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安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本解读决定着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重视从各方面进行文本解读。本文从文本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文体、作者意图、结构、语句、整体内容五个维度进行文体解读,并以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56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英语方面打下了基本的词语和对话基础,对英语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到了初中,阅读将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词汇,以完成篇幅逐渐增加的文本阅读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能够既全面又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所用的阅读文本,做好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好文本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一、文本解读的内涵
英语文本是由单词、句子、语法、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本解读是对文本的浅层次、深层次和创造性地解读,是需要全方位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文本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现实意义、哲学道理、生活意境等等。英语阅读文本的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先对文本进行研究,并且需要从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研究,分别是读者角度、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首先,教师需要从读者角度先了解阅读文本所表达的基本含义,对本文有一个大概了解,并对文本中的作者、作者背景、写作背景、文化体现等进行深入地挖掘,并通过进一步阅读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文本阅读,按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进行预演,找到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再从教师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教学目的的解读,找出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从而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中英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尽管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英语教师并没有真正将阅读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 墨守成规,缺乏文本解读的教学意识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教学中缺乏文本解读的意识,教师很少主动去深入理解文本,只是把文本当做教学工具,利用这一工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意义。
2. 缺乏趣味性,以单词记忆、语法学习为主,与文本分离
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于学习兴趣,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记忆单词、学习语法上,英语课的学习就会相对枯燥,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了解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字、词、句的分析上,而无法对文本有深入的体会。
3. 不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全面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泛读到精读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文本的大致意思,并给學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同时,教师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以应试为目标,集中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上,缺乏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全面培养,忽视了阅读在学生英语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三、初中阅读文本解读的五个维度
新课标的提出对初中阅读教学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在阅读中,学生要能从上下文内容中推断生词含义、理解段落逻辑关系、理解文本主题、内容,同时,还要能够了解英语文化,将这些文化内容的了解和阅读结合起来,形成较为全面的英语知识体系。在进行初中阅读教学时,文本解读应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分别是:
1. 对文体的解读
在进行英语文本阅读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明确文本的体裁,了解这是一篇记叙文、议论文还是一个故事,在对文体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阅读思路,找到最快捷地理解这类文体的方法。
2. 对作者意图的解读
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预先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在做课外阅读时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的经典段落为例,在体裁上,这是一篇演讲,而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的意图则是为了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因此,这篇演讲稿中带有很强的抗争性和期盼性。通过对作者意图的解读,学生再去细读文本,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 对文本结构的解读
解读文本结构就是理清文本脉络,在初级阅读材料中,大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而在较为高阶的阅读材料中,其结构形式则并不固定。但在初中文本阅读中,学生面对的文本结构大都相对简单。
4. 对文本语句的解读
阅读文本中语句有不同的句式,其中有一些重点语句可以拿来分析,而且学生在学会这些重点语句之后,可以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是阅读学习中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语句解读还可以和一些相关的练习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5. 对文本整体内容的解读
对文本整体内容的解读是阅读学习的根本,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理解单词、句子的汉字,以及句子的用法,最终对整体内容的解读才能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阅读文本。
四、初中文本解读的设计策略
初中阅读教学主要是围绕课本展开的,在初中阶段,英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已经开始从简单对话过渡到短篇英文阅读,在每一课的内容中,教师都要从阅读文本入手,来实现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以人教版九年级《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一课中的《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为例,笔者详细讲解如何基于文本解读来实现阅读教学。
1. 从文体解读开始进入文本阅读
在该单元中,是以“I used to...”这一句式为重点学习对象展开时,其中的阅读材料中也必然会出现相似句式,这点在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中都已经习以为常,学生比较了解文中的重点,但是对文章还并不熟悉。这时,如何让学生认识问题也有一定的技巧。《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其实直接表明了改篇文章是记叙文,并且记叙的是一个害羞的女孩是怎样成长为一个明星的。对于文体的解读可以和语文知识相结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都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如果学生难以理解阅读文本的文体,就采用题目翻译的方式来让学生思考,面对这样一个题目,应该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在形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后,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时先明确文章大概讲述了什么内容,这样在下一步阅读时就能够比较轻松。
2. 从问题出发完成文本解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对于文本解读应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这篇文章一共分为三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叙事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泛读,大致了解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实际上,在进行阅读时,是有一定的策略可以使用的,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效果较好的方法是问题带入法、时间点记录法、段落首句或尾句精读法。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笔者一般不给学生安排任务,而是让学生选用自己习惯的阅读策略来进行文章理解。对于这篇文章,比较适用的方法是问题代入法。在学生理解了题目之后,问题就产生了:
(1)Who is this girl?
(2)Why she uesd to be shy?
(3)Why she bacame a pop star?
(4)What happened to her?
...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由于本篇篇幅较短,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来进行第一遍阅读。在阅读过后,教师再来提出问题:
①What is my job?
②Why Candy sing at the first moment?
③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ndy be famous and unfamous?
④What dose Candy think to be famous?
對于以上问题,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出答案,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进行一次文本精读。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并解答这些问题。
3. 解读文本特征,探究写作意图
在本文中,学生在进行精读和问题回答后已经了解了作者是一名记者,而作者所写的是自己对Candy是采访,首先是交代了采访原因,接下来是对Candy基本情况的介绍,然后是Candy对作者两个问题的回答。在作者写作中,每一段都是只有一个着重点,通过这三段,最终表达出来的是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原本害羞的Candy也可以成为明星,二是如Candy本人所说,Be famous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因此,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应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拆分解读。同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类似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就Candy的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一文本是关于Pop star的,所以学生有很多可以讨论和发言的内容,利用这种学生熟悉的文本题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专注于单词、语法的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文本,增强学生和文本的互动。对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是锻炼了思维,实现了语言、思维上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