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龙
摘 要: 本文就如何改变复习课时老师把教材内容从头到尾仔细讲一遍,唯恐哪里没有讲到,哪里还没有讲透,以及学生课堂上听起来感到老调重弹、味同嚼蜡、心烦意乱的复习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立思想品的教学 准确选材 夯实基础 方法指导 几个误区
要真正改变原有的复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我认为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中考指南准确选材夯实基础
《中考复习指南》明确提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能力要求,该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表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中考复习指南给定的考试内容则是从不同范围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因此,复习时必须依据中考指南考试内容准确选材夯实基础。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做到分类归纳前后联系,这样便于学生识记和理解教材,复习的核心和重点是课本知识,树立以本为本的思想。
二、科学指导学生答题方法和思路
依据中考题型,科学指导学生答题方法和思路,排解学生的解题畏难情绪。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又称客观题,是一种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辨别能力的题型。答案具有唯一性和最佳性特点,解题步骤一般可分为审、忆、选、查四步。
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又称辨析题,是主观题性试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题型。答案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解题步骤一般为分析、判断、和书面表达三步,而写答案一般分为判断、分析和总结三个部分。
判断:对所给观点、行为、事件等进行判断,表明态度。一般有三种判断,即正确的、错误的和片面的。
分析:结合理论依据,从原因、意义等方面阐述所给观点、行为、事件的正确性;从原因、危害等方面阐述所给观点、行为、事件的错误性或片面性。
总结:最后总结,再次表明判断结果,并写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或做法及对自己的启示。书面表达时要注意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3.实践与创新题。实践与创新题是考查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题型。教师在指导解题时,要求学生编制班级活动方案,了解听证会的程序,知道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及怎样提出公共政策建议。紧扣问题,组织答案。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或时政热点有机结合,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组织答案、说理透彻、语言流畅。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六大步骤四个小组固有的模式完成答题,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太难,对答题方法都能基本掌握灵活运用。
三、明确复习中的几个误区
1.“标准答案”束缚。主观题本身就无“标准答案”,但又不能没有答案标准,否则会对试题无法评判。初三学生面临中考,教师和学生都把考前的大量练习当成必不可少的环节,标准答案就成了学生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过去一般是老师把标准答案整理出来讲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把“标准”答案背下来。但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当同样的问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时,往往还是束手无策。我决定改变这一长期形成的习惯,当一个问题提出时,让全班学生都考虑这道题目。学生各抒己见,我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拿出来,然后与参考资料中的答案进行对照。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标准”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政治这一科目有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要求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书上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言之有理,观点正确,有理论依据,语言组织流畅,条理清晰,就是标准答案。平时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习积极性比过去有所提高,课堂表现也非常活跃。
2.复习形式单一。一般学生在上政治课时,不太注重理解,片面地看重课后一个“背”字。然而知识的吸收率取决于“理解、记忆、运用”三个方面,记忆是知识从理解到运用过程中的桥梁,记忆是加深理解的基础,理解则是记忆的前提。最好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结构化的复习进行理解。所谓结构化复习就是指复习时对于一个部分、一个单元、一课、几个有联系的知识点,都有明确结构,进行对比联系。
3.阅读效率不高。政治复习中常犯的通病还体现在阅读上。第一,阅读的无目性。许多学生眼睛一直在看,但实质上并未真正看进去。这主要是目的不明确,其实阅读应该分重点性阅读和一般性阅读。重点性阅读是针对每章重点进行仔细阅读,这需要结合思维过程。第二,不良的阅读习惯——出声朗读,许多学生认为政治这种理论性内容,只有大声读出来,才能留下深刻印象。恰恰相反,出声朗读不仅影响别人,而且会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不断变换的字词上,而不是思考文章的重要部分。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说话速度比阅读速度慢,若出声阅读,将会使潜在的速度得不到发掘。因此,复习时,应尽量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变大声朗读为默读。
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老师除了帮助他们掌握现有复习方法外,还要做好疏导工作,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认识到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负责,消除依赖心理,创造性地学习,寻求适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