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潇琳 牟海涛
摘 要: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与相互交流中,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交流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沟通工具”。近年来以中国“表情包”为代表性的具有体态语特征的字符类新型网络语言出现在人们的互联网交流中并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鉴于网络的“国际性”特质,在中日两国网络环境下,尝试对比分析以日本“颜文字”和中国“表情包”为代表的具有体态语特征的字符类新型网络语言的流行现象及其形成因素。
关键词:表情包;颜文字;形成因素;对比研究
一、中日传统网络语言的构词特征
(一)旧词新用
中国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用源于天涯、猫扑等公共论坛上发帖及留言。诸如“雷”(多指某种行为或语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且无言以对),“潮”(引领时尚)等和新意毫不相干,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词语。同时还有一部分词通过“名词活用”的方法进行旧词改造,最典型的有中国最大搜索引擎 “百度”一词的活用,人们常称搜索为“百度一下”;再比如由扎克伯格一手编写的全球最大社交软件Facebook,常有“Facebook我”(加我Facebook好友)这样的用法。
日本网络语言中的旧词新用最典型的便是所谓的“宅”文化,即所谓「オタク」(御宅)一族。“御宅”一词原意本是指尊称“您的家”,网络用语中常常用“宅”字指代那些不愿外出进行户外活动,沉迷于动漫游戏世界的人。在日语中,由于词汇和中文的构词成分不同,日语中的“名词活用”相较中文显得更加灵活,网友们常在名词后加上动词词缀,以表示相关动词用作用。诸如“事故る”(事故がある,指发生事故),“オケる”(カラオケに行く,去唱KTV)等等。
(二)谐音构词
1.数字谐音
在中国,数字谐音通过数字和汉语中词组的发音相似程度构成数字谐音的网络语言。比如在聊天结束时的“886”(谐音拜拜,即再见),“520”(我爱你)等。
在日本,数字谐音同样取自与发音,如常用的“4649”(よろしく,请多关照),以及同样是问候语的“084”(おはよう,早上好)等。
2.同音异义
由于中文词汇的拼音构词,中国网络语言的同音异义中多音字和同音异义词组众多,网民常用同样拼音发音的词汇代指另一词汇。如“杯具”(即悲剧),“餐具”(惨剧)等。
由于日本构词的假名发音,日本网络语言的同音异义中通常网民使用相同或相近假名的词汇来代指另一词汇,如“ミジメスマン”(惨めすman),打趣混得不好的上班族,音同日文单词中的“ビジネスマン”(business man)。
(三)外来语借用
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关系,日本的文化对于中国网络语言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中文网络语言中常用的比如“残念”(残念,指遗憾),“达人”(達人,某领域非常厉害的人)等,都是由日文词汇直接借用并采取原意进行表达。而日文构成中本来就有专属外来语的“片假名”一部分,因此日文的外来语借用则显得更加自然灵活。
(四)缩写表达
中国网络语言的缩写表达中由于沟通快捷的需要和趣味性表达,缩写同样是众多网民喜爱的一种网络语言。如前文提到过的“楼主”一词,常用拼音开头缩写为“LZ”。
日文构词中除了常用的“平假名”,“片假名”两类构词,还有一类和中文中的拼音表达类似,即“罗马字”的拼写。网友也常常使用罗马字开头的缩写进行表达,如KY(空気が読めない,即看不懂身边气氛令人尴尬的人)等词汇。日本艺人Daigo就因其常用缩写表达而创“Daigo语”,在与妻子北川景子的求婚过程中,还使用了缩写KSKS(結婚してください,请和我结婚)来进行求婚。
二、“表情包”和“颜文字”在中日两国的起源发展及异同
(一)中国表情包起源
日本和中国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注定了两国在网络等各方面的交流中相互渗透。随着日本一系列热门动漫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中国网络文化在相当大的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网络文化的影响,其中一大标志性就是颜文字的流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我国自主网络文化在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兴盛。
在经历从ASCII符号、emoji符号、颜文字等表情符号的发展后,也随着近年来我国网络IP改编剧、各类综艺、真人秀的火热崛起,网络文化的热度和深度大幅度提升,人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网络元素。不同于日本以动漫产业深入骨血的文化习惯,我国网友更多愿意方便快捷地采用在影视作品、热门视频中对于夸张有趣的人物表情或动作进行截图,并自制“表情包”来替代相较之下稍显死板的日式“颜文字”,在网络沟通上表达自我情感。
(二)日本颜文字起源
颜文字最早发源美国,日本的“颜文字”,一般是指流行于日漫文化中的日式表情符号。美国人称“颜文字”为emoticon,特色是在电脑(以前是打字机)用标点符号及英文字弄一些十分简单的面部图案。
现在我们所见的日式颜文字,普遍认为最早是在1986年6月20日由日本听觉障碍者若林泰志在残疾人相关论坛上发布的。根据北海道大学社会心理学者结城雅树的研究表明,自美国发源的emoticon在日本有独特表现的一大原因,是由于日本人和欧美人在感情表达上习惯于不同的方式。欧美人在日常沟通中表达似乎更加注重口和手方面的夸张表达,而日本人却更喜欢强调“眉目传情”。这样的表达习惯首先奠定了两种“颜文字”在构成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也是后期在emoticon基础上进行本国化改变的日本独特的“颜文字”的一大成因。
其次,众所周知,动漫产业是日本国内第三大产业,强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力已然是日本国对于世界而言的一大印象。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日本作为下届奥运会的承办国家,将最具国家特色的宣传片做成超级马里奥的动漫形式,该产业在日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引入美国的emoji表情之后,将其以各种动漫形式进行改造并发扬无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两者异同
1.相同点
日式“颜文字”和中国“表情包”两者都是在ASCII符号、emoji符号发展之后收其影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在表达形式上相较传统表情符号更具体态语特征,跳脱单一的字符表达方式,使情感表达在交流中更为准确有效,跨越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对于相同表情符号理解千差万别的问题。在更为精确表达的同时为其刻板的形式添加趣味因素。
2.不同点
相比于传统的以字符形式构成的欧美惯用emoticon、日式“颜文字”,更加“放浪形骸”的配图文字式中国表情包在我国网络中更加受到网友们的欢迎。中国表情包有着“人人皆可制作”这一“平民化”特色,人们不再依赖程序和媒介所提供的固有的卡通表情符号,只要截图并配上相应的文字,一个表情能有千万种不同的含义,比起日式“颜文字”等一系列表情符号来看更加灵活。
然而日式“颜文字”大多还是没有摆脱传统表情符号的限制,由聊天软件和相关应用程序提供,形式虽然多样,但制作方面更为限制,不能自由灵活地进行自我专属表情的相关制作。
三、“表情包”“颜文字”等新型网络语言形成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1.科技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技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趋势,媒介技术的进步也将网络从单一的电脑终端延伸到各个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网络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愈渐加重,人们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也逐渐增高。
2.新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应用
在信息量剧增至饱和甚至爆炸的网络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普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媒体崛起的这一时期,一些营销平台借助新颖多样的网络宣传手段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营销宣传,自然会跟随当下的网络潮流进行其宣传活动,凭借其公众影响力对社会大众进行相关传播。以表情包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潮流在社会大环境中被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发展起来。
3.新型精神生态系统的构成
由于新媒体和媒介的高度发展,媒介构成新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以虚拟的模式在生活中构建更高唯度的精神方面的媒介生态系统。表情包、颜文字作为一种超脱于单一的文字表达模式的新型语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或许成为了媒介生态系统这一新型的精神生态系统的特色沟通符号。
(二)大众心理因素
1.新媒体环境下导致的性格缺陷
新媒体中以电视为例,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随着新型媒介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用电视等新型媒介取代传统印刷媒介,即纸质阅读物。电视等新型媒介对人的思维行程造成单一的,图片式的影响,致使人们缺失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表情包的形式来看,图片式的表现方式比起冗长繁琐的大片文字,能够更加快捷而不失精准地表达人们想要表达的情绪,完美地弥补了由于长期形成的图片式思维模式造成的“性格缺陷”问题。
2.弥补文字单一的情绪表达
在通过网络等间接手段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表情包、颜文字以其具有体态语言特点的表现形式,从表达方式上弥补了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者与受者之间对于传播符号的不同理解在解码过程中造成歧义、最终无法达到有效准确沟通的一大缺陷。表情包、颜文字以其丰富夸张的图片形式,用所谓的“表情”、“神态”等来弥补从文字符号形式的不足,也能更加委婉地表达一些通过文字符号表达会显得较为犀利和直接的含义,如讽刺,愤怒等负面情绪。2016年初,内地网友在和台湾网民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的“表情包大战”中使用大量丰富有趣的表情包取代犀利的语言,诙谐有力地表达了对“台独”分子的谴责和嘲讽。
3.社会环境中的舆论领袖和从众心理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论”中提到,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总是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在从舆论领袖到社会公众。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走在潮流前端的,具有求新求异心理的人通常会成为所谓社交圈中的舆论领袖,将新颖的诸如表情包一类的新型网络语言进行传播。同时,人作为一种社会属性的动物,具有从众心理。人们总是在试图跟上身边人的步伐,害怕自己“被落下”。于是为了跟上身边人的脚步,大多数人选择“跟随潮流”。
4.媒介依赖导致现实交际缺失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提出媒介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当代社会,人们通过各式媒介手段进行越来越多的沟通,媒介依赖理论中提到媒介效果的产生不是因为全能的媒介和信息,而是由于媒介在特定的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特定受众的需求。人们可使用新型媒介手段进行更为便捷的沟通,因此在社交层面对于媒介的依赖性会由于其需求得到满足而逐渐增强,导致当代出现“一家人齐聚一堂却无人讲话”的尴尬局面。
四、结语
随着媒介更新的速度和的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以表情包、颜文字等不止于单一表现模式的新型传播字符在逐渐生态化,系统化的网络世界和与之联系愈加紧密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体现当代人在丰富物质基础上对于精神生活的更高层面追求上表现出不容忽视的生命力,但同时也是当代人对于现实生活缺失的一种间接反映。人们需要在不断丰富精神生态圈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以正确的方式发挥网络和媒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芸.中日网络语言生成方式及表现形式之初步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73-77.
[2]杨茜,刘少东.中日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2015,06:52-53+126.
[3]易丽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析[J].今传媒,2011,02:90-91.
[4]任青云,孙守峰.从词汇构成特点看中日网络语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6:79-80.
[5]徐旭.中日年轻人用语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6]余文雯.中日两国语言中流行语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7]于旻生.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媒介依赖研究[D].中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贾潇琳(1994—),女,内蒙古包头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13级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