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娜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出现一些学生斗殴,漠视友情,不敬师长、不孝父母的事例,这些行为概因中职学校德育的欠缺和学生感恩意识的薄弱。因此,中职学校感恩教育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关键词: 中职生 感恩 感恩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状况将直接影响新世纪劳动者道德水平及整体素质。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一些中职生在校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目标缺失,精神空虚,不思进取,讲究吃穿,个别学生过度自我中心,对父母的养育知恩,对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栽培均熟视无睹。这些行为概因中职学校德育的欠缺和学生感恩意识的薄弱。
一、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的内涵
李晶将感恩教育解释为“以爱,尊重,关心,理解及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学生感恩认知的形成为目的,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人、对社会和自然回报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1]。陶志琼认为“它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2]。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感恩教育就是中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逐渐强化中职生的感恩认知,培养感恩情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感恩行为及感恩习惯。具体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认知层次。中职生能深刻认识外界给予自己的帮助及恩惠,并在内心深处产生认可和理解。其次是情感层次。中职生能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温暖、幸福的体验,并转化为强烈的感激之情,知情结合生出报恩的动机。三是实践层次。中职生将深刻认识及回报的动机转化为报恩,施恩的实际行动,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三个层次为有机整体。
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建筑工程学校为个案,对不同专业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中职学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中职学校感恩教育较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二、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是教育的组织机构。中职学校不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只有27.04%的中职生对学校是“感激多”,选择“抱怨多”的竟有31.63%,说明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良好的教育环境、设施设备都熟视无睹,觉得理所应该,心存感激的只占少数。学生不能辩证看待学校在其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无所谓甚至反感的态度无疑会影响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展开,同时反映出学校德育教育力度的匮乏与薄弱,教育效果不理想。
对老师的感恩方面,“从来没有对老师表达过感谢,只是把它藏在心里的”学生有一半以上,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职责,没有必要感谢”的学生竟然有12.24%。经常看望教师”的学生只有13.27%,“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给老师送去祝福和表达感谢的”仅有19.9%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认识到老师的教育之恩,但有言语或行动表达的相对较少,这反映出中职生感恩老师的程度远远不够。
在对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进行的调查中,针对“你所在学校感恩教育的情况”这一问题,有41.33%的学生选择“从未进行”,31.63%的学生选择“偶尔进行”。而问题“你对所在学校开展的一些感恩教育活动的看法”的回答,认为是“形象工程,配合完成任务”的占28.06%,还有11.73%的学生认为当前中职学校的感恩教育“宣传及活动形式单一”。这充分说明了中职学校并没有或很少进行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调查结果只是盐城建筑工程学校一所职校感恩教育的情况,但这有利于我们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总结出当前中职学校“从不进行”或“较少进行”感恩教育的普遍情况。
(二)中职学校感恩教育存在问题归因。
通过对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的分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当前中职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即中职学生普遍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不足,中职学校德育实效差、感恩教育严重缺失,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重技能,轻德育。
近几年来,为了缓解和应对严峻的招生压力,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通过“抓就业,促招生”,主观上认为只要学校就业率高,学生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就能吸引大量生源,扩大办学规模。因此,中职学校的重点工作往往“重技能,轻德育”,只是在学习和技能掌握方面提高要求,以便具备用人单位录取的条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有所降低,更加无暇顾及学生的感恩教育。
2.学校德育方法陈旧单一。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中,“以师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仍是“说教式”、“填鸭式”的,学生被动接受,加之教育方法不当,内容重复,缺乏新颖性变通性,往往使学生心生反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中职学校德育方法陈旧,内容枯燥,过分强调“灌输”,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3.德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在面临就业和招生的双重压力下,职业学校对专业知识和学生技能的重视超过德育,能体现学生道德表现的只有每学期末的班主任评语,但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大都千篇一律,避重就轻,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职校没有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品德好的同学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和尊重,道德败坏的学生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致使学生越来盲目,甚至不择手段,靠作弊提高分数,道德持续滑坡。
4.部分教师并未起到榜样师范作用。
在中职教师这个群体中,由于受到社会风气、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影响,某些教师出现敬业意识淡薄,价值标准出现偏差,功利思想严重,追逐名利,弄虚作假,有失师德,难以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的问题。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30%多的教师认为在公共场合承认自己是中职教师没面子,47.7%的教师承认虽然工作尚可,但如果有机会还是愿意调离中职学校[3]。说明部分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缺乏教育热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思想,无心关爱学生,做事缺乏耐心。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道德发展影响最大,他们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水平直接会影响学校德育效果,显然,在中职学校,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育人的职责,奉献精神不足。
三、加强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构建校园感恩文化。
中职学校实施感恩教育,首先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应积极建设校园感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职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让亭台楼阁墙壁、花草树木都产生育人功能,用能体现感恩理念的名人名言、体现学校德育特色的雕塑壁画美化校园,和谐优美的环境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校园的热爱,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感到珍惜和感激。其次,在学生的管理中,应实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更加明晰的感恩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比如在中职生的年度评优和毕业就业中,除了学业成绩和专业技术技能之外,学生品行应占有一定比例,那些道德先锋、感恩模范要优先考虑,使感恩逐渐成为校园风气,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重大的庆典仪式,宣扬学校育人理念,宣传感恩思想,利用学校公布栏、电子显示屏、广播等大力宣传感恩文化和先进人物事迹等,形成浓厚的感恩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增强自身感恩意识。
(二)建立职校感恩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在中职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应紧跟时代潮流,重视网络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建设中职校园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建设感恩教育网站,通过网站宣扬传统感恩文化,建立网上交流社区,利用微信群、QQ群等交流感恩话题,吸引广大中职生,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在虚拟世界营造出一个充满爱心的感恩世界。
当然,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免一些违法的不健康的信息的传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网站管理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能及时解决网络问题,解答学生疑惑;二是建立需要实名登记的感恩平台,这样可以避免不良信息、图片、视频的传播;三是经常更新感恩网络平台的内容,保证感恩话题的独特性、趣味性,及时让学生积极关注感恩平台动态,使感恩教育时刻流淌在每个角落,催生感恩之情随时绽放,扩大感恩教育的受众范围。
(三)提高中职教师感恩品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心的学生,如果教师满腹抱怨,愤世嫉俗,经常流露对社会的不满,对学校、对他人的不满,没有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如何能教育出有得感恩的学生呢?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教师要在感恩教育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就应当提高自身的感恩素养和感恩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至于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心理需要,做学生的朋友、家长,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道德楷模,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包容、学会奉献。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活动能有效帮助中职生体悟感恩、实践感恩,增强责任。学校根据感恩目标,以“感恩”为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促使中职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影响。
1.开展感恩教育系列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班主任可以根据各班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感恩班会。从感恩父母到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等等,学生在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班会中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启发,感恩教育效果更明显,每月设定不同感恩主题,更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持续进行。
2.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感恩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各种传统节日形式多样且都具有丰富、深厚的感恩内涵。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感恩思想,能丰富中等职业学校感恩教育的内涵,如“妇女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让中职生深入认识每个传统节日的来源及意义,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同时,伴随全球化的趋势,诸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一些西方的传统节日也逐渐被我们接受和认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顺应这种潮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在全民庆祝节日的浓重气氛中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3.经常开展以感恩教育为素材的比赛。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比赛丰富学生的感恩体验,如感恩征文比赛,将获奖的征文公开发表在报刊上;感恩演讲比赛,为获奖者颁发证书;感恩摄影、绘画比赛,同时为获奖者举办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展,等等,激发学生的感恩积极性,让中职生从各种感恩比赛中体验感恩之情。
4.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
模仿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评选校园“感动之星”。可以通过民主推选、家长教师推荐、学生自己的感恩材料等多个方面,评选出校园“孝顺父母之星”、“尊老爱幼之星”、“乐于助人之星”、“尊师重道之星”等,对选出的模范人物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表彰。激发中职生争做道德明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之,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做好这项工作,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使感恩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地深入开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从而提高中职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水平,完善其人格,成为乐于为社会奉献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晶.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研究[J].学理论,2010(33):260-262.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9.
[3]和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J].教育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