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
摘 要: 近年来,一些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也折射出师生价值观、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对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影响教育的实效性,更不利于高校形象树立及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精细化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和谐师生关系与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阐明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就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 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管理 精细化管理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相互间的交往中实现价值观、生存状态的逐步优化与改善。加之“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如何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针对日趋突出的各种师生冲突及不良问题进行科学处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和“精细化”管理理念,成为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一、和谐师生关系与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两大个体均能积极、共同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实现教育的目标与意义,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师生不断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学生二者能够在交往中相互理解、认同、合作,共同创作和享受和谐关系。在如今这个新时代,教师不再仅仅作为学生行为的管理、指挥人员,而是一个服务、引导人员,应当将学生能力培养视为重点目标,尽全力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和知识接收者、被管理人员,而是教学及管理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在人本化、平等化、民主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自身价值、目标与使命,主动提升自己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自觉发展和完善自我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在如今高效教育环境之中,科学地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还有助于改善教学管理工作,甚至有助于优化和完善高校整体教育体系。
教学精细化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方法、文化、模式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过程,其由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文化、模式共同构成,这四方面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因而属于多层次、多结构管理过程。其中,管理理念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不专制、不守旧、不抱残,勇于开拓进取,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思维定式,能够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与习惯。管理方法是指在教学管理中能够结合学生特点及需求,对岗位职责加以细化、优化,采用科学、高效的手段提高自己的岗位操守与专业能力,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内耗,充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管理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对于精细化管理而言,要求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能够营造一种有助于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人与人和谐相处、心情舒畅的文化氛围,以便大家能够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怀揣着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积极组织、安排教学管理活动,力求将各项工作做到最佳。不仅如此,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以精心、负责的态度,细致、周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管理任务的明确、具体化,减少管理资源的占用及成本。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与教学精细化管理之间彼此依存,相辅相成。师生双方在相互交往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不仅存在于教学课堂之中,而且存在于教学管理及各环节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师生关系也产生了很多新特点,开始注重加强“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合作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教学管理工作开始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如此方可适应这一关系,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及教育发展旋律,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其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为了保障教学精细化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更好地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
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本,这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相一致。“高校并非一般的政府机关、行政组织,也有别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其本质属于学术组织”。当谈及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时,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曾提到:在某些人看来,高校就像一个世外桃源,学生单纯、教师清高,知识分子知书达理,因而高校管理工作应该十分轻松。但事实远非如此,高校管理属于极为特殊的领域,未深入其中很难体会到。就管理权威性、高效性来说,可将各社会单位分为军队、高校两端。前者的管理属于垂直系统,即“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但高校管理各方面纵横交错,在教师头脑之中不应有权力、等级观念。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不能压抑学生的思想,限制其自由,而应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并能够做到集中意志。若缺乏民主自由就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也没有办法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实际的执行者,必须同面广量大的学生打交道。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可以这样说,“文人相轻、斤斤计较”等情况在高校中比比皆是。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切实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尊重学生,以礼相待,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例如,对于高校新校区而言,在进行课务安排时,应尽量从方便学生角度进行考虑,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意见进行反馈时,对于负面评价应委婉说明,一方面将学生的问题说到位,另一方面应照顾到其情面、自尊心。只有从每位学生、教师身心、思想出发,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方可全面构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才能保障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精细化管理,属于“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放到精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无法实现一蹴而就。根据管理学理论,任何管理都不是一厢情愿,均需要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教学精细化管理也是如此。师、生作为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参与群体,同时是管理的主体、实施者。为了强化管理效果,若师生不积极、不同心则是难以实现的。由此可见,教学精细化管理,并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师生的事。一方面,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其中,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其中,若非这样,教学精细化管理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要求师生内部保持良好、和谐、互动的关系,以增强参与的动力与效果,此外,要求学校和教学管理人员加强宣传和教育,努力统一思想和认识,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使每位师生都能真诚、主动参与到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中,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三)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学者汪中求曾提出:“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推行刚性的制度,以规范大家的行为,落实各项责任,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就管理而言,这点十分关键。但凡事最怕的是过犹不及,若把握不好则将会走向反面。为此,在推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还是应当力戒繁琐,避免盲目追求“巨细无遗”,导致简单的问题日趋复杂。学生和教师并不是流水线上一个个等待组装的产品和工人,不能无限制地细化规章制度,以控制师生的工作、学习等每环节,这不仅背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违背了精细化管理的初衷。因此,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注重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特别对于学生方面,既应鼓励其成功,更要允许其失败,只有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才能使其成长、成熟。同时,鼓励师生合作、共同促进创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师生创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展竭竭不断的源泉和动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共同的理想与倾力的合作。虽然,教学精细化管理更关注细节,但其本质并不鼓励保守,创新方为上策。因此,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师生构建如师亦友、亲密无间的关系,能够共同合作,克服一切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采用创新理念与方法,优化教学流程与组织系统等。同时,能够结合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依据“哪儿不合理就从哪儿入手”,就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找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现创新,与时俱进。
(四)不断提高师生素质与修养
为了保障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要求师生具有较高素质和修养。教师注重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与职业素养。提高教学管理能力,而学生能够自觉、认真地完成课业,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理念。教师需要不断充电,提升自我,才能与新时代的学生开展良好的交往、互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赖,在学生心中树立正面、光辉的形象,与学生和睦相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组织趣味性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与学生构建和谐而稳定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使教学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在教学精细化管理中,教学管理人员不仅是“引导者”,更是“服务者”,因此,必须树立相应服务意识,这样直接关系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采用现代化思想理念、制度方法、技术手段的武装和支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开展管理工作,保障精细化管理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刘丽丽.认同危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隐忧[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24):325-327.
[2]张帆,沈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03):149-150.
[3]叶为,韦耀阳.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文化学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04):199-201.
南通大学校级项目:和谐师生关系视域下的精细化教学管理研究(2014B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