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科学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机制①

2016-05-25 00:37:02李德昌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原理协同科学

李德昌

(1.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2.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63)

势科学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机制①

李德昌1,2

(1.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2.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63)

在给出势概念的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将文化中的势感悟与自然科学中的势概念统一,揭示了宇宙和社会运行的内在统一逻辑。势概念的科学定义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内涵,将信息与导数的逻辑统一起来,提出了组织和个人成长的动力学规律即管理学的普适性原理。最后,基于“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势增原理,阐述了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揭示了势增原理役使的对称性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当下中国协同创新的困境和出路。

势科学;协同创新;信息作用机制;势增原理;管理学原理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历代智者惊叹——有时一个字表达的意义会让某些长篇大论黯然失色,甚至微不足道。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中指出: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于是,于丹评价说: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1]。于丹和孔子说的道理是存在的,可惜的是选择的字错了,无论是“恕”还是《论语》,都没有能使中华民族强势,反而使中华民族几百年里落后于西方,受其凌辱。

笔者认为,中华文化的智慧不在《论语》以及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之中,而在《道德经》以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学之中;真正能够使人们“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的内容,不在“恕”字之中,而在“势”字之中。老子说: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2];孙子兵法有《势篇》[3];韩非子论述“法”“术”“势”,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定为“取势、明道、优术”,让人们感到惊叹的是,将“取势 ”竟然放在“明道”之前,强调“势”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无论是长江商学院的校训,还是整个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关“势”的论述立足于感悟的传承,让其后代既无法教,又无法学。换句话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感悟的约束中,既教不会,也学不会。所以,科学总是一天比一天好,文化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不仅谁也比不上老子、孔子,即使所有“诸子百家”,后来者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今天的科学家总是理直气壮地说,他比过去的科学家知道得更多,因为一代可以学一代,后来者总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中医敢说他比过去的中医更好。所以,文化的逻辑化、科学化研究是传统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笔者从势文化的逻辑内涵入手,研究“势”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发现一个“势”字不仅包含了宇宙与社会演化发展的基本变量,而且也概括了宇宙与社会运行创新的基本机制。

1 势的文化内涵与科学逻辑

图1 势=梯度=差别÷距离=差别×联系

由此可以给出势的科学定义:

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

联系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联系越松散;距离越小,联系越紧密。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其内涵就是系统要素的“差别×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有钱有势,即钱能将差别更多的人联系起来。有权有势,即权力能将差别更大的人组织起来。写作文的基本原理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展开的差别越大、与主题联系得越紧,作文就越好;而诗词则是用最少的文字将差别最大的意义联系起来;画家总是将差别最大的艺术要素提取出来构建自己的作品;如果将看到的都画下来,那叫照相。该定义将势的概念与导数的概念统一起来,是势科学研究能够揭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同一原理的重要贡献,也是势科学名称来源的依据。势函数(导数或偏导数)表达的科学就叫势科学[4]。

实际上,宇宙和社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上呈现为势的形态。科学中有电势、位势、化学势、真空势、量子势、超量子势等,社会中有势均力敌、势不可挡、势不两立、势在必行、势所必然、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因势利导、气势磅礴、蓄势待发、势如破竹、审时度势等。但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哪一个层次、以哪一种方式表达的“势”,其内涵就是要素的差别×联系。

迄今为止,在信息的层次上,以信息的概念来阐述各种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无疑是一个最高抽象层次的表述;然而,这样的一种表述却恰恰是一个势概念的表述。换句话说,差别×联系的概念不但表达了势的本质内涵,而且揭示了信息的科学意义。根据维纳的研究,信息表达为负熵,即有序,而有序的科学内涵即差别×联系,没差别,肯定无序,而没联系,则根本混乱。可见,“势”与“信息”只不过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一个系统或个体的势,在于该系统或个体占有的信息量。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有钱有势的俗语成为完全科学的表达,钱的本质是价值的综合信息量。更加深入详尽的研究可以证明,宇宙与社会的基本变量即“差别”和“联系”。

社会学界无人不晓,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几乎成为中国学者对社会学研究最重要的贡献。然而,仔细考究什么叫“差序格局”,还是一个感悟而已,既无法展开分析,更无法逻辑推演。差序格局的本质是差别×联系,不同的差别乘以不同的联系,就构建不同的差序格局。社会学研究只有在差别和联系两个方向展开,才能真正揭示社会演化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管理问题的本质是信息的问题,知道得越多越有确定性,无所不知就没有不确定性。然而,实际上暴力最有确定性,而且暴力的管理效率最高。面对管理实践的复杂性,管理学者企图给出统一的、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解释,但现有管理理论无能为力。在势科学的视域中,支配管理实践复杂性的内在逻辑——“差别×联系”构建的信息势囊括了所有管理学问题的统一解——暴力可以将人生中最大差别的生死问题联系起来,对每一个被管理中的成员都具有最大的信息量,所以管理效率最高;制度管理是用同一个规则将不同的组织成员联系起来;文化管理是由同一个核心价值观将持有不同诉求的个体联系起来;战略管理是通过某种战略规划将未来和现在联系起来;管理是沟通,沟通才能将具有不同个性和不同资源差别的组织成员联系起来;管理是激励,激励才能使人们看到未来与现在的巨大差别,可以在个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中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沟通、激励、制度、文化等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无一例外被统一在“导数”的机制中,而导数则是动力学理论模型微分方程的核心。所以,只有在势科学概念之下,研究势的运行机制(即信息的作用机制),有关人才成长、组织创新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才能真正找到动力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管理的普适性原理: 管理的绩效=管理要素的差别×管理要素的联系,函数表达即[5]

(1)

其中:G为管理的绩效函数;dg为管理要素的差别;cg为管理要素的联系。

2 信息作用机制与创新发展的势增原理

迄今为止,只有真正研究相互作用机制的领域,才能发现科学的逻辑。自然科学研究了4种物质作用,为自然科学奠定了发展的逻辑基础;没有研究物质作用之前的自然科学研究被限定在哲学的思辨之中,所以只能叫作自然哲学。有关人才成长、组织创新等社会问题是信息相互作用问题,必须研究信息是如何作用的,社会科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为什么今天的社会科学研究在许多课题申报和成果评奖中,都只能冠名为哲学社会科学,就在于大多数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哲学的思辨之中。势科学的研究发现了“信息”的作用机制,即“势”的运行机制: 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势增原理。与之相对的是早已获得诺贝尔奖的熵增原理,但是按照熵增原理,宇宙与社会早已走向了死寂,社会之所以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得越来越有序,其本质是势增原理推动的。在势增原理基础上,可以逻辑地演绎出世界万物成长与发展的3个定理。

定理1: 加速发展性定理

由于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因此“势趋”不变,宇宙加速膨胀,社会加速发展。

定理2: 创新性定理

势的稳定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系统就发生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从而衍生出各种素质、创新和风险。

定理3: 对称和谐定理

势增原理产生对称,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无干扰的物质势作用形成物质群,宇宙和谐;无干涉的信息势作用形成素质群、组织群及社会群,从而推动素质和谐、组织和谐及社会和谐。

在这里,势增原理需要被给以适当解释。当年亚当·斯密给出的分工机制恰恰是由势增原理支配的。但遗憾的是,那时的科学研究由于抽象能力的限制,由势增原理支配的科学化分工机制被解释成一个“生产”与“交换”的就事论事的陈述。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且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别越来越大,无一不是势增原理支配下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就学者之间的差别发展而言,如果没有网络产生的现代化如此紧密的联系,学者们靠图书馆翻书获得信息,可想而知,能力的强弱区别不大,翻书的机械性劳动限制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别。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学者们只需要点击一个关键词,所有信息一蹴而就。但问题是如何在搜集到的如此多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差别就成为关键。能力强的学者可以从其他学者的信息中迅速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而能力弱的学者,则如老虎吃天而无法下手。也就是说,能力强的学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其他学者的信息来迅速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而能力弱的学者则无法利用能力强的学者的信息完成目标。由此而来,能力强的则越来越好,能力弱的则越来越差。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的现实,只不过是势增原理支配下社会运行的必然结果。因为能力的差别不断扩大,分配的差别将必然扩大,不然社会将失去公平。所以,是要公平还是要缩小差别,只能二者选其一,两个都要,神仙都办不到,政府肯定办不到。

势增原理支配下的加速发展性定理已被科学进步的历史完全证实: 农业文明时代的技术进步速度低于0.05%,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进步速度为1.5%,而信息文明时代的技术进步速度则为3%[6]。

势增原理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定理,揭示了创新产生的动力学机制。

图2 高电势产生的电流闪光分岔:创新与风险的逻辑机制

以自然现象的演化创新为例,如图2所示,当电势积累到几千万伏时,打雷的电流闪光就呈现为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样态。仔细考察,大的分岔占30%,萎缩的分岔占70%,所以创新的过程,总是3成成功,7成失败,与金融市场风险投资的规律完全一致。领导创新的路径多是组织信息势相变分岔的结果,企业家创新的路径多是占有的资源信息势相变分岔的结果,科学家创新的路径多是知识信息势相变分岔的结果。相变分岔的科学语境,也许让没有理工知识背景的学者难以理解,但人们只要想想为什么领导、企业家和科学家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就可以有一个明晰的理解: 一天有好多重要的事等着处理和决策,就给出了一个明显的分岔图景,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而究竟干哪个,又成为重要的决策问题,干不好就成为风险,所以会当官的领导、优秀的企业家总看不出忙的迹象。善于决策的管理者深知3成创新与7成风险的嵌套性机制——许多事干了还不如不干,重要的是面对创新分岔的临界点时的选择和决策能力,而良好的选择决策又需要更高层次、更大的信息量即信息势。所以,创新的本质是信息势不断积累的结果,就像传统的势文化早已给出的概括: 蓄势待发→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创新分岔。而所谓发散性思维创新、励志创新,不是导致胡思乱想,就是导致成功不了。所以有网友感叹,现代社会两个最大的毒瘤: 一个是性自由;另一个是成功学(励志为核心)。

势增原理支配下的对称和谐定理可以稍加陈述: 由于“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因此差别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差别最大即相反,联系最紧即相同,既相反又相同即相反相成,即对称,而对称化要素构成具有数学结构的群(在理论物理学中,刻画对称性的数学工具就是群论)。因此,在受制于势增原理支配的信息作用过程中,从个体的素质结构、组织的人才结构、到社会的群体结构,无不构成具有数学群结构的和谐图景。传统社会强调的德智体美恰恰是以情感为恒等元的4维对称性群结构,现代社会竞争需要的处善与进取、理论与实践、高雅与随俗、身体强壮与心理健康也恰恰构成了以情感为恒等元的8维对称性群结构;而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组织,则需要制度与文化、战略与细节、生产与营销、沟通与领导构成的8维对称性结构群。陈劲教授给出围绕组织目标的领导与计划、运营与创新、资源与能力、治理与控制恰恰构成了以组织目标为恒等元的8维组织管理群;社会的和谐则需要按照能力的大小、关照职位的高低、分工的优劣、财富的多少,同样是一个8维对称性结构的数学群。所以,社会发展的和谐过程,就是一个以“势→对称→群”为动力学机制的演化发展过程[5]。

3 协同创新及其动力学机制

传统社会无法创新的本质是由于物理阻隔、信息阻隔、技术稳定、产品单调、消费不变、心理趋同,而现代社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则是由于发达的交通将不同的地域资源差别联系起来营造的强势、经济全球化将不同的经济体联系起来营造的强势、计算机和网络将差别巨大的不同信息资源瞬时联系起来营造的强势、权力在现代强大的通信平台上跨越物理区域的隔阂将不同的地域行政集中起来营造的强势——真正实现了有权有势、巨额财富在各种不同的众筹形式中有效集中起来营造的强势——有钱有势的动力学机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而从另一极对称的视角看,基于情感和激情的创新现实也正在显现——创新并非学者的专利,信息化为人人创新搭建了平台;如果能够倾情关注,一如既往,真是可能一不小心就创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时代的关键词,但创新为什么要协同,为什么不能独自创新?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却没有人问津。人们只是根据经验和感悟,觉得协同合作可能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路径,而不关注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因此,协同也是盲目的,有效的协同常常被搁置,而无聊的扯皮却常常发生。给出协同创新的科学概念、揭示协同创新的本质和机制是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逻辑基础。在势科学的视域中,协同创新是“不同主体占有的不同资源,在互动合作中受制于‘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势增原理支配下,信息势达到临界点时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就知识创新的具体过程而言,协同创新是知识在互动彰显中达到突破原有知识体系的临界点、产生相变分岔而到达另一个新的层次上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由此可见,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开放系统在势增原理支配下运行的自主行为,国家意志以及制度安排的功能是营造一个开放的不同主体合作共赢的系统平台。首先,根据势增原理支配的协同创新概念,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战略不但要求协同体系中的不同主体占有的资源不同,而且不同资源之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因为毫不相干的资源是无法互动的(如图3(a)所示)。其次,目前的协同创新只关注了不同主体之间在合作中加强联系,而没有关注不同主体在合作中彰显差别,而彰显差别恰恰是协同系统能够进一步开放而持续创新的基础。在这里,彰显的差别促进系统开放,开放的环境又强化着不同资源的联系,开放扮演了联系的角色,即在另一个层次上形成了“差别促进开放,开放强化联系,联系扩大差别”——间而述之,即在另一个层次上形成了“差别促进开放,开放扩大差别”的势增原理支配系统(如图3(b)所示)。最后,开放可以进一步促进不同主体持续的协同,而且可以使其他一些差别更大的主体要素加入协同系统之中;这样,开放又在第三个层次上扮演了彰显差别的角色,而协同则在第三个层次上扮演了联系的角色,从而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形成了“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即“开放促进协同,协同扩大开放”的势增原理支配的创新系统(如图3(c)),由此才能保证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图3清楚地展现了势增原理如何从“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演化到“开放促进协同,协同扩大开放”的逻辑过程。而且从图示也可以形象地看到,信息作用机制、即势增原理是如何在逻辑层次上揭示了道家有关阴阳运行的内在规律。

图3 受制于势增原理的协同创新动力学机制

势增原理支配下的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从《易经》的智慧到生命科学的DNA结构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达,如图4所示。

图4 易经的太极智慧与生命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机制对照图

陈劲和阳银娟在《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一文中指出: “今天,我们必须将科学理解为目的明确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说,19世纪中叶是科学与技术间相互关系的一个转型时期——此前是“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模式,此后是“科学—技术—生产”的模式。”[6]基于势增原理的创新机制,揭示了社会发展从生产→技术→科学到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是如何转化和发展的,而基于势增原理的协同创新概念进一步揭示了这种转化与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在科学不发达且没有原理的时代,事物的演化运行规律即不同过程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在手工性的产品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相对固定的工艺即技术,然后在技术不断的成熟中挖掘其背后的机理,从而发现科学机制的过程,即陈劲等学者指出的“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联系的过程。所以,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而个性化程度低。在科学较为发达的时代,即人类初步掌握了事物演化运行原理的时代,从生产到科学的过程被倒置过来,任何一种需要生产的目标性产品,总是可以从科学的基本原理开始,通过工程师设计和制作出不同的工艺,然后付诸实践的规模化生产,由此,生产从盲目的、不确定性的、成品率低下的手工性单件性生产过程走向具有确定性原理的、可以有效控制的规模性高效生产的过程,而且在基于原理的有效控制中,可以不断地按照市场需求随时修改不同的参数,以便生产出适应于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显然是一个不断彰显差别的过程,个性化的定制性生产以及个性化的产品消费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意识和行为的深层次个性化。随着各种数值模拟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及生产的融合速度越来越快,又在另一个更高层次上实践着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机制——“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势增原理。

如果说大工业的发展是基于牛顿定律给出的原理之上,产生了从“科学—技术—生产”的协同创新过程,那么在其后的生产控制过程中,则从“手动控制—机械控制—信息控制”,又产生了另一个层次上基于势增原理的协同创新过程,而这个过程显然与先前“生产—技术—科学”的演化过程类似,当维纳控制论和量子力学原理发现以后,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在信息控制层面进入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生产”的过程。但这时的信息生产还只是一个狭义的、基于信息传播的信息运动学的生产,基本局限于科技领域,对于社会还没有一个原理能够使人类学会在社会化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有效地生产对他人和社会真正有用的信息量。具体来说,在管理甚至经济领域,还没有有效的原理使人们能够得心应手地提高交流和交易效率。这正像狭义相对论将时空统一起来、质量和能量统一起来以后,人类可以理解尺子缩短、时间延迟的超感官行为以及有效地利用物质生产能量(裂变和聚变),极大地提高了整体格式化地应对自然的能力,但还无法理解引力与时空弯曲的内在统一以及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宇宙空间,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提高局域化的应变效率。只有以“等效变换原理(协变导数表达)”为核心的广义相对论的发现,人类才有了一个普适性的原理,才能理解“力只不过是空间弯曲的几何效应”以及得心应手地、随机应变的应对自然。今天,也只有当势科学给出“势”即“信息”的广义概念之时,人类才有了一个基于信息概念的普适性原理,即f(信息)=f(差别×联系)的具体函数(即G=f(dg×cg)),才可以理解“信息力也只不过是信息空间弯曲的几何效应”,才可以在管理和经济以及社会各种领域,根据不同的管理和经济环境有效地生产信息量,在信息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协同创新与高速度发展。基于以上逻辑一致性的阐述,可以表达为: 在没有势科学理论之前,管理和社会领域的进步是通过“管理实践(感悟和经验的以事论事管理)——管理技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管理)——管理科学”过程;在势科学理论之后,管理和社会的进步将上升到一个“管理原理——管理技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确定性,解放人类的脑力,正像自然科学原理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行动的确定性和生产效率而解放了人类的体力一样。

4 协同创新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势增原理的协同创新,一个实践可行的路径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这已成为现代国家发展战略的共识。而现代社会竞争和发展的现实,也在不断实证势增原理主张的系统开放产生的发展效率及其在协同创新中的支配地位,种种成功的发展案例比比皆是。陈劲等指出“高铁CRH2型动车组成功研发的关键在于中国南车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加强了开放式合作。中国南车先后与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南车集团各子公司与国家‘211’工程知名院校、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等进行联合开发、技术合作,逐步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

但当下的问题是随着现代分工的不断深化,基于原理的协同创新越来越受到挑战;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虽然真正能够产生重大社会实践的创新都是基于高度抽象原理的发现。然而,当今真正的原理性成果却凤毛麟角,而所谓的实证研究、问题研究、调研、统计等就事论事的“科研”却大行其道;其二,做原理(科学)的与做工艺(技术)的群体相互背离。做原理(科学)的越来越不懂工艺(技术),做工艺的也越来越脱离原理,由此造成了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的巨大障碍。消除障碍的有效路径就是要在正确理解原理(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差别和联系基础上,建立从原理发现到工艺转化再到生产实践的有效机制。虽然生产实践是目标,但工艺转化是核心,而原理发现则是基础。除了组织方面的政府主导整合,教育方面需要更加使工程教育科学化,使做工艺的工程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原理和应用原理。当然,做原理的也应当努力关注工艺的实践路径,但不能过分要求科学家成为工程师,科学家的职责是在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本质建立简单的理论模型;所以,抽象性研究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发现原理是科学家的核心任务,特别是像教育部主导下的清华、交大等“985”高校,应该将原理性发现作为战略性科研发展和规划的核心,而所谓的调研、统计、问题研究,二本、三本都可以干。过分要求科学家工程化,琐碎的依赖相邻关系计算(甚至是算计)的思维就会消减抽象能力,影响科学家关注长程关联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抑制了对于原理的发现。但工程师不一样,工程师对于原理理解的越透彻,做出的工艺就越具有实践性。工程教育的科学化不是要引入更多的数学推导证明模型,而是要通过对于数学表达的原理意义的深刻理解把握原理的本质,进而将这种本质意义融入工程化实践的工艺设计之中。过分强调数学的推演往往会掩盖数学符号表达的意义本质,从而失去创新的机遇。科学发展历程中不少重要的案例总是让人们记忆犹新,最为突出的就是相对论的发现。相对论的理论模型是洛伦兹变换和黎曼几何,但是发现相对论的却是爱因斯坦,原因在于洛伦兹和黎曼专注于数学符号逻辑的推演,掩盖了他们对于数学符号表达的意义本质的理解。由此可见,协同创新的教育溯源,首先是对教师和研究者的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将数学模型展示的原理给以揭示本质意义的理解和传授,工程教育的科学化就难以实现。所以,转型社会的教师教育是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们总认为德国的工程职业教育是最棒的,殊不知德国何以能将工业化创新做得如此突出。首先应该考察德国的科学研究以及抽象性思维如何在世界范围鹤立鸡群。哲学家、思想家: 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文学家: 歌德、席勒、荷尔德林、海涅;音乐家: 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门德尔松、理查斯特劳斯;科学家: 欧姆、高斯、开普勒、莱布尼茨、爱因斯坦。就总体的文学艺术而言,西方欣赏的是各种抽象形式的歌剧和交响乐,中国人欣赏的是各种就事论事的小品和民间小调;西方不同领域基于原理的高度抽象思维的文化传承是铸造西方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所以,通过提升教育的抽象水平,从而提升全民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

在论证协同创新的有关驱动要素时,陈劲等指出“科技、市场、文化是协同创新的三种驱动力”[6]。科技创新在社会协同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如在社会从农耕时代到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这时的驱动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内部协同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产品剩余催生了市场发展,从此市场与科技之间的协同形成另一个层次上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市场的交换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和生产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而专业化发展的生产又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技术和专业化科研的发展,专业化的“科学—技术—生产”则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市场的繁荣……。由此,科技与市场在不断的协同互动中使“规模效益递增,输运成本降低”,形成了在对称性互动彰显中螺旋式上升的协同创新驱动机制,成为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陈劲教授将科技与市场驱动称为硬驱动,将文化驱动称为软驱动。或者说科技与市场的对称性协同互动驱动是人人能够感受到的显而易见的驱动,可以称为显性驱动,而文化驱动则是潜移默化的、难以直接感受的,可以称为隐性驱动。根据协同论的研究,隐性变量往往是系统演化发展的慢变量,常常扮演着役使系统可持续演化发展的序参量作用,文化驱动的重要性正在于此。按照势科学理论的研究,每一种对称性互动协同的要素之间,总有一种被称为恒等元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数学上的群论模型成为系统在协同创新中持续发展的数学基础,文化驱动恰恰就是科技、市场、文化三维驱动中的恒等元。

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科学原理都产生于西方,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强调人类感性与理性的对称性发展。一方面是激情、冒险、执着的追求和一如既往的爱;另一方面是逻辑的理性分析和基于编码与抽象的科学思维,营造了科技发展的文化信息强势。而以儒学为核心的东方文化的中庸本性,则从根本上抑制了思维发展的信息势。一方面推尊“天动地动而心不动”的非感性城府;另一方面崇尚整体的非理性感悟,这些使东方人的思维既没有依托于激情的内在动力,也没有依据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科学无知的根源恰恰在于文化。

文化对市场的役使作用显而易见,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化的线性独立性,由此为互动交流奠定了基础;而且由于线性独立,从而在交流互动中常常产生叠加效应,一个人强大、两个人更强大,叠加中不断营造着市场交流协同的信息势;另一方面,线性独立使n个变量可以列出n个方程,社会具有唯一解,由此为西方社会稳定的法制环境奠定了数学的逻辑基础,从市场叠加和法制格式化两个方面营造着协同创新持续发展的信息势。东方文化以孔子传授仁、义、礼——实际上将不能教、不能学的“情感”作为传授的主题,导致了人性深处内心与表面的二律背反性纠结,其社会性后果就是“一个人挑水吃,两个人抬水吃,三个人没水吃”,人越多势越弱;另一方面,推崇无知的忠孝本质导致了个体之间的线性相关,n个变量只能列出n-m个方程,使社会在数学逻辑上呈现为无解或无穷多解,因而“一朝皇帝一朝臣”的“人治”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从科学研究上的不交流到历代社会不注重市场化(市场交流)的法制环境建设,不断消减着创新发展的信息势。所以,通过制度体制改革和教育变革、重建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是中国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如果将科技驱动与市场驱动效应综合为经济发展,那么,经济与文化又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构成协同创新的二元对称性驱动要素。一方面,文化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推动文化变革。中国30多年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文化意识: 一方面是人的个性化发展和组织的产权意识增强,AA制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中已经成为常态,企业依法从事的意识以及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根本上强化了个体与企业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则是交流、交换及服务意识增强,人们留意民航、高铁等各种场合的服务以及企业间的交流协作情景,与30年前相比真是时移俗易,本质上强化了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职业精神和契约精神在文化层面的对称性互动彰显,成为中国经济30年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改变了传统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尽管固守传统文化的学者不遗余力地推动所谓的国学热,然而看看现实,“圣诞节”在中国的热闹情景,让许多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黯然失色;年轻人中的超前消费已经成为常态,让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形成的养儿防老、攒钱消费的传统时过境迁。经济与文化的协同互动创新,完全类似于电场与磁场的耦合作用机制,电场的变化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产生电场,文化的变革推动经济,经济的发展提升文化,社会本来就是自然的映象——标度对称。

这种以对称性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由前已述及的势科学第三定律给出了明确的表达,“势增原理产生对称,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无干扰的物质势作用形成物质群,宇宙和谐;无干涉的信息势作用形成素质群、组织群及社会群,从而推动素质和谐、组织和谐及社会和谐”。其中的“无干涉”说明了自然界之所以通过对称性的物质作用达到了和谐,是因为上帝主导的自然界的物质作用是开放的,而“无干扰”则要求社会制度主导的社会信息作用必须成为开放的,才能达到个体的素质和谐、组织的结构和谐及社会的运行和谐。而开放则不仅仅是市场开放,协同创新的根本路径需要全方位开放,即市场开发、文化开放、艺术开放、教育开放、思想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本质就是适宜于中国环境的全方位开放,垄断无疑是自取灭亡。

[1]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 中华书局,2006: 14.

[2] 邵汉明,陈一弘,王素玲.百子全书: 老子·庄子[M].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3] 杨义,马银琴.孙子兵法评注[M].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2006.

[4] 李德昌.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存[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5] 李德昌.信息人管理学——势科学与管理动力学[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 6-11.

Shi Science and Dynamics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Li Dechang1,2

(1.Research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The Yellow Riv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63,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Shi science,and unifies Shi comprehension in culture with the Shi in natural science,and reveal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unifies the information with logic of derivative,which is given as the 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al growth kinetics,namely the 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 principle.Finally,based on the Shi increase principle that “differences promotes relation,and relation expands difference”,it expound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reveals the rule of symmetry treated by Shi increase principle,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predicament and outle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Shi scienc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formation mechanism;Shi increase principle;principle of management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BGL001);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KRM100);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39)。

李德昌,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兼职研究员,黄河科技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信息及其作用机制的管理学、教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F270

A

猜你喜欢
原理协同科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8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科学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