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①

2016-05-25 00:37熊鸿儒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全球化企业

熊鸿儒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10; 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口 570311)

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①

熊鸿儒1,2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10; 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口 570311)

基于理论分析和中国情境,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进行综述性回顾和实证分析,阐述和归纳了中国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主要应用,并探讨了处于后发追赶地位的中国企业在开放其创新组织模式的条件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建议后发企业实施开放导向的“超国家化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从开放创新活动中获取更大收益。

开放式创新;后发企业;中国

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是当前经济全球化下的重大趋势。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越来越多地开始跨国界流动与互动,这不仅推动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都不断趋于开放。尤其对于企业而言,其创新活动的开放性、组织体系对新创新模式的友好性和对商业环境新变化的响应程度,都会极大地影响其创新绩效。

在创新成为引领新常态和中国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背景下,国家创新战略开始强调“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和“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也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把握新的创新模式变化特征和趋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创新变局中争取主动。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一些发达经济体而言,中国企业从最早的引进消化吸收开始,经历了数十年在创新能力上的追赶和积累,如何在创新全球化时代顺应和利用好开放式创新的契机,以此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是一个更具战略性的问题。

为此,本文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相关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在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和主要挑战,提出在新时期中国企业如何更高水平地从开放式创新中获益,并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管理建议。

1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1.1 封闭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是传统的创新模式,核心是将相对封闭的资金供给与相对有限的内部研发结合,以保证对技术收益的独享和获取垄断利润。一般而言,封闭式创新模式需要满足一些基本前提,如: 知识传播缓慢、技术外溢难、员工流动性差、用户和供应商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风险投资体系不发达、大学及科研机构在创新中作用偏弱等。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创新领域的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越来越多地来自外部。随着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知识型员工以各种形式跨越组织边界而自由流动,跨国性人才流动也成为常态;高校及研究机构在创新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并且不少科研成果可以自由、大量地转移和外溢;创业投资公司和跨地区的创业网络大量兴起,加速了创新进程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企业发展内部创业投资成为趋势;商业模式创新地位愈发重要等,所有这些因素均推动了创新活动和创新过程的开放。

1.2 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由美国学者Henry Chesbrough提出,他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新范式: 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企业应充分结合内部及外部资源和想法,依靠内部与外部两种通向市场的路径。在开放式创新框架下,企业和外部环境的边界变得模糊,创新也得以相对容易地进行转移和外溢。

开放式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需要建立在3个基本的创新前提之上: 一是企业的创新理念往往来自外部;二是开放式创新根植于企业如何从创新中获利的分析框架;三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商业模式、价值链和收益模型日益增长的兴趣平衡了之前企业技术创新线性化的主流观点。由此,开放式创新和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的创新原则差异如表1所示。

随着时间的演进,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本身也在经历着变化,从最初的强调内外部知识的同等重要[3],到知识的内向和外向流动(以加速内部创新和创新的外部市场使用)[4],再到非盈利组织的开放性创新,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开放。按照开放式创新的思路,企业应打破传统知识交流与研发管理的藩篱,引进并利用来自公司外部的资源和创意,与公司内部的资源与创意结合。同时通过内部或外部的路径以链接市场,并加速获取公司的创新价值。在这种思维之下,知识交流的发展有了很大范围的改进。

图1 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1]

基本原则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公司精神非此地发明,企业能创造出行业中最多、最好的创意和产品最佳的创意可能来自于别处创新空间范围重视企业内部资源,如果企业自己进行研究,就能最先把产品推向市场企业不是非要自己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受益,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创新核心能力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垂直一体化外部资源的搜寻、识别、获取和利用,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研发的功能和运作设计、开发和商业化内部的发明,从研发中获利整合内外创新资源使公司资产产生最佳绩效;为识别和分享外部研发的价值,必须进行充分的内部研发员工职责完成自上而下的工作任务企业创新的主体用户角色被动接受企业的产品企业创新的主体创新成功的测度增加利润、销售收入,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市场份额研发的投资回报率,突破性的创新产品或商业模式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拥有和严格控制知识产权购买别人的知识产权,出售企业的知识产权从中获利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2]。

以往企业总是非常谨慎地维护企业内部的资源、专利以及创意,但在开放式创新中,这些内部的资源也可透过公司外部的途径创造出新的价值或是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内部的创新成果的运用将更有效率,同时企业也应关注于企业外部的创新成果,适时引进相关的新技术以刺激新事业的开发,而不是只凭一己之力戮力研发。

2 新兴经济体中后发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到目前为止,开放式创新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以先进工业经济体为主,尤其以那些大型、高技术领域的跨国企业为代表[3-5]。少量的一些初步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也开始尝试开放式创新[6-8];针对新兴经济体中后发追赶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注也比较少,只有陈劲等[2]、傅晓岚和熊鸿儒等[9-10]基于中国情境的一些探索性研究。

对于众多的后发企业而言,开放创新同样遵从于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概念的内涵,但是更加强调创新能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开放式创新获取比封闭式创新更大的收益。由于弱势企业的开放创新在产业中受特殊位置的影响,可能表现出与一般条件下的开放创新不同的特征。因为国内企业普遍在能力方面比跨国公司有所欠缺,所以关注弱势企业的开放创新对于中国自主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开放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思路,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用外部资源的整合去替代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因此,企业能够接触到的外部资源数量就成为开放创新中的关键因素。如果把企业生存的环境比作一张社会网络的话,在网络中拥有更多的网络联系的企业毫无疑问拥有更多接触和获得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对于所处网络的价值非常有限,因此不可能处于网络中靠近中心的位置,从而影响了企业能够建立联系的网络关系数量。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在开放创新过程中,手头能够获得的外部资源的数量非常有限,势必降低开放创新的效率。

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的开放创新需要体现出开拓性和灵活性,开拓的目的是能够建立更多的外部联系,而灵活的目的则是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从技术来源上看,国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厂商的技术外溢,也可以通过技术合同引进国外独立技术供应商的技术解决难题,还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与国外技术供应商的共同开发中“干中学”“交互中学”。应该广泛网罗创新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引入一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创新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障碍;也可以直接从竞争对手那里直接引进,特别是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引进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开放创新还可以是对供应商、用户、合作者等以一种全新方式的利用,比如供应商的供货模式、用户购买的配送渠道以及合作者联系和收益分配的形式等,都能够以创新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或者顾客价值的提升,从而形成创新的竞争优势。

处于弱势地位企业的开放创新还需要警惕合作中企业谈判权和控制权丧失的问题。因为弱势企业综合实力较差,在开放创新的合作中,它们发言的声音经常不够响亮,也比较容易沦为开放创新中强势企业的附庸。要想避免这种开放创新合作中独立自主权力的丧失,弱势企业就必须时刻牢记开放创新中自己的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强化合作中的发言权,以真正达到在开放创新中企业的利益诉求。在现实条件下,中国企业较多可以依赖的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国内市场,例如三峡发电机组和高速铁路的案例,都反映了中国企业利用市场优势来达到开放创新获取核心技术的目的。

针对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开放式创新实践而言,傅晓岚和熊鸿儒[9]的研究特别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开始,中国企业就已经在实践中采用了多种开放式创新模式。中国政府推出了“引进来”“走出去”以及构建合作创新网络的多种政策,旨在鼓励中国企业采取各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来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而言,随着研发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全球化等因素促进,开放式创新在中国更是迅速地扩散。他们还专门针对后发企业开放式创新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引发的潜在冲突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讨论,并归纳了来自知识及技术能力、资金及金融风险、市场及制度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对企业采取开放创新战略不同程度的影响[11]。

3 中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与挑战

3.1 中国本土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

作为一个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伴随着中国1978年后的经济开放进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了外部知识获取的多种创新活动,政府也同时大力鼓励产学联结,“开放创新”的氛围已然逐步形成。不过,包括传统和新兴产业的大多数中国企业依然处在追赶国外竞争者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旧落后。技术学习对于大部分后发企业而言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处理创新技术问题、市场不确定性及内部研发风险带来的成本,大部分中国企业不能独立应对自主创新的挑战,往往选择获取外部知识和资源以开展创新。到20世纪末,大多数中国企业通过与其他伙伴合作并且使用外部信息来创新已经相当普遍[9]。

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本质是知识或信息的跨组织(边界)流动。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和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8年针对40个大中城市制造业创新跟踪调查*此项国家创新调查数据共涉及1 408家中国制造业企业,包括企业在2005~2007年间创新活动的有关信息。这项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实施,覆盖了中国沿海和内陆的42个城市。共收到1 408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83.6%。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欧洲共同体创新调查(CIS)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样本包括中国现存的全部主要所有权类型的企业。的数据,总结这些代表中国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不同类型和程度(见表2)。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绝大多数的创新知识来源(连同资金和信息来源)很大程度上都在内部开发与获得,这导致内部研发占了大部分比例(拥有内部研发的企业在样本中占到接近一半,而只有少于10%的企业没有内部研发)。此外,通过购买设备、机器或软件等方式获取技术知识同样占有相当高的比例(32.7%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外部研发并非十分普遍,因为超过50%的企业称从未进行过外部研发活动。与此类似,有效的外部技术知识的获取对于样本中许多企业而言同样是十分困难的,几乎一半的企业表示它们从来没有使用外部技术知识实行创新。该项统计研究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许多国内企业的创新类型依然仅仅是独立的,其他大部分则是引进导向型或学习导向型,使用外部技术来源的频率通常维持在低水平。

表2 中国企业创新知识获取的模式类型和频率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9),参考文献[9]。

进一步结合Chesbrough关于企业开放创新过程的观点,中国开放式创新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3类主要的模式: 由外至内、由内及外以及双向(耦合)。根据傅晓岚和熊鸿儒[9]的综述性案例研究成果,表3展示了一些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模式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特征。

表3 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案例

续表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8]和参考文献[9]。

这些案例的证据表明了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的3个特征。

首先,中国企业采用由外向内的开放创新过程,或以“技术探索”创新模式为主的企业所占比例较高。这一事实表明,大部分中国国内企业倾向于通过外部采购、网络化、合作或购买来获得先进技术。不出所料,大部分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后发者,非常期望获得互补性资产并且增强技术探索方法的创新能力。

其次,中国企业采取由内向外的开放创新较少,以“外向型技术开发”创新模式为主的企业所占比例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由于担心弱化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对于许多国内企业而言,很难采用技术许可或公司内部创业投资等外延式创新形式(包括孵化、衍生及分拆等形式)。本土企业有限的知识来源使其商业模式往往容易过时,加上中国不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等因素都有一定的抑制。

最后,对中国企业而言,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企业规模对开放性创新采用程度有一定影响。一般而言,快速或中等速度增长的企业往往会采取由内向外的开放创新策略,尽管其强度低于由外而内的过程使用[12]。然而,许多传统或低速增长部门的中国企业却在采用由内而外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在诸多产学研结合项目得到很好建立或介入时,这种现象发生更为频繁。另外,一般只有大型跨国公司在重要资源配置上采用积极的出口许可战略[13-14]。而在中国,一些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初创公司更愿意通过协约合作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商业化,以使它们的新发明获得出口许可。

3.2 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研究发现,对于希望从开放创新中获取更大收益的多数中国后发型本土企业而言,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变得高度开放以及国内竞争加剧,许多本土企业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建立核心能力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开放式创新策略。诚然,公司投资开放式创新活动时面临着阻碍它们从中获利的风险与障碍[12]。一些中国学者已经对盲目采用外部资源的致命缺点进行了批评[15]。考虑到后发者带来的竞争和挑战,许多外国企业不愿意外溢它们的核心技术,许多国内企业经常抱怨它们引进的技术通常已经过时。如果没有吸收关键和先进的技术,许多本土企业在技术升级中可能一直落后。

其次,受制于较弱的“吸收能力”,许多中国本土企业难以利用开放创新的机会来提升它们自身的内部研发和长期创新能力。换句话说,仅仅采用简单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策略的后发企业是很难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例如,国际研发合作要求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研发人员、研发费用、研发设备、研发信息的重组。由于较弱的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的缺失,后发企业很难共享研发成果。时至今日,许多中国领先企业更愿意选择使用并购的方式。然而,如果收购其他企业的公司缺乏技术能力,并购对于实现技术吸收或技术学习并不合适;同时,让外国企业研发人员和跨国公司高管留下来也非常困难。

此外,在不同的追赶条件(或发展阶段)下,实行开放式创新需要区别对待,特别是考虑到追赶经济体的发展阶段特征。开放式创新本来就不是每个企业或每个创新者都必须采用的创新模式[16]。开放性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包含能力、产业组织和更广创新系统的结果。现有的文献提出,后发企业不能过分依赖全球研发资源,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担心丧失领先优势,大部分合资企业并不愿意分享它们的核心技术以及在中国过多投资发展关键技术。例如,在过去几十年,早期由合资企业引进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模具一直都是从一些外国合作者处获得的过时模具。除了总体市场需求相对低端外,更内在的原因在于国外合作者的恐惧和不情愿。大部分中国合作者仅仅取得很小增量的改变,之后便跟随着陈旧的技术路径。因此,后发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时,也应该有明确而理性的预期。

4 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首先,研发与创新的全球化趋势越发显著。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资本、货物、服务和人口的全球性流动正在扩大——该“大趋势”很可能在未来数十年都会持续下去。科学和创新是受全球化影响很大的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能力,全球范围的合作也正在不断加强。最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界研发流动和大量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分散承担其国内研发,企业研发越来越国际化。例如,总部设在OECD国家的公司越来越多的研发投入都远离自己的大本营,它们重设或扩大在国外的研发,以便于从其他国家的知识能力中受益,这些知识能力可能来自合作伙伴公司或公共部门的知识基础设施。工业和服务部门知识基础的日益复杂,迫使公司采取全球性战略获取它们所需要的知识。

虽然研发国际化并不是全新出现的,但在现阶段它有3个明显特点: 研发国际化正在加快步伐,正在蔓延到更多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而且不仅局限于开发适应当地条件的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研发投资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通过并购发生,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发展中国家变成越来越具有研发投资吸引力的地区。在许多情况下,研发国际化和研发能力再分配是企业生产、营销和并购方面更广泛战略决定的一部分。

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早已开始设立国外研发子公司。OECD一项对研发位置的研究(2006)表明,仅中国企业就有37个研发单位设立在国外,其中26个在发达国家(11个在美国和11个在欧洲)。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最近也兼并西方国家的公司,往往为了能够获得知识产权或市场。与发达国家研发国际化的原因相比,新兴国家的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原因似乎略有不同。对于中国跨国企业来说,效率的缘由(多个时区的利用,研发的规模效用或当地的成本优势)通常不起作用。相反,支持产品本地化和本地研发的工艺创新以及进入外国市场似乎显得更重要。

由于国内缺乏技术以及对外国市场提供服务相关限制,新兴国家的跨国公司有可能通过在先进国家获得当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高它们的创新能力来进行国际化研发。当在其他的新兴经济体设立研发机构的时候,其主要目的是建立长期的先行优势。新兴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研发网络,既能从先进国家获得专门知识,也能提高它们的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其利用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创新能力。

其次,利用“超国家化创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尽管很多中国企业加速了其创新全球化进程,但创新活动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除了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相对成功的案例之外,来自中国本土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仍然屈指可数。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也进入了全面创新的新常态,亟须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企业”。中国多数追赶型企业的全球化创新观念及研发国际化战略存在着亟须突破的障碍。为此,熊鸿儒和李纪珍[9,17]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视角——向“超国家化创新”(meta-national innovation)转型。

首先追溯一下经济和创新活动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经济全球化最早源于过去不断频繁和加剧的国际贸易——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日趋饱和,以及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各种外界要素导致的低增长甚至倒退,迫使许多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初这些企业看到的是众多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于是他们将自己在本土的成熟产品直接在这些新兴市场“攻城掠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的市场需求,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市场的全球化。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快又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供应链的全球化。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还是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企业供应链的跨国资源配置逐渐成为潮流,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是以“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作”的理念为主导,即强调全球的标准化,在各个局部领域主要做适应性地调整,但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依旧基于本土知识的横向延伸。再后来的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即全球创新链的构建。这一阶段理念的核心是“本土化思维、全球化运作”。这一全球创新链的构建本质就是超越本土单一知识集的创新流程,通过“开放式创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与整合,构建一种具备低成本且高价值创新的全新竞争优势,并最终成为所谓的“超国家化的创新者”(meta-national innovator)。

“超国家化创新”的企业不再是采用以本土知识为基点向外辐射的发展模式,而是前瞻性、全面性地将全球视为一个整体的“大市场”,这个市场上的技术、生产、原材料、渠道、品牌等都是一个整体的“大资源库”;与此同时,细分挖掘和把握各个区域市场上的差异化特征,然后全面地将散布在“大资源库”里的最为契合的资源信息配置到每个细分市场里形成可商业化的机会,将这些机会进行整合性创新以实现最终的价值[18]。这一发展模式关键是要快速、全面地占据分布于全球的知识资源,这一点也逐渐成为现今先进的跨国企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超国家化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战略上的巨大优势,对企业在创新流程上的改进以及成本创新上的效用都有着极大的促进[17]。来源于不同区域的市场知识和不同企业的技术专业知识的优化组合,一方面可以提升过去仅仅依靠单一知识源形成的生产或研发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众多知识源的相互影响和协作实现更易成功的创新。从知识地理的角度看,创新流程的全球化是公司在全球各个市场上获取多样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获取的多样化知识对于更加高效地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又会产生相辅相成的推动作用。另外,借助比较优势,全球性机会追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由此使企业能够更加理性地配置其全球的知识资源,沃尔玛的全球采购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超国家化创新”对于那些亟须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中国企业来说,一种革命性的理念转变就是: 必须要建立真正全球化的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利用全球的资源、能力和网络在每一个本土市场上做到最好[17]。那么,要实现“超国家化创新”应当如何起步呢?

首先,应该是全球性的探索勘察,进行前景的规划,即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所需的创新需要什么?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如何获取相关的知识?这些问题是后发企业首先需要思考的。

其次,就是要进入各个目的地,对多样化的知识资源进行评估。任何新知识整合到特定创新流程中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例如,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如果某项创新过程对市场知识的把握相对于技术知识的获取来说更为复杂、困难,那么就应该把相关所需的技术知识转移到已经获得市场知识的市场区域。同样,如果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获取在某项创新中都很难获取时,则可以考虑轮换人员或者临时搭配来移动知识。

最后,结合有效的成本机制调动和转移散播于全球各地、充满商业机会的知识,全面启动“超国家化的创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对多样化知识的重新布局和高效的组织保证将至关重要。

5 主要结论与启示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当今创新全球化背景下非常重要的创新范式,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类创新主体及其创新行为。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中国情境,对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模式和应用,重点是中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进行综述性回顾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诸多后发挑战出发,讨论和总结了如何利用开放导向的“超国家化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创新收益的策略。

全球化的加速和全球创新体系的转变已经开始“倒逼”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企业向开放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型。弱势企业的开放创新需要体现出开拓性和灵活性,开拓的目的是能够建立更多的外部联系,而灵活的目的则是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对那些开始施行开放式创新的中国企业组织实践的观察,发现多数和国际上趋势类似,已经采取了不同的组织方式——包括由外向内的模式、由内向外的模式以及耦合模式都已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中被中国企业所采用。而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技术学习被视为不仅是提升技术能力、跨越重复的技术周期、避免初始阶段进入壁垒的必要过程,而且是更大程度地获取面向全球市场开放创新收益的关键条件。后发者在开放创新过程中,需要探索建立最佳学习策略以应对不同的技术和组织挑战。同时,允许购买或销售可创造价值和为企业提供机会的知识资产的架构,会增强使用由内向外和由外及内的战略能力。

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更擅长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即: 将外部大量有价值的创意、知识、技术整合到企业内部进行创新;但是,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以及耦合模式则较少发生,尤其是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大部分中国企业倾向于通过外部采购、网络化、合作或购买来获得先进技术。当然,这与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追赶者有关。不过,中国企业既需要能够“引进来”,也需要“走出去”。虽然中国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同时面对比自己具有明显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国外竞争对手,但中国企业只有真正“走出去”,做到外向型开放创新,才能真正在一个平台上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国企业不但要具有“现有市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提升面对“全新市场”——这一开放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时所需要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结合研发国际化和创新全球化的最新趋势分析,项目组认为,“超国家化”的创新者能够产生更多高价值、低成本的创新。

[1] 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Cambridge,MA,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2] 陈劲,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3): 1-8.

[3] Chesbrough H W.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3,44: 35-41.

[4] Chesbrough H W, Vanhaverbeke W,West J.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 Keupp M M,Gassmann O.Determinants and archetype users of open innovation[J].R&D Management,2009,39(4): 331-341.

[6] Van deVrande V,de Jong J P J,Vanhaverbeke W.et al.Open innovation in SMEs: trends,motives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J].Technovation,2009,29(6/7): 423-437.

[7] Lee S,Park G,Yoon B,et al.Open innovation in SMEs—an intermediated network model[J].Research Policy,2010,39(2): 290-300.

[8] Fu Xiaolan.China’s Path to Innov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9] Fu Xiaolan,Xiong Hongru.Open innovation in China: policies and practices[J].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2011,2(3): 196-218.

[10] Fu Xiaolan,Li Jizhen,Xiong Hongru,et al.Open innovation as a response to constraints and risks: evidence from China[J].Asian Economic Papers,2014,13(3): 30-58.

[11] Xiong Hongru,Li Jizhen,Ling Xuezhong.Determinants of openness in innovation activities: evidence from China[C].Proceedings of 2011 PICMET Conference,538-1549,Oregon,USA,Jul.31- Aug.4,2011.

[12] Enkel E,Gassmann O,Chesbrough H.Open R&D and open innovation: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J].R&D Management,2009,39(4): 311-316.

[13] Lichtenthaler U,Lichtenthaler E.A capability-based framework for open innovation: complementing absorptive capacit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8): 1315-1338.

[14] OECD.Open Innovation in Global Networks[M].Paris: OECD Publishing,2008.

[15] Jiang Y.Understanding opennes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3): 290-298.

[16] Gassmann O,Enkel E,Chesbrough H.The future of open innovation[J].R&D Management,2010,40(3): 213-221.

[17] 熊鸿儒,李纪珍.学会在全球的海洋里“钓鱼”[N].中国经济导报,2008-06-03.

[18] Doz Y,Santos J,Williamson P.从全球化到超国家化: 企业如何赢得知识经济[M].波士顿: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

Open Innovation for Latecomers: Evidence from China

Xiong Hongru1,2

(1.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State Council of PRC,Beijing 100010,China; 2. China Institute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Haikou 570311,Chin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patterns and applications of open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with a focus on the Chinese indigenous firms’involvement in open innovation.Besides,unique obstacles to open innovation for those latecomers are discussed.Thus,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the open oriented strategy should be used,in terms of “transnational innovation”,to take part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and obtain the profits from open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latecomer firms;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CGL007);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课题(2014M56225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重点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熊鸿儒(1986—),男,江西南昌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领域: 创新管理、创新政策。

F270

A

猜你喜欢
开放式全球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