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中文
【内容摘要】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课堂要改变原有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维互动式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趋势。本文通过讨论如何通过多维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课堂 多维互动
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大都被摒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当前物理教师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多维互动,交互决定论
交互决定论也就是把行为、个体和环境看作是相互影响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这三者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都有相互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决定关系。环境、人和行为之间的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的内部,人和环境的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作用,整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作用,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中的交互及互动,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多维互动式高效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合作,共同发展,教师不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合作地、富有个性地探究与学习。
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讲,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接受式教育,是教学方法中片面地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关系,完全把学生锁定在受教的层面上,把学生独立学习的行为彻底抹杀,忽视和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导致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减弱,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限制。
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以课堂教学为媒介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互动关系,通过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师生情感上的沟通,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共同进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侧重于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师生多次的互动,形成多维度的信息交叉网络,从而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上“大气压强”这一课,接受式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直接讲授观点,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大气压是存在的,它能托住水杯里的水不会流出,学生被动地记下,大气压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可以用杜维互动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首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实验,到图书馆或者网络上去搜寻大气压的案例,通过自己的了解和搜索,证明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准备实验器材对“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行现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多维互动模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提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形成多向交往、多向促进的形态,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老师制定的活动方案,主动搜集信息,探究问题,形成概念,达到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共同提升。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互动式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三、多维互动,平等氛围
课堂是学生培养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摇篮,初中物理课堂是学生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第一步,高效的课堂是当今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构建学生物理基础的首要任务。初中物理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沟通和交流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营造一个平等互助的课堂氛围。要求“教”与“学”两个主体的行动、语言、情感、思维上的全方位互动,从而体现“以生为本”的新思想。
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协调,通过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学生适时反馈出的学习情绪、态度、效果、成绩等,都能使老师及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选择最佳的授课方式。
四、多维互动,互相协作
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关键点就在于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体验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受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信息,从而主动建立联系,在脑海中留下不同的记忆,以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室就应该是活泼的、形式多样的。多维互动强调的“生生互动”“生生合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有机会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五、结束语
在现今新课改要求的标准下的物理课堂,实施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是教育模式上的一大创新。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不断增强,教学质量和目标自然而然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立奎. 高中物理课堂“生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教育科研论坛》,201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多伦多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