意志。当学生受挫,灰心的时候,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找一些格言进行自我励志,使学生克服困难,形成积极的、正向的情绪,增加了对挫折容忍的自制力,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研究表明,小学生容易受到榜样的暗示,所以教师通过榜样暗示、环境暗示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二、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增强自我控制内在动力
由于小学生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情景表演则可以让他们融入到具体情境中去,体验他人或自己的感受,进而促使自我控制行为的产生。在创设的各种问题情境中,教师促使学生自己选择,让他们体会控制自己行为的感受。如:你想成为课文/电影中的哪个人?为什么?你认为哪个人做的对?为什么?我们班级里争吵,你会怎么样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调动已有认知内容,做出选择。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成功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创设困难情景,可以提高小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小学生的坚持性。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学会了等待,并在等待中学习为了获得长远目标而放弃近期目标,从而延迟满足性也得到的促进。
三、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所以,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使小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自我控制行为,学习怎样进行自我控制。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思考的过程给学生讲解出来,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么样控制自己的冲动的,以及让他们看到自我控制的后果。比如:当你们班拔河比赛失利的时候,你会认真总结一下失利的原因。而不是表现出愤怒、惩罚等消极的反应方式。这样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逐步的学会了控制情绪、抑制冲动,和应对一些棘手问题的方法。
同时,还能起到榜样作用的还包括同伴以及象征性的人物,例如: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动画片中的人物,这些榜样均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进行语言指导,利用榜样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影响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四、运用积极的语言指导,促进自我控制能力发展
教师的语言指导可以激发小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的产生。教师可以系统的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积极行为,减弱不适应的行为。在引导学生的时候,教师要运用积极的语言进行指导,运用正向的肯定,并为学生指出面向未来的努力的具体目标或建议,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不能说“不管你了,不要你了”这样剥夺学生爱和归属的恶语;不能说“拖后腿,讨厌你,”这样降低学生自尊的负向的话,不说不相信学生否定之语,教师可以提出建议:“我知道你想要跟同桌借东西,你可以等到下课。”“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但是老师相信你能控制自己的!”“老师相信你今天的作业一定能完成!”教师应多说肯定、认可、尊重学生的话,让学生看到你是和他站在一起,让学生看到努力的目标。这样会大大增加小学生的自信,使小学生能抵制诱惑、延迟满足,逐步消除各种行为问题。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促进。
五、帮助学生分析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水平
研究表明,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首先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是引导学生全面反思、正确的认识自我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明确自己的起点。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班级交流、书写汇报等形式对阶段学习成绩、集体活动进行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及时进行反馈指导。第二,自我设计。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标。例如:开学初,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开展体育会,教师促使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大扫除时候,促使学生制定扫除计划。这种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做事情的计划性,明确努力的方向,很好的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心态,促进了自我控制能力中延迟满足性的发展。第三,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意志锻炼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班级研讨制定班级规则,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进行监督,规范,定期总结,促使他们积极反思,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
总之,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应更有针对性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及时矫正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行为,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亚男(1984.9—),女,汉族,辽宁辽阳市人,本科学历,辽宁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