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016-05-30 02:59宇文博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文化

宇文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方式。但中华文化具有两重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分,也有腐朽落后的成分。而那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腐蚀了人的心灵、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了社会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需要进行一次系统地梳理,分清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哪些是腐朽落后的成分,哪些是必须大力弘扬的,哪些是需要坚决抵制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优秀文化;落后文化;文化遗产;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中有很多有益的方面,“可能将会成为未来拯救人类社会的精神力量。”[1]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冲突的。这些冲突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2]也决定了,我们除了要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一)弘扬仁义道德观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产生了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为了金钱,敢于践踏一切道德原则,甚至铤而走险,触犯刑律。在某些场合,人与人的关系被简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的尊严、良心、肉体都成商品,成了可以用来换取钱财的东西。一些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把权力作为商品,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惜以牺牲政治原则为代价,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触犯了国家法律。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这些思想是有助于克服“金钱至上主义”的。儒家文化的经济伦理观认为,财富的积累不过是实现道德生活的手段。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儒家的义利观主张的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佚名:《增广贤文》),反对“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这些都是可取的,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状态,肆意炫富者,为富不仁者比比皆是,面对这种状态,孔子也给了我们解决的办法,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贫而乐”和“富而好礼”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显然,“富而好礼”更具有现代意义。既追求富有又不迷信富有,富有之后却不骄纵,反而更懂得出入,这样的人才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民主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民主思想的。中国文化形成之际,统治者依靠广袤的土地作为经济基础,建立了强大的王权,故而消灭了原始社会末期遗留下来的军事民主制度。而且,这一阶段,中国也没有被处以军事民主制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当游牧民族征服中国的时候,中华文化已经强大到无法撼动的地步了,反而是游牧民族被同化了。所以,中国文化自形成以来就没有民主意识,只有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孟子认为,君王是“天子”,上天授权它的儿子推行良好的政治,也就是為老百姓谋福利。古代中国的“民本政治”哲学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王应该像尊重上苍一样尊重他的人民。[3]正如唐太宗李世民说的那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本思想是与君主制相联系的,虽有重民、贵民内涵,但是它是在承认等级制度的基础上存在的,深深地打上了宗法制度的烙印。尊重人,珍视人的生命可贵,承认“民为邦本”,这些虽然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意识,但却可以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只要我们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必将成为中国走向民主社会的思想基础。

(三)传承包容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不缺少包容意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中华文化自身来看,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由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于一体的文化,不仅包括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其它几十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并不是中国境内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当然拥有的名称,而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民族不断融合,特别是在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民族自觉意识觉醒的基础上,使中国境内56个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有机整体。[4]世界上许多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但是像中国这样,境内各民族认可有一个共同的民族总称,却是极为罕见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君子既要有原则性,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盲从附和,又要宽容大度,能恰到好处地协调各种不同意见。正是这种包容性特征,使中华文化在对待不同文明上采取了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态度。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程中,虽然历经一次又一次外族入侵,但其文化的脉络和核心价值却屹立不摇,绵延不绝,一直传承下来。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中,又不断地吸收、借鉴其中的积极成分,重新融合出新的面貌。[5]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四)深化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儒家学说认为,按照调谐原理,制订科学的发展政策,使国家和人民富强起来,就要“仁民爱物”,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今人所称的“可持续发展”长远方针,而非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怎样过日子的破坏掠夺。中国远古社会就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历史渊源。儒家继承与发展了这种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孔子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提出“泛爱众”,不仅要爱人,而且要博爱众生。事实上孔子也是这么做的,《论语·述而第七》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不涸泽而渔,不杀鸡取卵,对大自然的索取要有限度,而且不在动植物繁育的时候索取。

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长远的战略利益,不赞成一味地寻求发展的高速度,《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主张“无欲速,无见小利”,强调速度必须与实现目标一致。在对实现目标有利的情况下,速度自然是快好些,孔子就赞扬“不舍昼夜”的精神。但反对片面追求速度而对其他方面造成危害和损失,因为这样就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在工业革命后,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中的时候,片面的追求高速度,对资源与环境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开发,也敲响了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以及资源枯竭的警钟。

今天,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了我们生活上的富足,但是也留给我们不少问题,遍布于全国屡屡出现的雾霾天气,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等的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会影响到发展的根基。今天虽然没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要在“十三五”期间得到根本解决或者巨大改善,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部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注释:

[1]夏振坤:《中国文化现代化刍议》,《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03期,第47页。

[2]熊黎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云南社会科学》2001 年增刊,第64—65页

[3]参见金大中:《文化决定命运吗?――亚洲反民主观的神话——答李光耀》,《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10期,第3页。

[4]参见贾陆英:《泰山不拒细壤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成其深——略述太原市城市核心价值观之包容》,太原日报2012年3月12日。

[5]参见贾陆英:《泰山不拒细壤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成其深——略述太原市城市核心价值观之包容》,太原日报2012年3月12日。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文化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