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武生
【摘要】教师在进行高职微积分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进行问题的解答,还要对数学历史进行介绍,带着辩证法的思想;教学还是要把在握传统板书的教导方式上,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重视教法,而学生需要思考怎么去学,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把微积分学好。
【关键词】高职 微积分 教学方法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9-02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微积分的教学,是函数的微分和积分在数学应用上的一个部分;主要目的在于把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内容运用到具体运动和变化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关注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思想的影响下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
1.注重数学历史的介绍和实例的引入
教师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得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数学历史没有比较多的了解。所以,数学课程的关键在于对基本概念的解释,但在灌输数学理念的时候,结合一些历史背景进行讲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解释微积分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微积分的来源和与微积分有关的科学家跟微积分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讲述。这样学生在教师多样化的教育下,比较轻松掌握了定积分的概念,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把数学知识和思想跟生活中的数学模型结合起来,来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碰撞,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数学概念。
2.基本思想中渗透辩证法
在过去哲学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促进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哲学与数学在理性思维方式上是相对统一的。哲学在一段时间内被解释为,是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概括、总结和指导所有学科。数学和哲学在自然科学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探索整个世界,找到普遍存在的规律。微积分的出现是“常量数学”时代向“变量数学”时代发展的过程。它打破了传统数学都是静止的特点,向一个存在变化的哲学思想迈进。无限和有限、曲线和直线、量变和质变、近似和准确等这些普遍存在的规律,在微积分中给出了仔细的解释。这在哲学上应该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微积分的出现,就解决直线、曲线和圆不能转化的思想这是一个瞬间与阶段、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过程与状态之间有了更加明确的关联,这样我们就能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也能从一些析理入微点来思考问题。微积分表现是辩证法的主表现形式。
微积分的出现给数学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改革,使得数学在新的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哲学在描述和论证世界观的时候,有了有一项新的工具。通过对微积分中涉及哲学原理的了解,能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微积分在数学和哲学上的影响。这样有助于我们真正地明白“人心灵的智力奋斗的结晶”,微积分所阐发的伟大思想,和在解决问题时候的巧妙。
3.以传统板书教学为主, 辅之以多媒体
高等数学的特点就是严谨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学生眼里高等数学是一门单调、枯燥的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声像的配合下很直接的展现出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学习高数时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几何的方式,来表现高等数学的概念,比如在讲解单侧曲面的概念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展现莫比乌斯带来表现单侧曲面,就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单侧曲面概念,同时也拓展了学生们的数学视野。
数学教学本来就应该是“师生思维的交流、互动、碰撞、认可、融合、同化”的过程,要这样进行,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传统板书的形式来展现,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微积分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板书教学的主要地位不能动摇,而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两者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可能就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4.重视学法, 指导学生学好微积分
教学其实就是教与学的过程,以前我们都比较重视教法,而忽视了学法的引导。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学法不到位,教法就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高等数学第一节课,应该就是给学生普及和介绍学好“微积分”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提到学好“微积分”的根本就是要转变思维方式。“学思习”是在微积分学习过程一个大的框架。学就是学和问的过程。在学习中提问,在提问中学习,是吸收数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思就是将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习就是做练习,学习数学的时候,必要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提升培学生的理解探索问题的能力,所以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坚持完成的任务。所以学习好“微积分”的关键就是养成创新思维,这样在学习当中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冉芳.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微积分知识的渗透之分析[J].科技风,2014,(2):224-224.
[2]梁海滨.微积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30):235-236.
[3]满桂花.利用微积分知识求解高中物理中的疑难问题[J].物理教师,2011,32(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