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锋?王琪 ?胡永红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所面临的严峻现状,探讨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规划中如何应对城乡结合部的生源动态现实:多元分析,及时把握人口变化的实际情况;综合评定,保证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的公益性;客观预测,建立动态模型应对;加强管理,动态的进行软硬件的配置。又探讨了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动态思考的意义。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动态应对
一、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的一般问题
中小学布局研究是基础性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的重要平台与依托,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的发展,一直是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与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执行,我国学龄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中小学布点建设的问题日渐突显,原有的办学状况,原来的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一些重点、示范性学校虽然人数严重超标,但因资金因素、发展条件的良好互动,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授课教师积极性更高,从而得到进一步的良性发展。而另一些普通学校、乡镇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尽管在教育机构的管理下,依然有着相对成本并不低的投入,但仍然师资薄弱、教学质量较差,这固然有教育管理等一些主观原因,但如区位条件、区域经济等客观因素同样是这种非均衡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出于公平性、公益性的考虑,教育管理部门却不得不充分的协调教育投资如何分配、教育设施如何整合等一系列具体难题,相关设施的长远发展与现状如何结合等尖锐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教育管理部门。
二、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与规划目标
如今,为了更好地配合城市教育设施的建设,从教师资源配置、空间布局等,各方面都在进行着全面的努力,在城乡建设发面,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都确定了相关用地的性质与功能,原则上也确定了各类设施的规模与区位,虽然是战略性或者长期性的内容,但也关注了近期建设的问题。
然而在城乡结合部,虽然相关规划中也给出了各类教育设施的具体布点,但他是较长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城乡结合部发展的不断变化,城市建设内容也经常发生调整,于是布局规划也就常常滞后于现实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地段区位的特殊性,该区域人口以及学生生源变化较大,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在快速增长期,流动人口所携带的子女大幅增加,而处于慢速增长期,则是学生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主。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调整,也使教育部门处于难以适应的状态之中。
故这一区域中小学布局动态调整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尽可能的实现阶段建设与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合理的优化现有教育资源,一方面有序拓建新的相关设施,以期达到在满足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与周边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的动态特征相适应。
三、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规划中的动态应对方法
1、多元分析,及时把握人口变化的实际情况
人口的数量与特征是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和学校规模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城乡结合部区域,人口构成、数量变化尤为复杂,故这一类研究及规划需充分了解区域内现有学校情况和实际分布特点,对区域内的人口现状、构成做详细的论证,在具体调整学校布局、撤并学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分布的特点,考虑流动学龄人口的教育问题,将流动学龄人口与城市户籍受教育人口,进行客观的统筹考虑。
2、综合评定,保证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的公益性
现状教育基础设施综合评定是客观预测各类学校发展前景的基础,具体的布局中应通过典型性案例提取研究以及普遍性分析,从当地经济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的预测及城市远期的用地规划分别就现有学校的生源情况、区位合理性、用地规模、设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但无论是扩大学校规模,还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能以牺牲学生就学、降低普及程度为代价调整中小学布局、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如评价结果却是不适宜,则应充分考虑与交通工具相结合,以合理的出行体系,维护该区域学龄儿童的根本利益。
3、客观预测,建立动态模型应对
应立足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展开论证,就现实情况与规划目标终极蓝图进行比对研究,对区域当前的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充分分析,预测未来不同时间段区域人口的可能变化规模、变化速度,并根据城市发展阶段预测及城市远期的用地规划进行学区划分,在充分考虑远期发展布局可能性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对近期进行多方案的有选择、有条件制约的动态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在一定阶段呈现较大波动的变化,但到达一定状态,将又逐渐偏于稳定,这一趋势在我国的中小学布点规划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在客观条件下,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划定不同教学服务区,结合变化的不同预测,划定刚性与弹性的动态模型,动态考虑学校的发展。
4、加强管理,动态的进行软硬件的配置
因为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的不同,不可能都按照终极标准进行相应的资源设施的配置与管理,故应根据布点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地段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殊区域差异,综合考虑基础教育的师资配备和经费供需矛盾,着重关注区域不同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发展规模的匹配情况,进行动态的、互补的资源优化。
四、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动态思考的意义
1、顺应城乡结合部学龄人口变化特点及需求
应对城乡结合部人口变化的新特点,规划发展不确定的老问题,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又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促进该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解决国家教育和规划出现的“瓶颈”问题有重要意义。加强该区域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设施的动态布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城乡结合部启动教育现代化不应逾越的管理方案。
2、利于城乡结合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其建设、管理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居住群体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的公益性,而城乡结合部,因其所隐含的特殊性,居住人群混杂、流动性大,而如何在满足最低公共消费的前提下,保障不同群体相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公正性的基本体现。
【参考文献】
[1] 徐坚成,我国不同地区未来学龄人口波动与基础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8.
[2] 石人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小学校布局调整[J].中国教育学刊,2004.7.
[3] 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
[4] 袁桂林,宗晓华,陈静漪,中国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2006.2.
[5] 陈卫,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J].人口研究,2006.7.
【作者简介】
吴 锋,副教授,任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