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数据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联动效应

2016-05-30 10:48赖玉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广州

(1.广东开放大学 管理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091;2.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工程系,广东 广州 528458)

【摘 要】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话题。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文章基于广州市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检验30年来广州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效应。结果显示:就业结构调整对广州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广州产业结构升级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要加快广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该加快提高广州劳动力素质和积极引导劳动力流动,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广州;联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2;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7-0020-05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动将导致社会供给的变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工业化初期,人们的收入开始逐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逐步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随产业结构的升级而相应调整。根据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茨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1],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如下: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同时下降,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则同时上升。在工业化的中期,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进一步下降,而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继续上升,但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增长却十分缓慢,这是工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都会上升,而且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的上升速度快于其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库茨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说明第三产业有很强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除库茨涅茨外,钱纳里、鲁宾逊和塞尔奎因等经济学家都曾经在实证研究中验证了该理论[2-3]。

1 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综述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代表该地区产业发达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衡量标准。产业就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数占当期总就业数的比重,就业结构是产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业结构调整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流动的宏观表现。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茨涅茨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等。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费雪认为,生产结构演变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进程,生产要素不断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4]。1940年,克拉克在配第产业结构收入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通過对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投入及总产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推导出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了一个经济体在进入工业化阶段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变化趋势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5]。随后,库茨涅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比重2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1941年出版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著作中。库茨涅茨提出,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会普遍下降,当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部门也将不再大量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服务部门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6]。20世纪50年代,刘易斯提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结构呈现以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结构,构建了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7]。随后,拉尼斯、费景汉等经济学家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论述了在经济结构转换中劳动力结构转换的条件、阶段和部门间平衡发展的深入研究[8]。中国学者对这方面的集中研究主要在21世纪开端,认为产业结构是解析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但是产业结构的演变受到多种宏观和微观经济变量的作用,其中劳动要素是核心要素之一,劳动要素中的就业结构又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9]。

中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差别十分巨大,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流动又受到很多经济成本和资源等的障碍,于是研究局部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问题成为很多学者的偏好。比如,吴江和封晓庆等人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所得数据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10]。并通过对四川与重庆的地区发展经验认为,不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就业结构变化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但产业结构正向能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11]。为了更进一步地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联动效应,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计量方法和数据,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的代表性城市——广州的经验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

2 就业结构与广州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核心城市,在广东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也发生着类似库茨涅茨人均收入影响理论演变的过程:根据《广州统计年鉴》,1980年,广州第一、二、三产业的国民收入比例分别为10.85∶54.51∶34.64,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比例分别为40.22∶33.55∶26.22。1990年,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分别为8.05∶42.65∶49.3和28.24∶37.15∶35.36;2000年,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分别为3.97∶43.45∶52.60和19.28∶39.96∶40.76;2013年,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分别为1.48∶33.9∶64.61和8.51∶34.62∶56.86。由这些数据可知,这个演变过程与库茨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十分接近。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广州市产业结构仍然有望保持这一趋势继续优化调整,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将呈现类似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产业结构经历较大的变化。根据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变化趋势,广州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化具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2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均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阶段,1983—1991年,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经历迅速下降的过程,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则迅速上升,到了1991年前后,国内经济的波动导致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第三阶段,1992—1999年,这一阶段的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依然下降,但是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动却较为缓慢,这反映了尽管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但当时的第二产业也出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第二、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变动缓慢;第四阶段,2000—2013年,这一阶段的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依旧不断下滑,但2005年后,下降速度有所减缓,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从21世纪初开始出现了迅速下滑的情况,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则迅速上升。相关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

图1的数据显示,第一、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均出现了下降,而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则逐步上升;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变动较为平缓,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次之,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变动则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改革开放前期,受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政策影响,广州第二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超过50%。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广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广州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与上述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趋势大致一样,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下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上升。但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变化趋势表现较为特殊。1980—2013年,这一比重一直维持在33%~40%波动。自2008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反映了3个问题:一是工业增长减速,二是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三是就业人员流向第三产业(如图2所示)。

从图2反映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就业结构中变动最大的是第一产业,其就业人员比重从1980年的40%,一直下降到2010年的10%左右。这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原本束缚于农村的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及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被释放出来,不断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中。此外,正是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使得第一产业中大量的劳动力得以转移到现代产业中。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这种联动效应,鲜有学者对它们之间的机理进行分析。为此,可以构建一个它们之间的联动模型(面板数据能从截面更好地分析),以此对广州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进行联动效应机理分析。

3 就业结构调整与广州产业结构升级联动效应机理

面板模型是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重要发展,它通过时间序列沿空间方向扩展,增加了数据的自由度并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同时,面板模型既可以分析同一时期不同截面单元差异的影响,也可以分析同一截面单元不同时间差异的影响,具有传统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难以替代的优势[12]。面板模型的这些优点有利于更好地研究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的主要指标,而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以体现为不同产业在劳动力变动时对各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变动。以INDi表示第i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LBRi表示第i产业中的就业人员数量占总就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就业人员比重)并作为解释变量,构造模型:

LNDit=αi+βit LBRit+uit i=1,2,3

以上模型中,i为第i次产业,即第一、二、三产业;t为时间,为每个截面成员(三次产业)的样本观测时期数;参数αi表示面板数据模型的截距项,参数βit表示对应于k个解析变量的系数;uit为随机误差项。

为了保证回归方程具有实际意义,需要对所有截面成员序列(“IND?”和“LBR?”)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显示,面板数据序列“IND?”和“LBR?”的统计量分别为-1.503 09和-3.002 48,相应的概率分别为0.066 4和0.001 3,在0.1的水平上拒绝“所有截面序列都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面板数据序列“IND?”和“LBR?”是平稳的。

由于面板数据序列“IND?”和“LBR?”是平稳的,可对广州三次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方程估计。采用固定效应估算,得到模型1,结果见表2。

模型1显示方程整体通过F检验,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都很显著,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42 548),回归方程总体的线性关系显著。常数项C的估计值等于0.123 423,其t统计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解析变量LBR的系数估计值为0.629 730,其t统计量在1%的水平下也非常显著。根据所采用的估计模型,解析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对3个截面成员(三次产业)都是相同的。

為了进一步确定要选用的估计模型,进一步对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把变截距模型中用来反映个体差异的截距项分解为常数项和随机变量项2个部分,随机变量项表示计量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解析变量的影响。得到模型2,结果见表3。

与模型1相比,模型2采用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出来的结果存在显著不同。由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在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时明显比随机效应估计大(0.942 548>0.682 385),而且前者的DW值也比后者的大(0.137 273>0.057 375),所以选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出的回归方程作为估计模型。此外,尽模型1的DW值相对较低,但是经过协整检验,其检验统计量为-2.582 18,相应的概率为0.004 9,表明被解析变量与解析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根据模型1,可以给出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INDit=0.123 423+αi+0.629 73LBRit i=1,2,3;t=1980,1981,…,2010

固定效应ai:第一产业为-0.212 331;第二产业为0.097 182;第三产业为0.115 149。

R2=0.682 385,对数似然LR=149.425 7,DW统计量=0.137 273。

从模型1可以看到,回归模型的所有参数估计量的t统计量在1%的检验水平上都是显著的。解析变量LBR的系数符号为正,与期望的一样,说明广州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解析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对三次产业都是相同的,所以对于任何产业,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如果它的就业人员比重增加1个单位,那么这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将提高约0.63个单位。

广州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确定效应系数分别为-0.212 331、0.097 182和0.115 149,即对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产生负效应;对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产生正效应,而且对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正效应又要大于对第二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正向效应。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产业本身独特的性质所引起的,也就是不同产业所具有的异质性。比如,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差异或者政府对不同产业的政策差异等,也可能反映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强于第一、二产业。

4 结论与建议

过去30多年,广州产业结构变动发生较为较为显著,就业结构也随这一过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动。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就业人员大规模减少,所占比重也相应降低,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总体上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相应的就业人员比重维持在33%~40%,变动表现得较为稳定。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上升明显,相应的就业人员比重上升较为迅速,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显著。这验证了库茨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理论,也说明广州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从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广州就业结构调整对广州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2}广州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1个单位,那么产业国民收入比重提高约0.63个单位。{3}广州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确定效应各不相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表现为负效应,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表现为正效应,而且对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的正向效应大于对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正向效应。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第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正向效应可以达到70%以上。而目前,广州的实证结果仅为61%,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当第一产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时,农村劳动力将会释放,并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巨大的增长源泉;随着劳动力素质和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每生产1单位产值所需要劳动力将会减少,原本大量积聚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随着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将会出现快速增长,而其所占比重也将快速提高。由此可知,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该从加快提高广州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不仅要加大对未就业人口的教育投入,还要大力发展针对就业人口的职业培训。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保障劳动力各方面的权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劳动力向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流动。虽然近30年来广州的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不断攀升,但由于第二、三产业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因此应当加大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参 考 文 献

[1]西蒙·库茨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8-129.

[2]Hollis B Chenery,Hazel Elkington,Christopher Sims.A Uniform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terns[R].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t.Cambridge Mass,1970.

[3]Moshe Syrquin,Hollis B Chenry.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The World Bank Review,1989

(3):152-153.

[4]Fisher A.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M].London:McMillan & Co. Ltd,1935:223.

[5]Colin,M A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cMillan & Co. Ltd,1940:395.

[6]Simon Smith Kuznets,Lillian Epstein,Elizabeth Je-nks.National Income and Its Composition,1919—1938[Z].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41:929.

[7]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

[8]Fei J C H,Ranis G.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heory and policy[M].New Haven:A Publication of the Economic Growth Center,Yale University,1964.

[9]張建武,宋国庆,邓江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9-22,48.

[10]吴江,封晓庆.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7):102-109.

[11]吴江,毕正操,祝云.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4):36-40.

[12]唐德祥,孟卫东.R&D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我国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5):85-89.

[责任编辑:邓进利]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资助项目“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SMPEs运营系统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30)。

【作者简介】赖玉霞,女,广东清远人,硕士研究生,广东开放大学管理工程系教师,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