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出版社,广西 桂林 541002)
【摘 要】大数据时代到来,人们对阅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图书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体验需求,图书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转型势在必行。文章整理分析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数字出版转型发展中的科技研发成果:如ISLI&MPR技术标准、CNONIX技术标准、电子书内容标准、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项目标准等,结合出版社专业分工和内容资源储备情况,探讨在国家技术标准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OA&ERP管理系统、协同编纂及动态出版系统等,完成图书出版社数字出版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数字出版;电子阅读;协同编纂;出版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7-0067-04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信息内容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而图书出版是信息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自身的出版资源优势建设数字出版生产体系,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摆在全国500多家图书出版社面前的棘手问题。
下面结合图书出版社的工作实际,梳理国家在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科研中重要的技术成果和成熟的技术平台,提出图书出版企业在建设数字出版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的战略及技术成果
2014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以新广出发〔2014〕52号印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而早在该意见出台前,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数字出版司就为数字出版转型的先行企业绘制了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图(如图1所示),这个规划路线为数字出版的现行企业制度,也可以供一般的图书出版社参考。
早在2011年之前,国家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针对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研发工作。2011年制定了新闻出版科技“十二五”规划,5年间有多项行业技术标准及应用平台研发成功,并全面投入使用。例如,ISLI国际标准获ISO认证发布,MPR技术标准广泛应用,CNONIX标准经试点应用日趋成熟,电子书内容系列标准(12项)行业标准发布,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这些是国家在过去5年内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为全国的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内容生产:ISLI&MPR标准及底层技术
ISLI: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nternational Standard Link Identifier)。ISLI技术,就是利用“标识嵌入技术”在信息内容的生产环节嵌入全球统一的ISLI编码,让信息内容随身携带“身份证”,各种形态的出版物可以通过ISLI编码互相识别、关联。还可以通过“标识追踪技术”实现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内容的追踪定位(信息内容的“GPS定位”),实现信息内容的版权保护。ISLI标识符可以永久地嵌入信息内容资源中,随各种格式文档流转。2015年5月15日,这项基于我国国家标准研制的《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并授权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国际信息内容产业协会(ICIA)承办ISLI国际注册中心,这也是首个落户中国的国际标准注册中心。
MPR:多媒体印刷读物(Multimedia Print Reader)。MPR标准是ISLI标准的一个应用标准。MPR技术以ISLI编码标准为基础,将最先进的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微距数码摄像技术、语音压缩及播放技术和现代出版印刷技术加以整合及創新。使用这项创新技术,可以实现纸质图书与线上的信息内容进行关联,将图书的内容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内容的呈现形式也从文字、图片拓展到音频、视频甚至虚拟现实。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MPR出版物》的5项国家标准,MPR出版物正式成为一个新的出版物种。
ISLI+体系,以ISLI标准为平台,结合原有的各种形态的出版物标准系统及其底层技术系统,以标识、关联、识别、解析、鉴权、呈现为技术关键,贯穿于内容生产、网络发布、终端阅读等全流程,是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与投送平台的技术支撑(如图2所示)。
1.2 产品流通:CNONIX标准及工具系统
CNONIX: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国家标准规范和统一了我国出版物流通领域的图书产品信息描述与交换格式。出版机构以此标准建立本版图书电子信息,通过图书发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向分销商(新华书店、民营书商、零售书店、网上书店、其他出版社),图书馆等终端客户发布,并且可以实现对图书销售状态、使用状态的精准监控,科学管理市场布局,有效控制图书库存。这一标准实现了出版物产品信息“一次加工,全程共享”的目的,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并且为建设跨媒体、跨区域、跨语种的开放式出版物流通信息平台提供技术基础。
CNONIX国家标准是由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类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3年12月31日批准颁布,并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完整的CNONIX数据流如图3所示。
1.3 产品形态:数字出版产品的技术标准
1.3.1 电子书内容标准(12项)
电子书产品是数字出版的初级产品,是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中最容易实现的产品形式,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唯一可以实现盈利的产品生产模式。为此,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制定了《电子图书标识》等12项电子书内容标准,系列标准的研制发布填补了电子书出版行业缺少标准的空白。
1.3.2 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项目标准(8项)
图书出版社一般具有专业分工,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将是图书出版社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产品相对于简单的电子图书而言,应该是数字出版产品的升级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大批企业和专家研发制定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项目标准,并遴选了28家图书出版社为国家“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2015年11月23日,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相关的《知识服务标准体系表》等8项项目标准发布。
1.3.3 其他的出版数字转型技术标准
除了上述技术标准集成之外,针对数字出版转型的技术规范,总局发布了《项目标准体系表》等23项工程技术标准,供数字出版转型企业参考使用。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如下:项目标准体系表(GC/ZX 1—2014);项目管理指南(GC/ZX 2—2014);(GC/ZX 3—2014)企业标准编制指南;GC/ZX 4—2014 MPR技术应用规范;图书产品基本信息规范(GC/ZX 5—2014);基于CNONIX标准的图书产品信息应用规范(GC/ZX 6—2014);数字出版产品(电子书和内容数据库)质量要求(GC/ZX 7—2014);出版社数字出版资源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基本规范第1部分:图书(GC/ZX 8.1—2014);出版社数字出版资源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基本验证规范(GC/ZX 9—2014);出版社数字出版资源对象存储、复用与交换基本应用指南(GC/ZX 10—2014);图书数字资源数据保存与流转要求(GC/ZX 11—2014);图书数字化加工模式应用规范(GC/ZX 12—2014);图书数字化加工规格应用规范(GC/ZX 13—2014);图书数字资源内容标引规则(GC/ZX 14—2014);图书数字化加工质量要求(GC/ZX 15—2014);图书数字化加工质量评价规范(GC/ZX 16—2014);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流程规范(GC/ZX 17—2014);项目软件系统接口规范(共有6部分)(GC/ZX 18.1~6—2014)。
图书出版企业应该在国家上述技术标准和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建设适用的数字出版体系,使自身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
国家为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了许多大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作为出版社单体,也应该练好基本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数字出版体系,与国家的大平台对接,快速实现数字出版转型。
2.1 OA系统与ERP系统的融合建设
OA,即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内各个部门协同工作的产物,旨在解决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运作管理问题,着眼于行政结构上的审批,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主要是管理生产流程,规范生产要求的系统,实现的是业务上的逻辑数据流。OA系统和ERP系统的侧重点不同,并且一般都独立运行。容易造成管理层与生产层的脱节,管理层往往只“批”不“审”,不能了解生产细节;生产层只为多出版图书而盲目赶进度,不知风险防控。2个系统的独立运行,还容易形成出版社内容资源的孤岛、信息资源的孤岛、经营积弊的孤岛。
通過OA与ERP的融合应用,实现了功能互补、数据互通,扩展了ERP的权限管理,融合了OA审批流程与ERP业务流程,激活ERP系统中的海量数据,充分挖掘ERP内部数据并在OA平台中呈现,最大限度地发挥ERP系统数据价值。通过融合可以良好地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实现对企业在不同的时间跨度上的全面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2.2 协同编纂系统
网络时代,白纸黑字的阅读方式逐渐受到冷落,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促使出版物产品的形态多元化、内容呈现方式多元化。以往的作者、编辑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将难以完成全媒体出版物的创作与生产。
协同编纂系统实现了内容创作团队的聚集合力,图文编辑与数字编辑的紧密合作,排版设计与数字产品设计的交流互动,读者试用与创作团队的有效沟通。在协同编纂平台上,创作、编辑、排版设计、产品设计、读者反馈可以同步进行,各环节可以向其他环节实时反馈信息,共同完成出版物的生产。以此为平台的多形态产品,因文件源一致化,所以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对产品内容进行修改。协同编纂系统全流程如图4所示。
3 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整合
出版社的核心资源是内容资源、作者资源、人才资源,必须借助数字出版技术盘活这些资源,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1 出版社内容资源数字化
许多出版社建社已有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图书内容资源、图书版权资源,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沉睡在资料库里。出版社可以依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各项标准,通过格式转化、准确率校正、资源结构化与标引、版权和内容数据资产化管理等手段,将已有的图书内容资源数字化处理,建设出版社本版图书的内容资源库。以社本版图书内容资源库为基础,重新设计一些数字出版物,如电子书、MPR图书等,实现双效。
3.2 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的项目尝试
出版社的专业分工是历史产物。大多数的地方出版社是由原来的地方人民出版社的专业编辑室分离出来的,如漓江出版社前身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文艺编辑室,接力出版社的前身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少儿图书编辑室。出版社的专业分工为出版社在专业领域汇聚了大量的内容资源、专家资源和社会资源。专业出版社可以策划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项目,为专业领域提供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例如,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广西资源库”、广西科技出版社的“中国—东盟医药资源库”、漓江出版社的“广西村落文化资源库”等,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建设了内容资源知识服务体系。
图书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体系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领域,例如按需印刷、出版物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IP(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开发,等等。图书出版社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资源情况及资金实力有稳步推进出版数字化的转型,使之赢得双效丰收。
参 考 文 献
[1]杨曙.数字出版企业的外部协同组织模型研究[J].编辑学刊,2016(1):93-96.
[2]黄立新,桂慕梅.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规划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40-43.
[3]孙玉玲.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4):5-8.
[4]冯宏声.以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J].培训讲座,2016(4).
[责任编辑:钟声贤]
【作者简介】梁志,男,广西贵港人,本科,漓江出版社南宁中心总监,从事期刊、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研究方向:图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