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世界逐步开始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大学也应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授语言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交流能力薄弱。本文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实验班为研究对象,从教师、教学、人文环境和校园活动几方面阐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得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夯实语言基本技能,丰富学生文化积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质;工具性;人文性
一、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民族精神,体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之中。从狭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启发学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文化载体,它的教学本质就是跨文化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能力的任务,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结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大学英语新一轮改革大潮中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机结合
笔者认为,应用能力是掌握英语的知识结构和使用技能为目标的,人文素养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使命。具体方案如下:
1.教师本身
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阔的视野,敬业的态度就是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除了精通英语语言,还应透彻了解西方文化,课余时间要注重继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和文化两个方面交叉渗透给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2.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教学内容应注重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背景的介绍,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感悟。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人文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重视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带领学生去感受语言的美,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3.校园人文环境
优美的校园不仅是碧绿的草地、健全的设施,更应体现出良好的人文环境,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寝室等设施应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例如,校园里的双语名人箴言,墙上悬挂的中外名人佳作,都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海洋,和名家对话,和思想家交流,从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探索。
4.校园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也置身于浓厚的语言和人文环境中,教师应在第二课堂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1)举办诗歌朗诵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收集优美的英文诗歌,从欣赏诗歌中去感受语言之美,可以先听音频,模仿跟读,直至表达熟练。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去理解诗歌中所传达的文化思想,鼓励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诗歌。在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2)举办外文歌曲大赛。外文歌曲大赛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巨大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连读、吞音、弱化等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去查询和体会外文歌曲中所折射的文化内涵。
(3)设置英语角。学校的留学生可以去组织和参与英语角,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每周一次,一次围绕一个主题,涉及范围由学生提议和决定,比如中西教育的对比等。这样的形式改变了呆板、被动的学习氛围,满是欢声笑语与智慧碰撞。
(4)举办外语文化节。学校可以开展主题文化节,如英伦风情、美国文化展示、西方博物馆微观展览、东方文化神韵等系列,也可组织观看英文原声电影,阅读经典文章,举办英语墙报展览等。浓厚的人文环境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
四、总结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培养人文精神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本文从课堂教学及人文景观、人文活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夯实语言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正确吸纳外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更要弘扬本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于乐乐(1981- )女,满族,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