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英
摘 要: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和发现与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强调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教材连贯性的整体把握和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整体意识 三维目标
整体意识、大局观念是21世纪人才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大局观念是思维认知结构健康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然而在考试压力下,语文教学依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删除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文甚至单元;以做题代替对经典的阅读欣赏。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美感。鉴于这种情况,我提出一些看法。
一、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新课标规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课堂注重知识的讲授,忽略过程与方法;注重学习态度,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学习《荆轲刺秦王》为例:有的老师带领学生整节课翻译课文,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内容详细,但是学生感到累。荆轲,一个光耀千古的壮士,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于这样一个形象,我们不能不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加以分析,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外,更要着重分析荆轲的英勇形象,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从对荆轲的正面描写(包括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等方面理解其壮举;探讨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对其行为作深入的探究,展开课堂讨论,尤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荆轲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只有拉近学生与英雄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全方位的透视,他们才能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才能逐渐掌握学习史传文章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探究,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二、教材连贯性的整体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高中学生两大难:一是授课中语法难;二是联系旧知识难。
首先,是语法,也就是汉语基础知识的处理。高中一开学讲《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言于郑”属于状语后置,“何厌之有”属于宾语前置,过了很长时间,很多学生还是闹不明白。了解发现学生对于词性、短语结构、句子成分一概不知。其实,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语言,初中课本有所涉及。因为中考不考,所以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上了高中,第一周先不讲课,先讲语法,那么多的东西,让他们一星期掌握,实在难为学生。
在现代诗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七年级到九年级课本中安排了现代诗,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江河的《星星变奏曲》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对这些诗歌细加品味,可以提高鉴赏能力;积累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遗憾的是,许多学校把这些内容删去了,原因是“中考不考”。等到高中课堂上,老师想联系之前的内容,学生大眼瞪小眼,一切得从头讲起。丢下的东西是难以弥补的。删去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篇目,这种做法是失当的。只顾眼前考还是不考,却忘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知识整体性问题,教学就出现问题了。
三、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
1.备课时备教材和备学生应是一个整体。
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判作业。语文不同于数理化,语文作业更具有伸缩性和灵活性。从作业中老师能发现许多问题:学生学习是否踏实,态度是否端正,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讲课实际效果是好是坏,哪些知识会,哪些不会等。判作业不能图省事。
以习题课为例,不判作业,上课把习题从头到尾讲一遍,上课就是“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我这有什么”;如果判完作业再讲,很多学生会答的就能省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那么课堂就是“不是我这有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效果肯定不同。我们不能轻易“决定”,学生才不会轻易“被决定”。要发挥其主动性,挖掘其潜能,拓展其空间。即使每节课学案的制定,草稿印出,先找几个学生“参谋”一下,哪儿困难,哪儿容易,哪儿该删,哪儿该添,找哪个学生,哪个学生就是老师的助手、参谋,帮助老师,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老师成竹在胸,就能提高效率。
“对于知识,人唯一能做的是发现”,“无论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备课是这样,上课也是这样。
2.一节课应有一条明确的线索。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有整体意识,要让课堂环节紧凑、连贯、不脱节。钱梦龙说:“集中化表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要尽量找到教学上的‘聚焦点它是‘执一御万的一,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发,一个‘突破口,一个‘聚焦点是组织好一个教学过程的两个关键问题。”
在课堂上,所有老师其实都想最大限度地让这45分钟的课堂出效率,出成绩。上课先讲几个成语,然后弄几个病句,接着介绍一首诗词,再提问提问旧知识,才开始导入新课。一节课下来用于课文讲解的时间没多少。课堂是“板块状”的,前后脱节,不连贯,很多学生老师讲过的成语,过几天一问,连点儿印象都没了。这种课堂和每节课讲张试卷有什么区别呢?分析课文就是像蜻蜓点水还没“点”着就飞了,浅尝辄止还没“尝”到就下课。
我尝试这样的做法:字词成语病句一定找要讲课文内的,或和所讲的课文相关的,并把它用到要讲的课文中去,不是随便找题讲。迅速导入新课,每篇课文都要设置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比如教《鸿门宴》一课,安排“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刚愎自用”、“作壁上观”等成语;以《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导入新课;以“刘邦为什么能成功脱险”这一线索贯穿课文的始终。
把每堂课上成一节整课,才不至于把一篇经典分析得七零八碎;学生才会快乐,才会获得语文学习的审美体验。
3.课堂上各项内容整体考虑。
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是一个整体,授课中渗透语文基础知识,不断补充和积累;分析品味中穿插阅读的技巧;从行文思路探讨写作的技巧;好的句子读了就背,背了就仿;学的时候批注;学完了写书评等环节融为一个整体,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率的。
高中课本有一篇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我做了以上安排,尽管它不是一篇重点课文,但是课上完后学生的印象深刻,效果显著。也许我们不能每一课都做到,但是只要动脑筋,每节课就会有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就像一张网,它以学生为经,老师为纬,把知识、美和快乐“网”在一起,只有让每一部分,每个环节都紧紧连在一起,才能捕捉到我们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