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话语权” 塑课堂新生态

2016-05-27 14:31顾争光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生态话语权现状分析

顾争光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还学生“话语权”,应当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时间与空间。实践证明,当学生处于心理安全的课堂上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让课堂呈现出一种生态景象。比较研究证明,无话语权的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独白、精英独唱;而生态课堂上学生则能各抒己见。等待、引领并积极面对学生的求助,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态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话语权;现状分析;策略;课堂生态

有人说:“学生是脚,老师是鞋。”这个比喻笔者很是赞同,课堂中就应该是鞋子去适应脚,而不是让脚去屈就鞋子。但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却不时地有削足适履的现象发生:老师妙语如珠,学生沉默不语;学生努力地“迎合”着老师一个又一个问题,“协助”老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是关注人性,突出发展的生态课堂吗?显然不是。目前课改潮流涌动,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也新,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新”,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到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学生话语权。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等的权利。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说是生产和发展的总纽。”笔者认为,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与否是能否实现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关键。

一、学生“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1. “独白”——教师独霸,学生失语

古代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同列,形成我国独有的“尊师”的传统。再者,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学生则处于相对“无知”的地位。这种师生间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被异化为“师本位”和“畏师”。有些教师总是喜欢居高临下把备好的教案一一展示,主宰着课堂的一切;有些教师只是考虑教学任务与计划的完成与否,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地灌输现成的知识给学生,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学生能否参与,能否有效地、实质性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这些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独白”过程,结果就是教师独霸“话语权”,学生失语,压制和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

2. “问答”——精英言说,弱势旁观

有些教师选择提问的对象时,常常带有较明显的价值倾向,通常是学生干部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少顾及普通学生和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这种情况形成一个教师总是与那么几个少数精英学生进行交流的“核心对话圈”,圈外的大多数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进行话语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弱势群体只能是旁观者,只能是失语者,他们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无声无息、默默无闻的。不难发现,那些少数拥有言说权利,并且总在言说的学生,他们的发展水平往往高于大多数话语权缺失的学生。话语权的不平等造就了他们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从而产生了差异。

3. “对话”——表象热闹,实质乏味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师生对话次数过多且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在这种所谓的“引导式”教学中,教师一次又一次抛出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让一个个学生来回答,最后自己纠正或者直接抛出最佳答案,成功地把学生重新变成课堂的俘虏,把“教师为主导”变成“教师为主套”。“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有了表达的机会,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并非学生话语一多,就拥有了话语权,还要看信息的流向以及话语在对话中的作用。学生只顺着教师预设的框框转,为了教师的“教”而并非为自己的“学”服务,那算不上拥有话语权。这些现象影响了学生话语权“质”的回归,也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

二、还学生“话语权”的策略

1. 等待——让“子弹”再飞会儿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或者表述不清时,有些教师的理答往往是“让老师来告诉你”、“你的意思是……”等直接给予式的“灌输”,急于用自己的想法去“同化”学生。显然这种理答,教者的心中只有自己的教学设计,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渴望别人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帮手,必须学会倾听,即便是学生有缺陷的表述,也应耐心倾听,不要随意中断。因为即使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的不耐烦,也可能会挫伤学生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可能会因此永远不会再站起来发言了。笔者认为此时不妨引领学生再次思考和组织讨论,还学生的“话语权”,让“问题的子弹”再飞一会儿,相信会等到更好的结果。

例如笔者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24×25”时,一位学生这样计算:24×25=4×25+6×25=250,于是引发了小伙伴们的笑声。这时笔者没有马上介入评价,而是启发:“谁能找出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结果精彩纷呈,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闪现出了创新的火花。

生1:他做错的原因是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把(6×4)×25,当成(6+4)×25。

生2:可能是书写不规范,把“×”写得像“+”了。

生3:我觉得这道题的简便计算不能用乘法分配律,只能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生4:我认为是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

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出现以下几种解法:①24×25=6×(4×25)=600;②24×25=12×(2×25)=600;③24×25=(4×5)×(6×5)=600;④24×25=20×25+4×25=600;⑤24×25=24×100÷4=600。

这时的课堂,少了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郑重其事的告诉,多了孩子们稚拙的、新鲜的、自由的、璞玉一般的声音,不但使错误者本人找到错误的根源,而且使其余学生在纠错中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2. 求助——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不是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课前预设的过程进行,总会生成这样那样令教者意想不到的情况。当课堂上出现了这种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冷场”和“卡壳”时,很多教师会采取转问其他学生的措施,这样也许能保证课堂教学“行云流水”般进行下去,但骨子里却是对该生的搁置与冷漠。笔者认为,面对这种意外生成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我们还是可以还学生的“话语权”,只要牢牢记着一切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情感和能力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亮堂与惊喜。

例如笔者在调研时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老师在讲评一道判断题,“把一张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二分之一”,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这位老师让其中一位说说错在哪了,这个孩子站起来,却抓耳挠腮回答不上来。这时,这位老师笑眯眯地建议他:可以寻求帮助者。这个孩子走到他的好朋友身边,他的好朋友把手里的一张纸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这个孩子恍然大悟,激动地边举起两片纸片,边大声嚷道:“我知道了,题目里没有说平均分啊,你们说,这一小片可能是二分之一吗?”全班孩子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智慧的处理不仅使得学生对出错的原因更加关注,对分数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渗透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使得这个学生又一次赢得“话语权”,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因此,当学生的思维过程存在着某些局限或偏差,或者不被其他同学所理解时,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从而增强课堂发言的自信心。

3. 引领——一语激起千层浪

新课程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努力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因此,还学生的“话语权”,不是让教师不作为,恰恰教师适时的介入和调控,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正由于教师的介入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效甚至高效。

例如笔者教学这样一道题,六(1)班36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规定:门票每人10元;一次性购票40张以上(含40张)享受8折优惠。请你设计一下购票方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出了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一:10×36=360(元);

方案二:10×40×80%=320(元)。

面对两种方案,汇报的同学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方案一是每人用10元买票;方案二是按八折买票40张。

笔者问: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购票方案?学生皆摇头。笔者提议:方案二中多买了4张票,能不能对此做点文章?一语激起千层浪。

生1:10×40×80%=320(元),320-4×10=280(元),先按八折买票40张,再把多余的5张票以原价卖出。

生2:10×40×80%=320(元),320-10×80%×4=288(元),把多余的4张票以8折卖出。

生3:把这4 张票送给去公园玩的老人或有生活困难的同学。

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普遍选择和接受了生3的观点。

赞科夫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最重要的是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抛砖引玉,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撞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通过学生对方案的自我评价,学生不但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学会了用人性的眼光去看待具体的生活问题。

总之,当课堂上听到的不再是一种声音,而是涌动着多种声音,交汇着多种智慧的时候,就是我们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将会在这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春意盎然的生态课堂里,收获成长的快乐,增强面对未来的信心与能力。而这些,不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吗?

猜你喜欢
课堂生态话语权现状分析
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
共生与和谐:大学语文课堂生态研究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