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玲玲,汤俪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微时代”对核心价值观树立与践行的负效应——基于青年群体的思考
邱玲玲,汤俪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污染和信息碎片化的负面性,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带来冲击。青年须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既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实践,外化为自觉行动。
关键词:微时代;信息污染;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青年需要奋勇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首先就应坚定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在奏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乐章中,国家为我们定好了“主音”,青年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时代”里,各种信息对青年的主观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发挥青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将成为青年的重要任务。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冠以“微”的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2]”
相比过往,“微时代”的本质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的变革。“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不仅在信息总量和种类上获得爆炸式增长,同时在传播方式、传播效率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微时代”的信息内容简要细微,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信息量的压缩使信息流动更快,通过小型的信息移动接收终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些都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但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性。
1.信息污染加重,“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3]”可见,信息污染即信息对人与社会的负面效应。
信息污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有用信息的污染。人们常常忽略有用信息的负面影响,当有用信息泛滥挤压了人们的选择空间,增加了人们信息处理的负担时,有用信息就构成了污染。换言之,有用信息的污染就是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使那些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被湮没在信息群中,使人们难以区分哪些信息是自己真正所需的、哪些信息又是真正可以用的;二是无用信息的污染,也就是信息没有价值,包括过时的信息、无意义信息、有害信息。有害信息是信息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信息污染源。它包括虚假信息、淫秽色情信息、反主流价值观信息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违反了社会道德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给人们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还表现在信息碎片化的弊病上。“‘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4]”顾名思义,信息碎片化就是指信息遭受分割,在媒体的传播上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着。
信息的碎片化有一定的益处,人们可以在零碎、间断性的时间中创造、接收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更迅速、更高效。而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简短,信息内容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内在联系,彼此的相关性减弱,使人们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构不成体系;二是人们获得的碎片化信息很多只是表面上的东西,缺乏深度,长期的碎片化接触带给人们的只是信息量的堆积,却不是对信息的深刻认知;三是信息碎片化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种快速且方便的阅读使人产生一种惰性,懒得思考、懒得探索,导致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也使人缺乏耐心;四是碎片化信息发布随意,不仅使信息不够严谨,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即由于信息的准确性下降和信息的完整性被割裂使信息易被曲解。
“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改变了青年们的交流方式,更给青年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微时代”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路径。各种“微事物”成为新的载体,使青年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更加广阔;其次,“微时代”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这种活泼的形式是青年喜闻乐见的,对青年来说更具吸引力;再者,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最后,“微时代”信息传播互动性强等特征也使青年互动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得到满足。
但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的是,青年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受到“微时代”信息传播负面效应的挑战。
1.信息污染加剧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难度
(1)多元价值观碰撞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有用信息的污染表现为这些信息传播量的爆炸,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多维文化的交织和多元价值观的碰撞。我们虽然不能否认多元价值观存在的重大意义,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尤其青年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在遇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时,青年容易陷入价值判断的迷茫中,增加了青年价值选择的难度。而且青年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盲目而又易盲从,多元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其他价值观难免在青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无用信息污染增加了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杂性
在信息泛滥复杂的态势下,无用信息尤其有害信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犹如一颗毒瘤,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青年的成长环境。而青年善于模仿,易受外界影响,在有害信息的影响下,青年正确的价值追求必然会受到阻碍。另外,大部分青年常常被动接受信息,加上知识有限,经验匮乏,又缺乏判断鉴别能力,易轻信虚假消息、网络谣言等。而他们不自觉的转发、评论,更会加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信息碎片化削弱了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碎片化的发布和传播,势必会弱化其价值内涵。不仅是内容碎片化,也会导致价值观念碎片化的诠释。这不但不利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甚至会产生价值塑造的偏差;其二,青年碎片化的阅读定势,使青年对接触到的信息不是停下来思索,而是急不可耐地继续阅读下一条信息,久而久之,浮光掠影般的阅读降低了青年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这很难使青年真正深刻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大大削弱了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实际效果;其三,碎片化信息发布的随意性和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失真,容易扭曲信息的真实性,在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时,青年容易受到干扰,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面对碎片化的信息,一般人没有审核的能力,却有评论和转发的权限。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青年如果不对被曲解的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很容易陷入对信息偏信,大大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来应对。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选择和整合,所以,青年需要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青年除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以外,还应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行动。
对于广大青年该怎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5]。总书记的要求是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效应,青年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青年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作为价值观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个体价值观的塑造。青年要先当好学习者,有效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其基础。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只有24个字,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却微言大义。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6]”只有深入学习才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浓缩的内涵,才能更加牢固地坚定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
“微时代”信息的发达,对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也有弊。而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其带给我们的新技术、新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学习方式,力求学习生动活泼,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的被说教、被灌输。党报党刊、电视台等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虽然内容较枯燥、及时性也不足,但其信息发布严格、内容严肃,与当下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的高效及时、生动活泼等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能很好地使我们达到学习上的互补。
2.青年需提升媒介素养,争做“中国好网民”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媒介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青年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对媒介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和取舍、道德素质的提高构成了青年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面。
在“微时代”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青年的必修课,只有对媒介有了一定的认知,正确的了解媒介的产生、发展,认识媒介的优势、特点,才能更好的运用它,才能理智面对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辩证的看到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两面作用。
提升青年媒介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青年要运用理性的思考和求证的态度,慎对看似可信的信息,做好甄别信息的“新把关人”。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效应,青年看似被动,其实仍然掌握着巨大的主动性。举例来说,“微博”可以自己选择关注对象,这种个性化的信息选择,使我们能够自己把握信息的来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干扰。而当我们多关注些主流媒体、正面人物时,接触到的信息也趋于正面。
青年在信息传播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道德素质。“微时代”里,青年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但不管在信息传播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有个正确的立场,约束好自己,坚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做到不制造虚假信息、不侵害他人隐私、不在网络上攻击他人等,努力成为“中国好网民”。
3.青年要发挥在网络中的力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青年,网络未来的维护者也是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网络建设、网络文明中的积极作用。目前,中国的网络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为社会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是一项迫切且重大的任务,对此,青年责无旁贷。
青年使用新媒体新技术最频繁、最熟练,因此,青年应当利用好这些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适当发声,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进而通过自身影响他人,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效应,凝聚社会正能量。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青年和青年间的交往频繁而又密切,在情感、心理等方面容易产生较高的理解和认同,在思想观念方面也易产生巨大共鸣,所以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能够极大影响彼此。此外,青年群体散落在千家万户,他们作为家庭纽带,又影响着整个家庭的价值走向。凝聚这种影响力,对推动整个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青年要承担起时代重任,积极发挥自己在网络中的力量,在做“中国好网民”的同时,还要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驳斥错误言论,踊跃发出青年好声音、作出青年好表率,形成强劲青春正能量。
4.青年要重视社会实践,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它是我们脚下真真切切的实践。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负效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青年除了努力构建“清朗网络”外,也不可忽视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应做到网上与网下的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包括党团活动、志愿服务等,这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青年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8]”作为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青年的现实生活,才能深化青年对它的认识。青年只有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社会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到青年的心灵深处,进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固化成青年的人生行动指南。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主流的方向,尤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迫切需要青年重视这个问题。每个青年都需要警醒与反思,并从自身做起、进而影响他人,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这一群体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2]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
[3] 李志义.信息污染的治理对策初探[J].情报探索,1998(1).
[4]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简介:邱玲玲,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研究;汤俪瑾,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常务副主任,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4-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