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及对策

2016-05-23 07:21林炜傅艳蕾
现代交际 2016年8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林炜 傅艳蕾

[摘要]社会公德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高校德育应重视两课教学,培养公德意识;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公德氛围;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公德素养,以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引导,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公德现状 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167-01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少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社会责任感的失范、诚信意识的缺失、文明言行有失偏颇。除此之外,大学生自私自利,冷漠麻木,破坏公物和环境,有的甚至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当前,我国市场运行的法律和市场秩序尚不完善及其弱点和消极因素会反映到道德中来,同时也给当代的大学生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例如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但如果让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中,就会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蔓延,导致大学生产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心理。

(二)高校对社会公德的削弱和忽视

现在的大学一味强调知识灌输,却忽视了对公德素质的教育和引导。学校的课程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存在着单调和枯燥的问题,没有更深入地理解道德层面的内容,让学生形成了高知识水平和低公德素质的强烈反差。另外,现在很多高校虽然也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益活动少之又少,没有积极引导大学生献身社会公益事业,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是受其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当前的网络环境也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网络所传播出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外,网络所呈现出来的虚拟的、自由的空间平台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容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漠视社会责任,造成了社会公德的培育在双重社会中不同程度的缺失。加之虚拟性和匿名隐蔽性,社会舆论的监督得不到有效发挥,也就明显降低了社会公德所具有的外在约束,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无视社会公德。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一方面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有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 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当代大学生不能理性认识自己,过度重视自己能力,盲目定位自己,不能将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存在着重视自我价值却忽视行为小节的误区。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对策

(一)重视两课教学,培养公德意识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高校要充分强调两课的重要性,同时要更注重实践课对道德的培养,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

(二)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公德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公德教育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在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一要努力创造高层次、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营造出可以发挥育人功能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文化,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净化校园公德环境。高校要积极加强公德宣传,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坚决予以批评教育。四是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使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道德风气

加强网络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中正能量的内容,来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另外,要强化法律制度的约束力。通过立法来提高网络进入的门槛,让任何网络行为都有法可依,不让违法犯罪的人有机可乘。同时要加大惩罚力度,对通过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律从重从严处罚。大力开展健康网络交往、文明上网,提升网络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

(四)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公德素养

提高社会公德素养不能离开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最直观、最生动和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将道德意识外化到日常生活中。

马克思曾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应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不论是在个体生活中,还是在公共生活中,都应该加强道德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修养。

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乏的现状,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世芬,王岩.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01):94.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在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