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钱 红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转化中职英语学困生
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钱 红
本文以15级建筑专业(1)班和(2)班各15名学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测试、面谈等方法,探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转化中职英语“学困生”。
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学习兴趣
学困生一般指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学生。本文界定的学困生为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性格、爱好、思维、智力水平等的原因而发展成为学困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而多元智能理论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有效地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各项智能的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的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来的,自问世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研究者们拟通过不同类型的实践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开发学生多元潜能的学校课程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基本教学策略。
国内众多学者也纷纷致力于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霍力岩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视角对我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林乐波认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并非不可教育,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各级学校的教育者们试图将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困生的教育中,成果斐然。
笔者试图在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并结合其形成的原因,积极探索并研究有效的学困生转化策略,达成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成因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3.1 学生自身的不足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内在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然而中职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都不太明确,他们大多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未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而且他们意志力弱、惰性强,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
3.2 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父母整日工作或单亲家庭等这些家庭背景下的孩子,缺乏爱与安全感,缺乏正确的督促引导,因此整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使得他们不能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得这些孩子性情孤僻,缺乏学习兴趣,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3.3 学校教育的缺陷
传统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导致学校和家长只追求升学率或重视考试成绩,因此教师把精力倾注在优秀学生身上,放弃了学困生。此外,部分英语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停留在过去,缺乏教法革新意识。传统课堂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培养;重讲解,不注重语言实践。长此以往,学生们滋生了厌学情绪。
3.4 语言环境的缺乏
语言学习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儿童自然习得母语是在母语使用的环境中。学生要高效地习得英语,缺乏的正是像母语那样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有效提高中职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4.1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理念融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培养中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可以让中职学困生有目标、有理想地面对人生。虽然中职学困生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其他方面也不感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中职学困生的兴趣点,不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而带动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帮中职学困生制订符合他们自身实际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进而不断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和快乐,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笔者认为对于学困生,哪怕不能帮助他们学习,也请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通过多问学困生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得这些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教师要给学困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从而增强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2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过程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虽然语言智能是他们的劣势智能,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智能强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智能并借此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带动语言智能的发展和提高。
表1就是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困生也具备多元智能的特点,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过程融合,旨在提高学困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表1
本次教学实验对象为泰兴中等专业学校15级建筑单招(1)班和15级建筑单招(2)班英语不及格的倒数十五名同学,实验中分实验对象与参考对象,见表2:
表2
选择这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的理由有以下三点:
(1)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2)两个班级都是建筑班并且是平行班,实验前英语成绩相近,易于实验比较分析。
(3)选取的两个班级学生都是笔者任教的班级,便于笔者适时进行教学调查研究,也便于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成绩分析》。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后,笔者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成绩进行了对比,并将此次实验后测试与实验前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的结果,以此来验证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提高中职学困生语言学习能力。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比较:
[数据集1] C:UserslenovoDocuments前测数据.sav
Group = 1.00
描述统计量a
Group = 2.00
描述统计量a
[数据集1] C:UserslenovoDocuments后测数据.sav
Group = 1.00
描述统计量a
Group = 2.00
描述统计量a
从此次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班学困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此次实验教学的方法有效。
具体而言,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譬如视(图画或文字)、听(录音)、唱(英文歌曲)、说(口语)与(角色)表演活动相结合,确实能调动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教学的板块和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把游戏引入课堂、把生活模拟引入课堂,能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习的阶段,把语言学习与智力开发相结合,通过作业、小组研究项目和讨论,能训练中职学困生的语言技能、合作能力、自我认知等智能。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所以进步不是很明显。
总的来说,此次实验证明了实验前的假设成立,在课堂上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能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 2012. 多元智能新视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霍力岩. 2000.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1(3):38-43.
林乐波,翟召博. 2004.“差生”不差——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困生转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9).
宋莹,王湘锦. 2010. 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与英语学习[J]. 现代企业教育(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