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 琳唐佳骥韩全意易 文李伟光
(1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 安吉 313300;2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 100005;3中国医院医保专委会 北京100711)
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综述
胥 琳1唐佳骥2韩全意3易 文2李伟光3
(1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 安吉 313300;2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 100005;3中国医院医保专委会 北京100711)
构建全国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是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石,能为医保从业人员整体能力素质提升、任用、选拔、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经过3年的研究,全国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达到预期效果。依据构建的模型,已组织21期4000余人参加的胜任力培训,学员不但掌握了系统知识,还可以对照模型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管理者也可对其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科学、有效地引导团队向胜任力目标迈进,达到胜任本职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力等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麦克里兰(David MecleLLand)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外交人员选拔方法。提出用胜任力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量和基于胜任能力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麦克里兰博士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标志着胜任能力理论的开端,为胜任力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
中国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以下简称“医保专委员”)于2013年7月开始进行中国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以下简称“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深入研究并科学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石,能为医保从业人员整体能力素质提升、任用、选拔、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1我国医保从业人员现状
我国全民医保制度已经建立。医保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医院医保从业人员30万人,但医保专业管理人员不多,大部分是从其他工作岗位转入医保管理岗位。随着全民医保的实现,医保管理也从扩面增容转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轨道。然而,医保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医保管理的需要。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一靠制度,二靠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
1.2寻求医保从业人员人事制度改革途径
全国医保从业人员没有职业资格设置的制度,成为影响其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资格认定、岗位绩效、工资制定等现实问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大障碍。医保专委会多次向政府主管部门呼吁并表达利益诉求。经与有关部门协商同意,先从职业资格岗位能力和薪酬设计等方面探索研究医保从业人员人事制度改革的可行办法和有效途径。
2013年3月,医保专委会成立专家小组,开始对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进行探索。初始阶段,专家组提出十个能力模块,即政策理解能力、医保办公室职能、领导力和管理能力、信息采集与使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沟通协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医保协议书执行能力、相关知识掌握能力、自律与伦理能力。将十个模块的材料下发6个省级专委会和30家医院征求意见,各省建议医保专委会尽早确认初步模型,编写教学大纲,加快从业人员培训,边建模型边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1开展医保从业人员培训
从2014年1月起,在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开展全国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培训。内容包括政策理解能力、医保办公室职能、信息采集与使用能力、沟通协商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医保协议书执行能力等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授课老师来自一线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如临其境,参培学员反映良好。认为从课程设计、讲师选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所学知识都非常实用,培训效果超出预期。
2.2构建胜任力模型
经过9期胜任力培训和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参培学员反映有些模块内容需要调整和改进,专家组开始第二阶段的探索研究。
首先,对教学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并找出共性和个性问题,打破初始阶段的框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收集国外如美国、加拿大等代表性国家有关胜任力模型资料,国内如护士长胜任力模型[2]、急诊专科医师胜任力模型[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模型[4]等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吸收其适合医保从业人员各阶段胜任能力的精华,重新构建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再次,专家组委托北京同仁医院医保办团队起草新的模型内容,于2014年11月提交了新的胜任力模型。最后,专委会将重建的模型发至15个省级专委会和有关医院征求意见。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召开有关专家参加的征求意见会议,并按专家共识修改模型内容。
2.3胜任力模型定型
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确定为阶梯型,由8个模块组成:1.政策解读能力、2.医保知识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4.信息管理能力、5.沟通协调能力、6.规范服务能力、7.学术研究能力、8.职业精神素养。每一个模块又分为学习级、合格级、胜任级、专家级共四个层次,旨在构建医保从业人员从入职到退休的职业生涯中学习与考核、聘用条件与晋升依据。在此基础上,参考《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5]有关条目,征求孙宝志教授意见,逐渐丰富胜任力模型内容,建立了医保从业人员不同成长阶段胜任力评估评价标准。
3.1阶梯型的内涵
阶梯型模型突出医保从业人员现状和职业远景规划,让医保从业人员有目的、有目标、有职业愿景,看到希望与奋斗目标,避免职业生涯渺茫和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的盲目性。是在参考比较花瓣模型、冰山模型、洋葱模型、金字塔模型等胜任力模型后选择的最适用于医保从业人员的模型。
图1 胜任力模型
表1 政策解读能力
如医保知识能力。医保管理不是单纯的控费,而是延伸到医疗质量、成本管理、医疗行为、宣传教育、绩效考核之中,要求医保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政策解读能力,还要具备医政管理知识、医疗相关知识、物价收费知识以及卫生管理知识。只有了解掌握上述全面立体结构的知识,才能适应医保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和医改新形势。
3.2胜任力模型主要内容
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因为知识的获取与积累,能力的提升与改进具有阶段性特征,医保从业人员的成长是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
每一个模块内容分为学习级、合格级、胜任级、专家级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依据模块含义和分值,递进式掌握应具备的知识。如政策解读能力(见表1)。
医保从业人员是否应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争议很大。有专家认为,医保从业人员动手能力是最主要的,并且医保从业人员都在一线管理岗位,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职能。大部分专家和有关人士认为,学术研究模块很有必要,医保从业人员既要有实践经验,也要把实践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通过理论研究得出宝贵的经验,反过来指导实际工作,更加丰富实践经验。所以,学术研究模块应该构建。但在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从常识到原理,培养医保从业人员的学术研究兴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完整的体系。
3.3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设计与实践
2013年10月,医保专委会与人社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制定全国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培训计划。同时,成立项目执行小组,对培训体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授课讲师等进行探索研究。
图2 团队合作课程内容
项目执行小组在培训实践中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培训时间、课程设计、教学安排等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走出去,以省为依托到基层办班,为广大基层医保从业人员服务。针对医保从业人员不同发展阶段在同一胜任力上不同层次的培训需要,对培训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与组合,梳理课程的逻辑关系,形成分级、分类的课程体系。随后,根据“深度梯度法”,将培训课程按一个个台阶,形成由浅到深的不同课程,对学员分步实施培训。通过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的学习过程,逐步完成一个个台阶的学习任务,达到胜任力模型构建的要求。2015年11月,执行小组依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06号)[6]中提出的“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岗位职责,合理设置课程,让社会组织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要求,再次修改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医保从业人员的职业特征,接地气。如团队合作课程内容(见图2)。
在教学上,授课讲师均来自医保管理一线专家,并为每一门课程匹配相应的师资资源,要求授课讲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备课,在集体听课、专家审查教案后才能授课。要求讲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讲案例和实际操作,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游戏等深受学员喜爱的教学方式。
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研究历时三年多,经历了从借鉴、探索、研究、改进的完善过程,从理论学习到培训实践均收到了预期效果。
4.1为医保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打下基础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既可以用于医保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测评、岗位胜任力考核、绩效管理,也可以作为选拔招聘、薪酬设计、提升留任、评先争优的依据。对于岗位招聘和新入职员工可以指导岗位选择和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医保从业人员的成长与发展,为医保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人事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为医保从业人员的科学培养和管理提供依据
医保从业人员培养工作以前缺少标准依据,培训内容大都是应对上级检查、控制费用和地区性政策学习,没有系统、全面、可评估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系统性培训体系。全国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培训自2014年1月开始至今已举办21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000余人,涵盖除西藏自治区外所有的省(市、区)。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但掌握了系统知识,还可以对照模型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管理者也可对其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估,科学、有效地引导团队向胜任力目标迈进,达到胜任本职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4.3模型的构建收到良好成效
构建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参加培训的学员反映,学到了系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增强了,特别是学到了思维方法,看到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前景。学习与不学习,工作能力明显看出差距。呈现出从初始观望到目前积极报名参加培训的巨大变化。
构建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只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还需不断研究,持续改进,吸收其他类型的胜任力模型的好经验,使全国医保从业人员胜任力模型更科学、更实用,为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标准设计尽一点薄力。
[1]李佩丽,冯芮华.县级医院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2014(8):67-69.
[2]孙宝志,李建国,王启明.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D].人民卫生出版社.
[3]程莲舟.澳大利亚药剂师胜任力标准对我国药剂师培养的启示[J].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2013(3):56-57.
[4]陈校云,余中光.以急诊专科医师为例的胜任力模型典型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2015(4):78-84.
[5]张登印,李颖,张宁.胜任力模型应用实务[D].人民邮电出版社.
[6]民政部.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06号)[Z].2015.
(本栏目责任编辑:刘允海)
Revie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ency Model for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tioners in Chinese Hospitals
1Xu Lin,2Tang Jiaji,3Han Quanyi,2Yi Wen,3Li Weiguang (1An Ji County Hospital of Zhejiang, An Ji, 313300;2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Beijing, 100005;3Chinese Hospital Insurance Committee, Beijing, 100711)
Constructing a competency model for medical insurance practitioners is a footstone for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system and salary system, and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m to improve their competency, to be appointed, to be selected, and to make plan for salary compensation and future careers. After three years of research by Chinese Hospital Insurance Committee, the model has achieved its goal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we have conducted 21 times of training and there over 4000 practitioners been trained. The trainees not only learned the systematic knowledge, but also can make self-evaluation. The managers can assess the practitioners’ job capacity, and lead the team towards the aims of higher and more qualif ed competency by a scienti f c and effective way, so tha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hospital insurance, practitioners, competency, model
F840.684 C913.7
A
1674-3830(2016)4-46-4
10.369/j.issn.1674-3830.2016.4.013
2016-2-22
胥琳,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医保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医疗保险管理、物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