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的系统分析与对策探索

2016-05-19 06:11陈界誉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3140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实践教学计算机

陈界誉(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314000)



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的系统分析与对策探索

陈界誉
(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弱,不能直接胜任企业的岗位需要,反映出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着有待改进的问题。文章从人与机构、物与环境和制度与体系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从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这四个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主体出发,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对策,认为只有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这四方共同努力,在多个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政策、改善设施、创新过程管理和提高认识,才能改善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Abstract:Computer-major college graduates are not equipped with practical skills needed for the positions in the organizations. This shows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in colleges.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actual observations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the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involved, hardware and the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guidelines and systems to br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Then the articles analyzes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tting forth solutions which require the collective collaboration of various parties, to put together effective policies, new measures,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o facilitate greater understanding, improving the problems in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一、概述

许多计算机毕业生不能直接胜任企业的岗位需要,这是因为学校的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练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这反映出高校和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对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改进。

分析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要从人、物、制度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实观察的方法,从人与机构、物与环境和制度与体系三个维度对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系统地分析问题症结,在此基础上,从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即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逐步改进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问题的系统分析

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是教学大系统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因此分析存在的问题要按照教学系统的组成,从人、物、制度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问题树的方式进行梳理,能得到比较清晰的认识,如图1所示。

(一)人与机构的角度

1.教师队伍实践经历不足,教师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师受过工程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很少,大都没有实际计算机行业工作的经历,缺少真实项目开发的体验,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综合实践项目,特别是真实项目时缺少自身积累与真实感悟。另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职称,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主要是科研论文和课题,实践教学能力水平没有硬性要求与评判指标,导致教师的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参与实践培训或进企业学习,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根本性的内驱动力。

2.学生不重视实践课,主动性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比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的积极性不强[1]。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实践动力,对验证性实验没有兴趣,对Java,Visual C++,Visual Basic,ASP.net等计算机语言设计课程普遍有畏难情绪,对于挑战性强一些的综合性实训又无从做起,自我学习的控制能力较弱,不少学生沉迷于计算机游戏,缺少学习动力,对未来职业认识模糊。

3.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缺少整体发展规划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对实践教学注重投入、忽视管理,即使是高职院校依然无法摆脱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思路,认为实践教学是附属于理论教学的观念比较普遍。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缺少学校层面的实践教学的整体发展规划。

4.政府教育管理机构

(1)实践保障资金仍然不足。

尽管政府给予教育资金的投入有了很大改善,但实践教学条件提升、设施设备更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计算机发展迅速,要保持计算机实践设备的持续更新,必须有资金上的保障。

(2)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滞后,协调机制不健全。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法规滞后,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2]。没有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来制约校企合作双方、明确企业责任义务、保障企业的利益,所以尽管学校很积极,企业却消极应付,校企深度合作难以进行,无法真正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3)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创新措施不足。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没有着力引导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制度改革,缺少激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措施。

(二)物与环境的角度

1.实践教材与教学资源

(1)实践教材更新不及时。

计算机专业是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无论硬件还是软件,3至5年后就会更新换代,但学校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教材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滞后现象普遍,影响了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使用。

(2)缺少综合性案例实践指导资源。

学校教学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使得具有综合性的真实项目案例和能够适合学校使用的实践指导资源比较匮乏,搜集与开发都比较困难,实践教学中往往采用了虚拟的项目案例。

2.计算机实验室与实践设备不足,管理不灵活

(1)计算机实验室数量不足,计算机配置更新滞后。

计算机实验室必须承担各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实验,数量上依然不足,更新也不够及时,一些实验室安装软件较多,运行速度慢,死机等故障比较多见。

(2)计算机实验室结构不完备。

计算机实验室以通用实验室为主,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设备不够。

(3)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不灵活。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为方便管理,大多不支持学生进行软件安装调试,而提供虚拟计算机的比较普遍。能够全天开放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计算机实验室很少。

3.缺少网络实践教学与管理平台

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具有通过网络开展教学和管理的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交互,能够发布学习任务和提供学习资源,还能够记录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并能够对一些实践项目内容进行自动评判。但不少高职院校缺少这样的网上实践教学平台,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支持实践教学与管理的作用。

4.校内实训基地少

高校建立的计算机校内实训基地类型数量少、规模小,不能充分容纳众多学生进行实训锻炼,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站或公司、网站开发和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但通常是实验性质的,没有与外部IT企业的形成广泛的合作,配套条件与运作方式不同于实际企业,难于提供学生比较理想的实训体验。

5.校外实训与合作企业

学校难于找到合适的顶岗实习企业。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怕影响企业的生产轶序,担心产品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管理,不愿接收学生实习。一些愿意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却不能提供学生实习的真实岗位,容纳实训学生的数量很少。

有些校外实训没有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企业将实习生当作打杂的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安排的工作岗位与计算机专业关联性不大,不让学习涉足主要岗位,导致一些实习活动变为进企业参观,没有达到顶岗实战的实践目的和效果。

(三)制度与体系的角度

1.实践教学体系与体制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不适应工程和职业人才培养:

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没有形成按照工程人才需要和社会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仍然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虽然采用了面向实践应用的模块化教学,但各模块大多只是将不同的课程重新组合,没有完全突破普通高校学科的教育体系,没有真正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导,按照就业岗位能力重构课程,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存在着体系设计上的整体性不足[3]。

此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多数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激励、评价考核的长效机制[4]。

2.实践教学目标与计划问题

学校不能清楚地把握IT工程人才和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变化,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真实期望存在差距。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实训技能为主,而对工程人才和职业岗位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5]。

3.实践教学方法与环节缺少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被复制到实践教学中,实验与实训教学依然围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着眼于教会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在面对任务时探索、在操作实践中主动学习、从错误中体验。

计算机专业两个主要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与实际脱节。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毕业设计不与工程实际结合,题目虚拟设计,题目偏小单一,得不到综合性训练[6]。

4.实践教学内容与应用脱节

除了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训外,计算机实践教学大多与理论课程配套开设,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以验证课程知识为主,以传授知识技能和指导操作流程为主,实验内容以课程知识体系作为主线组织,不是以小的项目形式或计算机岗位工作形式来编排组织,缺少综合案例将各个模块进行有效整合,缺少与职业和项目的对接,难于提供学生真实应用的学习体验,不具有实战性。另外,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慢,难于体现计算机行业的最新状态。

5.实践教学组织与过程管理问题

图2 对策示意图

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是单线程、流水式的,按照规定时间,全班学生同步顺序依次进行一个个实验,一门课程的实验安排课时较少,各课程按知识关系划分先修、后修,进度由教学安排和教师主导。

实践教学的过程类同于理论课,教师先布置实践任务,提出实践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与演示,然后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答疑,完成实验任务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小组合作方式、竞赛方式进行探索创新性的实验活动比较少。

6.实践评价考核问题

没有较合理的计算机实践评价考核规范和标准,通常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实践课的出勤情况、实践表现和实践报告来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主观随意性大。

实践的教学效果较难认定,特别对于小组合作实践、综合性实训和创新性实践,难于用客观的尺度衡量,缺少科学的评价依据,评定的主要尺度是指导教师的主观判断。以IT知名厂商的认证考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操作能力的标志,也并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4]。

对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同样也难于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足制约了教师在实践指导上作更多的付出。

三、对策探索

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和机构,需要系统中的责任主体方,即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多方面的整体性持续改革推动,才能取得改善的效果,如图2所示。

(一)政府教育管理机构

教育管理机构是学校的管理方,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下,教育管理机构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是决定性的。要在资金保障和政策激励上为实践教育提供宏观引导和发展支持。

1.加大实践基地与实践设备的资金投入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应把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对高校和高职院校实践基地与实践设备专项资金的持续投入。

2.鼓励实践教育的创新改革

鼓励和引导高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

在教师职称晋升上增加工程系列“双师型”教师的更多的选择途径,为教师进企业培训和企业专家进学校担任实践教师提供政策支持。

3.以政策法规推动校企全面合作

政府主导统筹,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校企合作的法规和条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用减税和给予专项经费的办法让企业在合作中获益,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能持久合作,确保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实训和教师实践[2]。

4.支持学校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推动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支持企业创办职业学校,学校和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联合进行职业培训教学,学校以实践项目外包和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合作,探索实践教学的企业化运作路径。

(二)学校

学校是教学的全面管理者,同时也是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方,实践教学中物与环境、体系与制度的许多责任主体是学校,因此实践教学问题的改进,需要学校从多个方面采取对策。

1.编制面向实际的实践教学教程与资源

在实践教材的内容筛选上,依照IT工程师能力要求和计算机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确定教学标准,将成熟的案例、综合性的案例和企业的一些项目纳入教材。教材内容力求素材来自于生产实际。

2.改善计算机实践设备条件

改善计算机实践教学条件,新增和更新计算机实践设备,优化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为计算机专业综合实训提供设备保障。

3.方便教学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增加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建立专业实验室。

实验室必须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些感兴趣的实验,做些创造性的小发明、小制作的实验等。

4.制定培养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

对IT行业的职业需求进行调研,依照IT工程师能力要求和计算机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

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要准确掌握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企业“订单式培养”、“角色培养”,学生在掌握通用的实践技能基础上,选择主攻发展方向[7]。

5.建立基于CDIO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是目前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适合计算机专业的CDIO实验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产品和系统的构建能力,与I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实验课程体系可分解为4个层次: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专业创新性实验[8]。

6.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稳固的校内实训基地,组建专门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校内实习工厂等实训基地,工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专业技能由校内实训基地解决[6]。

学校需要从适合学生实训的角度筛选合适的实训企业。要从专业符合度,企业的能力和重视程度,企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教育经验等方面进行筛选,通过实训效果的事后比较分析,逐步固化一批具备真实能力的实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加强管理,确保企业的实训环境达到要求[9]。

(三)教师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学方法与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组织与过程管理、对学生实践的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主体,实践教学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进。

1.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参加IT企业认证考试、进企业实际锻炼、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环节

(1)采用翻转实践教学方式。

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引入到计算机语言类、网站制作类和数据库类等课程实践教学中。通过网上教学平台提前发布实践任务、实践要求和微课实践学习资源,让学生利用开放计算机实验室或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在指定的期间内先行自主动手去完成实践任务,然后在集中的实践课上教师进行检查,解答学生实践中的疑难,个别化指导困难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展示,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2)引入CDIO工程教学模式。

将CDIO模式引入到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环境[3]。设计基于项目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对计算机行业与市场进行调研,建立来自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信息通道,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和实用性来选择计算机实践内容。课程实验内容、毕业设计项目应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贴近生产应用实际,贴近岗位的要求,摆脱知识系统性的束缚。

综合实验的内容,以一个真实完整的项目作为案例,分解成多个子项目包含在各个基础实验单元中。这样通过案例项目将基础性实验的主要内容贯穿起来,使实验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兴趣,改善实验效果[8]。

校外顶岗实训,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环境养成,利用企业环境,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要求,提高职业胜任能力。

4.强化实践组织与过程管理

增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学生行为检查,以企业岗位的要求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学生参加实践时,按照软件工程的流程来实施,用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来评价学生完成的质量[4]。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计算机技能比赛,以职业技能比赛促进实践教学。

5.完善实践评价考核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与结果。由网上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各单元时段与综合实验的参与情况与报告材料,再加上学生考核小组对各个学生的评价二部分组成过程评价,结果考核主要由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从参与状况、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进步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公开学生实践评价结果,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校外实训则由企业评价、学生自我总结和指导老师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按一定权重汇总计算。

(四)学生

1.提高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对计算机职业要求的学习和企业岗位实训的体验,提高对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在动手实践中形成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乐于实践、善于实践,正确定位未来职业角色,争取机会多参与实际项目,在参加学校综合实践和校外实训项目中,增加亲身体验的积累,锻炼自我创新能力。

2.参与行业认证

主动参与计算机行业的认证考试,如微软认证、SUN公司认证、思科认证、Adobe认证、Oracle认证等,促进素质提升和顺利就业。

3.多参与比赛活动和社会实践

创造条件多参与计算机专业的各类比赛活动,用比赛激发自我潜力,提高综合能力。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熟悉社会现实需求,打好就业基础,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来自系统的多个方面,在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要从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次上采取措施,政府从政策法规上支持、学校完善实践设备条件与教学管理、教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并主动参与,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才能有效改进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使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哲,高凌燕,李建昌.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66-167.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3]俞华锋.基于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7-58.

[4]史金联.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54-156.

[5]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6]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5,6:81-82.

[7]张军锋,陈素霞.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5:100-102.

[8]郭皎,鄢沛,应宏,等.基于CDIO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55-157.

[9]连国华,杨功元.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5:26-27.

作者简介:陈界誉,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实践教学、计算机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145-04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实践教学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