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承载城市历史、彰显地域特色、突显公共特质、表达人文情怀。在设计时要坚持延长户外运动时间、因地制宜、注重人文景观和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等原则。充分挖掘冰雪资源,注重雕塑、瀑布、动漫形象等元素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资源,促进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使寒地环境与特有文化因素有机兼容,能够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获得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灵性,进而塑造城市形象品牌、传承特有的城市文化命脉。
关键词: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兼容模式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展现其艺术价值。诸葛雨阳认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体现城市的文脉和气质。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会受到当地的人文风尚,历史文化的影响,应该直接鲜明地将寒地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表达出来,彰显寒地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让艺术从高高的艺术基座上走了下来,走到市民中间,调动普通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动性。当今社会,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具有创造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娱乐休闲的公共场所,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品质之优劣的显著标志[1]。寒地城市空间设计应充分挖掘冰雪资源,注重雕塑、瀑布、动漫形象等元素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地域性优势资源,促进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自然与人文兼容模式的原则
人与环境之间关系密切,评价公共空间好坏,不能仅仅从美学角度考虑。将人拉至户外,促进人与环境的交流,推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公共空间设计的根本目标。寒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不完善使人们很少积极亲近冰雪运动,这与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极不匹配,所以应重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这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城市凝聚力的提升至关重要[2]。这种空间设计不能任性而为,而应当与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文化因素有机结合,才能获得城市本身的灵性,从而传承其城市精神与传统。这是设计的总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还应当坚持如下几个细则:
1.能够延长户外运动时间,体现人文关怀
为抵挡严寒,寒地城市应巧妙运用雕塑、围墙、景观绿化等元素围合休息空间,改善空间环境;应对公共设施进行人性化处理,提高冬季利用率,如将景观椅表面处理成仿木效果,给人温暖、舒适、自然的感觉,从视觉和心理上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再如利用夏季观景的亭、廊等设施,在两侧或顶部覆以玻璃,形成半封闭的温室空间。公共设施的朝阳方向,在一定高度上设计成椭圆形,这种围合能够挡御寒风,延长人们在室外驻足活动的时间。
2.因地制宜,自然而然
寒冷地区冬季时间长,寒地城市冬季可以用冰灯、冰雕等来代替植物景观塑造,造型、走向、面向、棱角伸展等都要符合应对寒冷天气的需要,而一些突出寒冷主题的设计,则不必考虑这点,反而可以“雪上加霜”,逆向而行。
3.注重寒地城市人文景观设计,展现民俗地域文化特色
发挥城市冰雪资源独特魅力,进行高质量的冰雪景观设计,确定寒地城市冰雪活动的规模、分布、选址、等级、容量等。同时,考虑进当地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生活习惯、自然风光、土特产,标志性人物,特色文化产品及其它传统文化因素。尊重寒地城市自然景观,正视客观条件,突出冰雪景观、冰雪文化等自然元素,减少制造虚假人工的东西,如假草、塑料假花、仿热带植物等。
4.遵循城市总体规划,获得长久“寿命”
许多城市设计,往往追求一时的新鲜,做了不少即兴之作,也与城市总体格局与规划无关,不久就被拆除或重新设计,“寿命”短暂,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产生不好的形象。空间设计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就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公园、街道、河流开展设计。在体现寒冷为自然特色的同时,必须把设计与整个城市建设相结合,考虑到历史传承,给后世人留下文化财富与艺术财富,而不是短命的应景之作。起码能够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史册,以资后世。
二、自然与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兼容
雕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公共雕塑出现时,体现了社会多元化特性,是公共空间中历史遗产的部分记录。雕塑设计材质丰富,可运用青铜、石头、水泥等材料。但是取材较狭窄,主要是人物、动物等。雕塑可选取地方特色素材,如哈尔滨便在民间工艺基础上发展了冰雕雪雕。使得自然与人文有机兼容。
瀑布设计是寒地水景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瀑布在设为计时体积应小,作点缀小景观使用。如可设计成花箱式小瀑布,花箱用来盛水,也可用来栽培植物,加上潜水泵,还可设计成多层重叠式,这种便是寒地利用水资源设计成水景雕塑的方法[3]。美国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便是将水作为雕塑素材,把一部分水设计成细水流的圆圈,流进带凹槽的陶立克柱头,另一部分水塑造成射流形式,流进古典的线脚里。这种设计被称为立体水,在冬季可作为静态雕塑,其余季节可作动态雕塑。水的要素和其它景观要素联系起来,如让水流过假山,或天然陡坡和壁面,从而构成和谐的自然景观。
利用动漫形象提升城市名片效应。日本动漫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藤原时代(画派为“鸟语绘”),鸟羽僧正用中国画笔法描写生活现状,是日本动漫的源泉。之后进入镰仓时代、宝町时代、桃山时代(无动漫)、德川时代(动漫达到顶峰)。在日本,足登革履、身披古装在小岛上讲究茶道、盆栽的日本人,善于领略生活趣味,善于洞察人生现象。这种国民性反应在艺术上,在绘画而为动漫,此为动漫形象在日本花样繁多的主要原因[4]。我国也有针对冰雪文化的动漫宣传,但这种宣传目前只是一种单纯娱乐形式,未融入文化产业链。《冰雪奇缘》的热播,给人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人们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冰雪文化,可是缺少对这种文化的具体规划与营销,浪费了现有宣传资源。动漫形象及童话故事借助动画片或其它方式吸引人们谈论、收看,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具有文化传播的公共性。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把设计放到“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考虑,不了解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不能称之为设计,只能是“艺术”,如果设计不能提升到文化的层面,那设计就只能是也只会是某些人的工具和噱头而已,不能成为全民的工具,只有当设计真正成为全民的工具的时候,设计才是设计。
参考文献:
[1]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75.
[2]孙一丹.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26.
[3]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89.
作者简介:
花银红,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助教。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