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的“得胜头回”

2016-05-18 00:27:44杨军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天机胡兰成易经

文_杨军

胡兰成的“得胜头回”

文_杨军

《易经与老子》作者: 胡兰成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6年10月

鲁迅讲中国小说史,对宋人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和明人小说《西游记》有一段有趣的对比。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要盗“人参果”,唐僧不许;在《取经诗话》中是“仙桃”,孙悟空不盗,而唐僧使命去盗。鲁迅认为,这里存在话本和小说作者的思想差异。《西游记》作者是士大夫,论人极严,以唐僧的角色,盗人参果显然不合适,故要推到猴子身上;而《取经诗话》作者是市人,论人较宽,以为唐僧盗几个仙桃有何要紧,故随口就说了。

胡兰成讲易经更像是宋人的说书。

历来各家说易大致有两种:一种天道人事;一种象数占卜。前者多是智识阶层的学问,而后者则多流传于民间,渐渐分化成两种相隔阂的文化。象数占卜常被正统易家视为迷信,现在也被认为是非科学的迷信。但胡兰成则不全否定,认为“有当、有不当”,占卜虽含迷信,不足以窥易经之大,但却是“文明的庶民化”过程,含有“天机的跃动”,比智识阶层的道德说教更亲切。这些“机智的活泼的表现,以好的缘起加以活用,亦可说是可喜的”。

这是他作书的由来。“我今此文像是观光导游。”

宋人说书,有一种技法叫“得胜头回”,又叫“耍笑头回”,是在讲正事之前,先说一段诗或故事,讨个吉利。讲一段和本事关系不大但又千丝万缕的故事,一面让早来观众“入巷”,一面提升人气。这是世俗的智慧。大概如今天开音乐会的暖场,但内容却别有意义。

其诗多半影射故事大意,其事则多半涉及神魔;讲历史的甚至从开天辟地讲起,才慢慢下到要讲的朝代。这种方法影响了后来章回小说,开头总要附会一段诗或神话故事。西游、封神不用说;水浒,是一个洪太尉放走了一百〇八妖魔;三国,是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皇宫里飞来大青蛇,黄巾起义先有南华老仙;红楼,是女娲补天剩下一块石头;金瓶梅,是纯阳子祖师……此后人物的命运,都仿佛可从这个半真半假的故事里演绎出来。

得胜头回,问题不在于故事的真假,而在故事之外的意味。故事里的人,仿佛命运前定,但又不是宿命论。很多小说,在流传中甚至包含多个版本,人物命运皆不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到紧要关头,戛然而止,留给听者去思考。每一章回,人物的选择不同,故事或许又有新的发展。

胡兰成讲易经,也带着这个得胜头回的意思。“从正面来说易经虽难,但可以闲聊的方式。”

他认为,红楼里离散聚合的观念,西游的求经之旅,乃至三国的分合、水浒的一百〇八妖魔,都是易经的。“易经里没有宿命论,中国没有司掌一切命运的女神。”民间这些故事,虽含有万事前定的思想,却和“宿命论”大不同,都有一种“活泼快乐的人情味”。万事前定,恰恰是对当时社会的隐喻,“由社会制度和人事造成的观念”。而故事本身的风情,包含着“天机的跃动”。

他因之认为,“易经之教,恰在于培养一民族的天机,培养个人的天机则是占卜”。

胡兰成晚年在日本

“何谓天机?一曰知警,二曰妙悟。”占卜之术,用易经乾卦言之,得吉而喜,乃知“亢龙有悔”,得凶而知警,乃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占卜总是“教你人生有着余裕,世事变化还多着呢”。

胡兰成讲易经时,正值冷战,美苏两大阵营斗争,而己身飘零日本,对此感受尤为真切。在讲稿里,他就多次用易经卦象讲当时国际形势,如苏联赫鲁晓夫下台是困卦,苏联今后的发展,要注意“革卦”;又以六十四卦的次第来说明日本百年历史,幕末和明治维新是屯卦和蒙卦,维新志士的争论是需卦和讼卦,内乱是师卦、比卦,发展教育是小畜卦,发动侵略是履卦。“履虎尾,咥人,凶。”

眼见要说成谶纬,他又收拾住,论到“开国创新的德性和形势”、个人的立身处世。“动乎险中,大亨贞,辛亥革命便是易经最好的说明。”历史的前途“整个是占卜性的。但占卜不占卜,你都只有一个觉悟”,《论语》所谓“丘之祷久矣”。他称为“历史的大信”。

《为生活重塑教育:中国的教育创新》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编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重新想象学习:互联社会的学习变革》

作者:[英] 格雷厄姆·布朗-马丁 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可复制的教育创新》

作者:[英] 查理斯·里德比特 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从这个角度讲易经,他获得了一种余裕。正如宋人说书的灵动自如,不致如后世小说试图包涵道德教化的拘泥。他同样认为易经包含道德,但绝不是理论化的道德体系,而是教育创新的基本使命,是要改变已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在19世纪形成的被诟病为“教育工厂”的学校教育;是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知识、学习、教育、学校,培养能够创造未来的人才。这几本书所展示的案例,对正在发生的教育创新的丰富性、多样性是很有意义的参考和启示。人世风景、“如大海波澜层迭的世相”。

在和新儒家唐君毅的通信中,他就说,“如六十四卦的《大象传》,即有六十四种道德的形。每一种道德,皆见于行为,皆生于事机……胜于宋明以来儒家把孔孟道德的用语做成了思维的教材,并做成艺术品,以之耽思,以之自怡悦”。他认为道德既是思,但是“俨若思”,最怕做成“思维的理论的体系”。“易经的卦爻,或利大人,或利君子,或利小人,或利女子,多种多形。嵇康卜疑,是于当世富贵将相、百工商贾、豪雄与简约,皆有所羡,此实是道德形态的一大开拓。”

他钟情于魏晋南北朝的故事,甚至打算写一部《晋南北朝演义》。要把敦煌壁画、搜神记、襄阳民歌、莫愁苏小小等传说、南粤及西域的商舶驼队沿途风景都写进去。不用西洋小说写法,也不因袭《三国演义》,“绝不夸张捏造故事,而是照实来写,如唱戏,不用丝竹的清唱。又绝不说教,有大道理也务必使读者自得之”,以为今人把道德平面化、单薄化的“反省”。只可惜,这个作品最终未成,只有论文明皇后的残稿。

不过,由此反观今日学校推行传统文化复兴,做国学或读经教育、做德育,尤其值得警醒。如何读?如何学?又如何面对西方文化(胡氏以晋南北朝为例,传统谓“五胡乱华”,也有文明融合的问题)?更有教材如何编撰的问题。胡兰成认为,如果现在要编一种道德教科书,最好是“充满新鲜味,脱去主义和学术的臭味,以其自身魅力而有权威”。据说,他后来曾写《建国新书》做实验,但也终于没有完成。

虽未完成,从这部《易经与老子》,读者不妨听个“得胜头回”,以为借鉴。

猜你喜欢
天机胡兰成易经
天机
宝藏(2021年3期)2021-04-20 09:36:00
《易经·序卦》探微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36
胡兰成与范秀美:幸福的黄手绢
山海经(2017年7期)2017-05-20 09:17:53
窥探天机的人
学与玩(2017年3期)2017-02-16 07:05:08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2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福建人(2016年7期)2016-09-13 08:22:09
胡兰成的女克星
东方女性(2016年3期)2016-03-31 16:29:16
浪荡子模板——胡兰成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09
“赔本买卖”里的天机
《易经》里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