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
——基于住宅企业的多案例研究①

2016-05-25 00:37:02仝允桓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包容性产业化住宅

王 强,仝允桓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
——基于住宅企业的多案例研究①

王 强,仝允桓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创新生态系统从企业仿生学的角度,将企业与社会视作全面相关且不断调整的动态系统,在方法论上既包含了企业创新策略研究的微观视角,又涵盖了包容性增长的宏观外部视角。着眼于住宅行业的2项包容性创新技术——绿色住宅和产业化住宅,通过4个住宅企业案例,探索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从功利性、泛功利性和非功利性3个层面,从企业效益、利益相关者管理及企业社会责任3个维度定义了企业包容性创新的生态空间。研究发现: 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特点及其在包容性创新生态空间中的位置决定了企业选择的包容性创新策略。

包容性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策略;产业化住宅

不同于单纯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创新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来完成创新行为与活动。企业制定和实施包容性战略,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往往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比如基于环保角度的成本增加会降低低收入客户的购买能力、引入机器人制造体系的工艺改进又加大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等。现有研究多数聚焦于企业自身的行为,但对企业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对自身的影响以及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注较少,使研究者很难进行全面有效的包容性创新策略分析。

本文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多案例的对比分析,重新界定了企业实施包容性创新的企业策略。本研究是对现有企业包容性创新理论的补充,并可以为评价企业的包容性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1 已有研究回顾

1.1 包容性创新

关于包容性创新(inclusive innovation)的研究,最早是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即在一定区域或管理范畴内建立包容性的创新系统。Andre Nijhof基于社会责任理论定义了包容性创新,即能够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将企业的商业行为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的创新性经营活动[1]。Michael Guth将包容性创新描述为不同于传统的自上而下、排他、分散的创新方式,而是在一定区域内自发的信任、学习、凝聚、合作的创新方式[2]。

与包容性创新相关的还有包容性增长。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概念,将其描述为“保证人人都能公平地参与增长并从中受惠的过程”[3]。包容性增长理论直接来自阿马蒂亚·森对于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否定[4]。在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后,包容性创新更多被用来指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创新活动。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2006: 公平与发展》提出,最好的减贫政策是建立包容性的制度,从而提供广泛的机会,不能把增长政策和公平政策割裂对待[5]。很多学者将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包容性创新等同于亲贫式创新(pro-poor innovation)和金字塔底层创新(BOP innovation)。Dutz在世界银行出版的《释放印度人民的创新力: 可持续与包容性增长》中,将包容性创新定义为“针对贫困人口需求的知识生产与吸收,包括针对穷人的正规研发和社会基层的草根创新”[6]。Tilman Altenburg认为,贫困人口在参与商业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困难与束缚,为克服这些约束、将穷人纳入创新过程而采取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定义为包容性创新,包括研发、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7]。Christopher Foster将包容性创新定义为满足穷人需求的创新技术,其中既包括产品也包括服务,也就是说,他直接把包容性创新与亲贫式创新、视线外创新(below-the-radar innovation)和BOP创新等同为一个概念[8]。Mashelkar对包容性创新给出了新的界定: 技术易于获取、支持长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品质的产品、能够包容传统的被排斥人群(如BOP)以及能够突破特定阶层人群的可扩散性[9]。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包容性创新研究中,传统的创新系统的视角重新回归。Joanna Chataway强调包容性创新概念的产生是多源性的,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等私人部门直接面对金字塔底层的商业性创新活动,更包括政策制定者、NGO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完整创新周期。在包容性的针对性方面,Joanna等认为应当拓展贫困人口的定义范围[10]。

国内对于包容性创新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性阶段。邢小强将包容性创新系统界定为互相学习合作的企业、低收入集群或社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通过技术、市场、制度与组织的系统创新,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多重价值的创造与分享[11]。邵希将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解析为主体子系统、支撑主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3个部分,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包容性创新之间的关系[12]。

总之,通过梳理已有的包容性创新研究可以看出,包容性创新概念的提出一开始就是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的,之后的包容性增长理念又将企业的创新活动放置于公平发展的社会系统框架之下。因此,包容性创新研究很难以传统的企业创新研究的方式展开,需要由面向企业自身的研究方式转向为探讨支撑企业包容性创新行为的创新系统。在这样的前提下,引入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并借鉴相应的学术成果,无疑可以加强对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深入理解。

1.2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2004年,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给出的报告《创新美国: 在竞争与变化的世界中繁荣》一文中,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创新框架——创新并非依照简单的创造意志被制造,也不是线性的、机械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13]。社会经济中诸多曾经对立的要素之间正日益变得互补、甚至共生。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经济和社会的各个要素发生着连续、多重的互动。Ron Adner将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种协作机制,企业可以借此将各自独立的产品整合成为协调一致的、客户导向的解决方案。他以高清电视(HDTV)的技术演进作为案例,说明重大的创新活动需要众多企业通过一系列的互补性协作以及相应产业链的协调共同完成[14]。之后,Ron Adner和Rahul Kapoor建立了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依照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他们将协同创新企业分为供应企业和补充协同企业。研究发现,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创新挑战,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发生的位置至关重要。供应企业产生的创新挑战能够带给企业机遇,而补充协同企业的创新挑战往往带给企业威胁,如图1和图2所示。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各自的创新情况选择合适的战略[15]。此外,Ron Adner和Rahul Kapoor还从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S曲线理论重新做了审视和修正[16]。Kayano Fukuda和Chihiro Watanabe采纳了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而分析了日本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并将日本与美国过去30年中的技术政策进行对比[17]。René Rohrbeck、Katharina Hölzle和Hans Georg Gemünden以德国电信为例,分析了大型电信企业如何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8]。

图1 Adner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资料来源: Adner(2006)。

图2 Adner生态系统模型的创新者挑战矩阵资料来源: Adner(2006)。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和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方面。黄鲁成将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运用生态学的思想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19]。刘友金和罗发友提出,可以把行为生态学引入企业技术创新集群行为研究中来[20]。张运生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界定,指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依赖于众多与之兼容的研发协作。创新生态系统中既提供了创新机遇,也隐含着风险[21]。

1.3 研究述评

包容性创新理论为企业的经营性创新活动提供了社会性的全面视角: 企业的核心功能是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而获得收益。可以说,包容性创新为企业理解和谋划社会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战略理论。

但是,现有的包容性创新理论是基于社会福利视角而产生发展的,与传统的基于商业价值实现的企业创新理论存在着利他性与功利性的出发点差异,也存在着宏观的社会视角与微观的企业战略视角的差异。同时,企业战略方面的一些相关理论研究,例如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既能够从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出发,又尝试兼顾传统商业管理所欠缺的外部性视角。借由外部性视角对社会因素的关注,这些理论与包容性创新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可以为包容性创新研究提供相对应的理论因子和研究方法。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众多元素视作有机整体,并研究其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从研究方法上提供了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结合的可能。本文将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将住宅产业视作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当整个生态系统追求包容性价值时,企业如何受到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制定包容性创新策略。

2 住宅产业的包容性创新

住宅产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其包容性价值既包括传统社会保障方面的“安得广厦千万间”,也有现代经济范畴下的城镇化、劳动力就业等重要方面。此外,住宅产业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能源消耗和垃圾排放行业,社会对环保与公共健康的关注也促使政府不断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与政策。从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改进了住宅产业的调控方式并加大了调控力度,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具体的建筑技术方面,则结合保障房的建设,积极鼓励推广两种包容性建筑技术——绿色住宅技术和住宅产业化技术。这两种技术无论是技术的内容与侧重、新技术替代的生产成本、消费者偏好、技术对产业链的冲击力,还是政府对应的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比保障房领域中不同企业对这两种技术的取舍和偏好,以及企业是否在保障性住房之外延伸应用包容性技术,可以归纳出不同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策略,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的影响。

2.1 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即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住宅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2015年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被定义为: 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评价标准方面,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设计和运行2个阶段以及节地、节水、节能等7个方面,给出了指标的加权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依照评价得出的分数,绿色建筑(包括绿色住宅)分为1星、2星、3星3个等级。环境属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绿色住宅技术能够降低能耗排放,改善居住环境。从优化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分配、确保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绿色住宅属于包容性技术。

此外,在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中,规定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3年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则要求: 2014年起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应当至少达到绿色建筑1星级标准。这2份文件将绿色住宅技术与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了绑定,既符合国家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战略,同时也使绿色建筑技术能够惠及住宅领域中传统的中低收入阶层。

表1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

2.2 产业化住宅

产业化住宅,也就是住宅工业化,是指采用工厂化的技术和工业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制造组成住宅产品的大部分构件、部件、设备,之后通过物流运输集中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集成的住宅建筑方式,具有如下的技术特点: 建筑效率大幅提高,施工速度可以加快一倍;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及机械化的安装方式,摆脱了传统住宅建造中的手工业成分,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的质量控制;装配式施工方式,工人可以依照标准化、模式化的分工作业完成,有利于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熟练程度,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降低了体能要求,改善了劳动环境,延长了工人的劳动寿命;节能降耗,减少建筑垃圾污染。工业化预制部件的比例越高,产业化住宅的节能降耗效果就越显著。从总体上看,目前产业化住宅基本上能够将能耗与垃圾排放降低50%以上。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产业化住宅可以被视为绿色建造技术,虽然不像绿色建筑一样在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居住使用过程)持续节能,但还是具有优化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包容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建筑行业的基层劳动者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产业化技术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劳动风险,延长了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改善了弱势劳动者群体的社会境遇。

2005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该文件为后续国家及各地区一系列的“节能省地”类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相关政策奠定了基础。2012年8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产业化住宅工作任务的通知》,计划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全面推进产业化住宅,计划到2015年产业化建造方式的住宅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30%以上,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 5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3个突出的困难: 需求量大,建设周期短;成本控制难;有质量保障以及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而住宅工业化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为惠及中低收入阶层的包容性技术。

2.3 创新生态系统下绿色住宅与产业化住宅的包容性技术对比

同样作为住宅产业的包容性技术,绿色住宅与产业化住宅有着不同的技术特点,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创新生态系统下绿色住宅与产业化住宅的包容性技术对比

首先,两项包容性技术相对传统技术都具有包容性的成本增量,支付相应成本的途径主要有政府补贴、企业承担成本以及用户支付溢价3种方式。单纯从政策鼓励的角度来看,基于单位面积的经济补偿基本难以负担成本增量。而基于建筑面积的奖励,在房价和底价较高的地区更加具有吸引力。大型企业基于战略的考量,负担包容性成本的可能性更大。而绿色建筑相对于产业化住宅,因为能够带来正向的使用效率,用户支付溢价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于这两种包容性技术的取舍决策。其次,绿色住宅属于不破坏传统产业链的渐进式创新,住宅的建筑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传统的开发商—设计院—施工方—监理的产业链可以沿用。而产业化住宅则属于破坏原有产业链的颠覆性创新。因为主要结构部件都在工厂生产,现场以组装为主,所以施工方的产业份额被建筑构件厂代替。此外,设计院的传统结构设计也需要被分解“翻译”成构件图纸,供构件厂生产,之后又要依照图纸组装成住宅。目前,在多数的项目中,传统的设计院依照传统方式完成住宅的形式和功能设计,之后则交给构件企业重新构件化设计。只有少量的大型企业(例如万科),可以从一开始的住宅形式和功能设计阶段就以产业化为目标进行。这种彻底的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需要完全改变原有产业链的形态。原有产业链上的一些重要节点,比如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很可能在新的生产方式中丧失话语权,甚至面临淘汰。

3 研究方法设计与案例选择

包容性创新生态系统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思路较为分散,学术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和设想阶段,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论证。案例研究方法偏重于对复杂现象的深入剖析,以对其成因和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针对尚无成范式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的特定领域,案例研究能够进行更加开阔的探索性研究。

案例研究的重要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多种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技术。本项研究为了提高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根据三角测量法,从多个信息来源分析案例。每一个案例的资料采集主要包括二手资料收集和一手资料采集两种方法,其中二手资料包括已发表文章、企业提供的资料以及报纸、杂志、网络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报道;一手资料主要是到案例企业进行的实地调查,包括现场访谈和现场考察。

根据多案例研究的探索性逻辑,本文选取了4个不同住宅企业的绿色住宅和产业化住宅案例进行分析。选取具体案例的依据是“求同存异”——“同”是指绿色住宅与产业化住宅的产业背景相同、相近地区的产业生态环境类似;“异”则是详尽考察不同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特点选择不同的包容性策略。最终选取的案例描述性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本文研究案例相关项目与企业信息

续表

4 案例介绍

本文从企业的创新行为驱动因素、技术创新内涵、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行业背景和协同创新方式等方面考察企业的包容性创新活动。表4对比了4个绿色住宅案例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表4 绿色住宅案例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续表

4.1 万通地产的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

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于2010年9月获评、成为华北地区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3星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项目。该项目在设计之初制定了针对生态可持续的分项指标,其目的是通过清晰的节能清单和使用成本清单,量化绿色建筑的优点,从而让消费者能够直接衡量和选择。万通的企业绿色战略极为重视地产的绿色溢价能力——绿色建筑标准在短期内不如房价对消费者更有诱惑力,但从长期看会逐渐展示“绿色溢价”。购房客户和租赁市场会把绿色星级建筑与日常生活成本开支减少联系起来,从而乐于支付“绿色溢价”。

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为实现绿色建筑目标而产生的总增量成本预计为226元/m2。经测算,每户业主因绿色技术措施所带来电费节省1 551元/年,采暖费节省872元/年,水费节省174元/年,小区公共照明电费节省14184元/年。与50%节能率的建筑相比,100平方米居住面积的三口之家一年在制冷、采暖方面可以节省50%的生活成本。

4.2 北京万科长阳半岛项目

北京万科长阳半岛项目于2010年11月获评为绿色建筑3星设计评价标识,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住宅项目。除绿色住宅技术外,该项目在多层住宅11-4#、11-5#、11-6#和11-7#这4栋楼采用了PC方式的产业化住宅技术,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简称PC)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他住宅则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长阳半岛项目产业化住宅的售价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普通住宅没有区分,表明产业化住宅技术并没有带给用户明显的附加效用与增值溢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万科将绿色建筑及产业化住宅作为既定的企业战略。即使在国家没有明确强制政策的非保障普通商品房层面,万科依旧依靠自身强大的企业实力,全面推广产业化住宅技术。2013年,万科全国新开工产业化住宅面积698.07万平方米,主流项目中产业化住宅比例达42.37%。2014年,万科在全国实现全面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住宅率达到90%以上,一线城市达到100%。

与传统技术相比,产业化住宅技术尚不具备经济型,需要完备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和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应用,现有的产业分工合作方式不能完好适应。首先,传统的建筑设计院在从住宅设计到装配式结构拆分的步骤缺乏经验,目前多数情况是设计院设计住宅,构件厂家进行第二次设计。其次,预制构件工厂的运输服务半径仅为200公里,其辐射范围成为了产业化住宅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万科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采取研发先行的战略,融开发、研发、设计、构件生产、建造、销售于一体,承担了整个产业化住宅产业链的协调统筹角色。在设计层面上,万科将产业化住宅的理念直接注入了住宅设计的前期阶段,以标准化、模数化的要求进行住宅产品设计,直接和后续的构件生产和安装无缝对接。在构件生产层面,万科在全国布局产业化住宅构件生产基地,充分利用自身的业务规模进行产业升级。甚至在国家技术标准方面,万科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配合住建部所属的设计院与科研机构,设立相应的住宅研究基地,共同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

4.3 北京市公租房标准化设计与现场工业化高层建筑建造体系示范项目

该项目是北京公租房住宅的研究与示范项目,建造技术上采用了现场工业化建造体系(LIHBS,简称“空中造楼机”),即使用成套机械装备搭建成一座集合作业平台和建筑模板双重功能的移动工厂,在施工现场以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实施高空逐层混凝土现场直接现浇成型;确保其建筑质量的毫米级精准控制和建筑整体抗震性能。最终目的是实现建造过程“三控一减排”“工程质量可控”“建安成本可控”“建设周期可控”和“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相对于PC方式的产业化住宅技术,“空中造楼机”同样符合政府产业化住宅的战略要求;因为有了大型机械的辅助,所以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极大地延长了劳动寿命。同时,“空中造楼机”避免了大型混凝土构件运输、堆放、吊装等较难控制环节;在核心建筑技术方面,依然沿用了现场浇灌混凝土的湿作业方式以及剪力墙承重的结构设计方式,因此并不需要像PC工法一样颠覆性地重组产业链条,唯一需要全新引入的协同合作企业,是类似钻井平台的大型升降机械制造企业。原有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可以在原有位置上做渐进性的创新,无缝融入类似PC住宅工业化的全新建造体系。因此,原有产业链的各个分工合作企业乐于在新技术框架内积极参与,并能够结成技术联盟共同研发。

4.4 沈阳丽水新城一期(公租房)项目

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是沈阳市开发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该项目为沈阳市第一个新型保障房项目,在全国保障房项目中,首先全面应用产业化住宅技术。项目开发商为沈阳地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总包方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等承担住宅设计。在产业化住宅技术方面,标准院与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住工)进行了深度合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制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技术规程》等5部地方技术标准。远大住工是丽水新城项目的工程分包商以及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的供应商。

远大住工成立于2006年,企业延续了1996年远大空调与日本铃木合资成立的远大铃木住房设备有限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优势,逐步发展为专营建筑工业化技术研发集成、建筑构件及部品制造销售和工业化建筑工程服务及技术服务的企业。2007年,公司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首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

与万科专注于PC技术、立志整个地产产业的建造技术升级不同,远大以制造技术见长,进而从制造产业转进住宅建设,从一开始就以制造产业的角度看待住宅建设。远大住工的技术特点在于集成,即强调整体厨房、整体卫浴等制造集成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丽水新城项目除了PC产业化住宅技术之外,还全部应用了远大住工生产的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远大住工在建设工程中强调优化集成,将住宅分为3个系统: 主体系统、机电系统和装饰装配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将工业制造能力全力转化为工程建设能力。针对每一项子系统,远大住工引入国外技术、甚至是整套生产线进行工业制造,除了传统的和日本铃木合作的装饰装配系统之外,主体系统的PC住宅产业化构件生产线来自德国。远大住工的企业战略路径为工业——建筑业——地产开发与服务,逐步推进升级。在战略路径的实现方式上,远大住工注意联合产业链上层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一方面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基地,利用产业化住宅技术在保障房建设中的政策优势,积极向各级政府推荐展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趋势;另一方面联合设计院,将自身丰富的集成制造能力转发为产业化住宅的相关技术标准。

5 案例分析

通过对4个案例的观察可以看出,企业从事包容性创新受到诸多生态因素影响,既包括传统价值链上的供应商与客户,也包括政府、同行、雇用劳动者等。而作为世界上最大住宅供应商的万科,又把升级整个产业的终极社会价值作为了自身的价值追求。因此,本文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功利性—泛功利性—非功利性逐渐过渡的方法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效用和社会效用之间的联系。

本文认为,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生态系统由3个层面构成,如图3所示。第1个层面是功利性的企业效益层面,传统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视野主要集中在这一层面。在企业效益层面中,创造价值并直接获得经营收益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诉求。第2个层层是泛功利性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层面,除了第1个层层内直接发生关联的利益相关者之外,还包括公司潜在的客户、整个产业与行业、股东、雇员、政府、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等。该层面中企业不再局限于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扩展到更加广阔的战略考量,比如在产业内的地位等。但出发点依然是企业的商业经营,其最终目的落实于企业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是一种更为开放的功利性视角。第3个层面则是非功利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层面,包含自然环境、法律与道德、社会和谐以及公平正义。任何成功的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及风险与竞争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认同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社会包容性的达成,而不再仅仅满足于企业的规模及盈利增长。例如,联合国提出了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全球排名前列的跨国企业悉数响应,承诺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及反贪污等方面的10项基本原则。

图3 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生态系统

以上述3个层面作为维度,进一步对每一个企业的包容性程度进行分析,就可以概括提炼出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生态空间。如图4所示,图4中3个坐标轴原点的位置,标明了企业拥有较低的包容性,而在灰色空间中与坐标原点对应的顶点,则表示企业在各个维度都有较高的包容性。不同的企业,依据其所处的行业、自身的规模以及自身在包容性创新生态空间的位置,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包容性创新实施路径作为创新策略,如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

图4 基于创新生态空间的企业包容性创新策略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万通选择的是沿着企业效益维度进行的收益导向型创新策略,即依赖包容性技术获得经营收益。地产行业是一个规模显著增加核心能力的行业。作为相对较小的地产公司,万通不得不更加重视企业的盈利与规模扩大。因此,万通并没有选择不容易获得收益反而要额外付出包容性成本的产业化住宅技术,而选择单独应用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的精细的绿色住宅技术。在绿色住宅的生产销售过程中,不但包容性成本得到消化,还能够依靠包容性技术获得了额外的绿色溢价。此外,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万通作为小型房地产商,无力改变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并且依赖产业链上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规避产品风险。应用绿色住宅技术,仅仅需要在供应商中增加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提供商即可。如图5所示,以Ander的创新生态模型分析,绿色住宅技术属于发生于供应企业的创新,整个产业链并不会受到创新的威胁,反而可以从中受益。

图5 万通新新家园的住宅产业链

万科作为全球最大的住宅生产企业,做出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目标高度重合的判断。因此,在长阳半岛项目乃至万科开发的多数住宅项目中(既包括保障性住房也包括商品住宅),万科一并实施应用了绿色住宅技术和产业化住宅技术。同时,万科极为关注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旦对某一技术趋势做出判断,就立即体现出超出整个产业的远见,不遗余力地引导整个产业转型。因此,万科选择的是图4中企业责任型的创新策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产业化住宅技术并不能像绿色住宅技术一样,简单在供应企业中增加相应的技术供应商,而需要在总包——设计这个位置作大幅度的重整。如图6所示,以Ander的创新生态模型分析,属于补充协同企业的创新,无论从潜在性还是现实中,对整个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工程总包商、分包商、设计公司、供应商)都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很容易遭到利益相关者的抵制。但是万科基于自身的行业地位和企业规模,从企业责任出发,能够克服包容性成本增量带来的效益损失,通过入股、共建等方式大幅调整利益相关者管理,最终实现了企业责任维度的包容性创新策略。

图6 万科长阳半岛的住宅产业链

在“高空造楼机”案例中,卓越置业是中国排名前50位的地产企业,从创新驱动角度分析,政府的产业化住宅政策、劳动力的老龄化与日益紧缺都是主要的创新驱动力。此外,卓越地产以及产业链中的众多合作伙伴无法对产业化住宅的大趋势视而不见,万科的产业化住宅创新活动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动力。但是以“高空造楼机”产业联盟中任何企业的规模和能力,都不能涵盖整个产业链单独完成创新,必须获得政府、雇员、行业合作伙伴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配合,因此,卓越置业选择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认同型创新策略。“高空造楼机”技术只是在原有产业链中的工程建设阶段增加了造楼机平台这一关键的供应企业。如图7所示,从Ander的创新生态模型来看,基于供应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不会带来威胁,价值链其他部分反而因此受益。

图7 “高空造楼机”的住宅产业链

远大住工作为制造业企业,拥有强大的构件、部品生产制造以及装配式住宅集成设计能力。但是在另一方面,虽然产业化住宅乃至集成装配式住宅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方向,但是对传统产业链的冲击极大,远大住工挤占代替了传统住宅生产中的材料供应商、分包商的重要角色和份额;并且由于角色和份额的集中,也会对总包商产生替代的威胁。如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远大住工的创新活动很容易遭到既有行业的抵制,因此,它也选择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认同型创新策略。首先,远大住工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基地,利用产业化住宅技术在保障房建设中的政策优势,积极向各级政府推荐展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趋势;其次,与产业中的设计公司结成联盟伙伴关系,将自身丰富的集成制造能力转化为产业化住宅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而改变产业形态。

图8 远大住工丽水新城的住宅产业链

从总体上看,收益导向型和相关者认同型代表了目前多数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策略。企业首先需要判断自身在包容性创新生态空间中的位置,结合自身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进而选择包容性创新的策略方向。作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的包容性期待,也不能脱离其规模、技术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的经营现实。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以4个住宅项目的案例为对象进行多案例分析,探讨总结了利益导向型创新、相关者认同型创新和企业责任型创新3种包容性创新策略,并进一步从功利性、泛功利性和非功利性3个维度定义了企业的包容性创新生态空间。

本文的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包容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分析框架,而本文仅仅通过住宅行业的单一行业对相近区域的4个案例进行了简略分析。开展跨地域、多行业的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包容性创新问题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此外,企业在某一个维度展开包容性创新策略的同时,其他维度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1] Nijhof A,Fisscher O,Looise J K.Inclusive innovation: a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inclus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2,9(2): 83-90.

[2] Guth M.Innovation,social inclusion and coher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a new diamond for a socially inclusive innovation policy in region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5,13(2): 333-349.

[3] Ali I,Zhuang J.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prosperous Asia: policy implications[Z].ERD Working Paper No.97,Economic and Research Department,Asian Development Bank,Manila,2000: 1-10.

[4] Social Exclusion: Concept,Application and Scrutiny[R].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0.

[5]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 公平与发展[R].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Dutz M A.Unleashing India’s Innovation: Toward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Z].The World Bank,2007.

[7] Altenburg T.Building Inclusive innov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y it is necessary to rethink the policy agenda[M]//Altenburg T.Proceeding of the IV Globelics Conference.Mexico City,2008: 22-24.

[8] Foster C,Heeks R.Conceptualising inclusive innovation: modify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frameworks to understand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low-income consumers[J].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13,25(3): 333-355.

[9] Mashelkar R A.Inclusive Innovation: The Global Game Changer[Z].Pune: CSIR-National Chemical Laboratory,2013.

[10] Chataway J,Hanlin R,Kaplinsky R.Inclusive innovation: an architectu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Z].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

[11] 邢小强,周江华,仝允桓.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 27-32.

[12] 邵希,邢小强,仝允桓.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6): 24-30.

[13] America Innovation.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R].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 Interim Report,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2004.

[14] 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4): 98-107.

[15] 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1(3): 306-333.

[16] Adner R,Kapoor R.Innovation Ecosystems and the pace of substitution: re-examining technology S-cur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37: 625-648.

[17] Kayano F,Chihiro W.Japanese and US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8,30(1): 49-63.

[18] Rohrbeck R,Hölzle K,Gemünden H G.Opening up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Deutsche Telekom creates an open innovation ecosystem[J].R&D Management,2009,39(4): 420-430.

[19] 黄鲁成.基于生态学的技术创新行为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18-111.

[20] 罗发友,刘友金.技术创新群落形成与演化的行为生态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1): 99-103.

[21] 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应用[M].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8-56.

Strategies for Inclusive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Ecosystem: a Multi-case Study on Residence Enterprises

Wang Qiang,Tong Yun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regards corporations and society as the integrated and constantly adjusted dynamic system.From the angle of methodology,it considers both the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corporation’s innov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macro external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growth.This paper studies four different green residence enterprises to analyze corporations’ inclusive innovation strategy by innovation ecosyste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rporation can understand innovation ecosystem by three levels which are utilitarian,extensive utilitarian and anti-utilitarian.In this way,the corporation’s ecospace of inclusive innovation is defined from three dimensions,namely corporate profitability,stakeholder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corporation should choose an appropriate strategy of inclusive innovation by considering enterprise scale,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specially its position in the ecospace of inclusive innovation.

inclusive innovation;innovation ecosystem;innovation strategies;residential industrialization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630009)资助。

王强(1977—),男,北京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包容性创新、可持续创新;仝允桓(1950—),男,河南南阳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可持续创新。

C270

A

猜你喜欢
包容性产业化住宅
Jaffa住宅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22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挂在“树”上的住宅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50
MHS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4:20
A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0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4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34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