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花
摘 要: 数学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问题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六年级数学教学更侧重于解题思路和策略的教学,其中思考题以其思维活跃性要求,对学生智力发散的锻炼,以及精炼的文字表达成为发散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训练媒介,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广泛重视。如何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提升学生数学思考题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成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考题 解题策略
数学思考题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要求小学生所掌握的一大解题类型。思考题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思维活跃性的锻炼,对学生智力发散的推动,以及精炼的语言表达,在数学教学中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解答思考题不仅需要卓越的数学知识与语文阅读能力,更需要清晰的解题思路和熟练的解题策略,所有这些都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数学能力。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随着数学教材的更新和思考题型的不断拓展,如何吃透新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思考题题型、数量关系与解题策略,是现阶段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解题思路教学现状
1.教材的题目编排现状。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贯彻了《新课标》对小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与思考题教学要求,将数学思考逻辑与儿童思维相结合,思考题里面的数量关系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具体来说,小数思考题主要侧重于小数的四则运算;分数思考题侧重于两个数量之间的分数表示,稍微复杂一些的题考察用分数关系推断数量的过程;百分数思考题与分数类似;比例思考题一般设置两步解题;还有寻找并总结规律推算数量的思考题。具体的解题方法包括列举、倒推、代替与转化。
2.数学解题策略学习现状。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现阶段六年级的小学生将思考题看成是困难、枯燥、麻烦甚至是讨厌的习题类型,但是他们不否认思考题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认同生活实际中也需要像思考思考题一样认真分析情况,但很多学生对解决思考题的策略和思路并不熟悉,也没有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总结出较系统的解题过程,这说明了小学六年级学生思考题学习策略不成熟,需要强加训练的事实。
3.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现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教师对数学解题策略的教学如何,就决定着学生的数学思维扩展水平。现阶段,很多小学教师在数学解题策略教学中善于教授学生各种“抄近路”的方法,或者是背诵一些相关口诀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解题方法,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有悖教学初衷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解题思路与策略,从而形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解题思路与策略课堂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高效解题策略的学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解题思维和策略,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知识技能,注重对更高效解题策略的教学。例如,学生之前学过了代替法和转换法,策略的形成就是要让学生弄明白为何要使用代替或转换,这时,给学生出一道简单的思考题:有一杯糖水混合物,糖与水的比例为2:9,若再放入4克的糖,那么糖水的重量将变成92克,这时糖水中的糖与水比例为多少?在这道思考题中,学生无法再用一步的四则运算解决问题,而是出现了两个未知量“糖”和“水”,无法像一个未知量那样思考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向新的解题思路拓展,实际上,列方程为此题的正确解决策略。在遇到这种思考题时,学生学会从最简单的四则运算想起,再逐步走向较难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解题策略的形成过程。
2.注重对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收集题面中的信息是解决数学思考题的重要策略之一,数形结合便是其中之一。例如给出这样一道习题:小明家院子里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长为8米,几天前爸爸将其扩建成长10米的花园,因此面积就会增加18平方米,请问原来的花园面积为多少?这道思考题较困难,光凭想象学生难以对应好相关数量,可以采取画图辅助的方法,画出花园的形状,再标上长和面积的数字,这样就一目了然,通过计算必能得出结果。
3.注重在复习与回顾中提升自我。“学而不思则罔”,数学学习需要及时复习与回顾,在不断循环中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理解。学生在每解答一道思考题后,不但要思考这种解题思路和策略是否接触过,更要考虑自己是在哪些环节出了错误,记录在“错题本”中,以便日后复习的时候明确自己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思考题的实用性和技巧性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思维,鞭策学生认真反思总结,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殷永利.对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3(65).
[2]张艳光.论小学数学解题策略教学的思考及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