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课程改革思考

2016-05-24 09:51覃萍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独立学院课程改革

摘 要:目前,独立学院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朝应用型大学转型,却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师观念不适应、教材与教学实际脱节、课程设置滞后于教学改革等现象。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需要更加完善,而不是盲目地跟风。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大学;课程改革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朝应用型大学转型,也为了扩大招生,在不断压缩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增设了实践类课程。但由于在转变的过程中没有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而导致了教师教学无从下手,大部分学生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了学习。

一、任课教师需改变观念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独立学院自己的培养模式,“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建立以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培养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的基础牢、能力强、素质高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独立学院的任课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观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许多独立学院的任课教师在课程被压缩课时的情况下,并没有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不注重增加实践课时,仍然用一本和二本院校的观念进行教学,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文学类课程,大部分仍以“史”的线索来教学,忽略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讲解,对学生的文学感受、文学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这就难以适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顺应大环境的同时改变教学方法。

二、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仍存在专职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来自母体学校及校外的兼职教师,其工作重心不在教学方面,甚至只是为了完成一定工作量拿到相应的报酬而应付了事。大部分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虽然在学历和学位上都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这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定位是不相符的。因此,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非常有必要。如对在职青年教师的培养,可开展 “暑期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的活动,或让青年教师与各实践基地联系,到实践基地任职锻炼。另外,还可以采取引进的方式。如从企业或一本和二本高校退休教师中引进,也可聘请一些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为兼职教师,对在校生进行短期的实践培训。只有教师本身熟悉了实践的流程和方法技巧,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也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

三、编写符合独立学院的专门教材和教辅材料

目前,我国大部分独立学院使用的仍然是一本和二本院校的教材,这就造成了教材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这些教材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入校成绩普遍较低,各方面素质也相对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必然出现看不懂也学不会的现象。而对于原本就因入校分数相对较低而产生自卑心理的他们,久而久之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师多半是毕业于一本和二本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自觉地运用一本和二本院校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最后,由于独立学院对各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都进行了大幅压缩,在与一本和二本院校使用同类教材的同时,课时却减少了一半,教师在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方法之前,经常出现课程内容只上了一部分的情况,使得学生不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虽然增加了一些实践课时,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因教材不合适而难以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实际,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或实践教学指导书等,不能照搬全国统编教学指导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才能培养出技术性、操作性强的应用型学生。

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根据目前各独立学院所选用的教材来看,其课时量应当与一本和二本院校所设置的至少128个课时相一致,但大部分独立学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设置上却只有96个。如此设置,基本不可能完成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地教学,无法对作品进行解读,教学也就流于形式。

四、增设专业基础课相关实践类课程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纷纷对本校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是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训练。于是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被删减,增加了许多为就业而准备的实践类课程或课时。但在目前来看,针对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类课程并不多,这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运用并无多大帮助,反而是大量减少基础课时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牢。因此就出现了课程设置滞后于教学改革的现象。

在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同时,可以增设专业基础课的专题选修课程,即设置相应的微课程。可根据专业基础课中的内容来设置一些专题的微课程,课时量十几、二十节即可完成某个专题的讲解和学习,如文学类的作品品读类、文学评论写作类。这样,就使单一的课程类型变为多样化,以此来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

五、增加图书馆藏书量,避免教学与学生自主阅读脱节的现象

由于独立学院多属于私立,在教学资源上相对欠缺,各类设备、藏书等都相对较少。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可借图书量太少。如现当代文学课程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大量的作品辅助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介绍和灌输作品,这样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欣赏、分析能力。但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之后,学生往往因借不到相应书籍而作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将课程建设与实践相结合

独立学院可与实习、实践共建单位联合,共同开设一些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或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程设置的修改。另外,还可以把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将实践课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知识。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不仅是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增强独立学院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等,是推进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远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探索,2010(3).

[2]覃家君,李杰,刘瑞.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有关问题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JGB508),2014年度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01)。

作者简介:覃萍(1981- ),女,壮族,广西田阳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独立学院课程改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