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艳娟
良好的倾听习惯就是小学生在授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形成独立自主的专注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习惯的过程。眼睛和耳朵作为人体所具备的采集信息的重要器官,对人类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及转化极其重要。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小学阶段处于身体和智力水平逐步成长的关键时期,授课教师在课堂讲述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学习,通过在课程讲述中创设情境,以此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中结合相关知识点创设的情境,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老师课程讲述内容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课堂概念中,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在学习章节内容的时候,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情境的创设,通过组织课堂游戏的形式将章节内容的重点巧妙融合起来,最终实现数学知识与良好倾听能力的同步提高。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相关内容时候,授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拍7游戏”。我们所谓的“拍7游戏”就是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从1开始依次进行报数,每当遇到7的倍数如7、14、21、28……或者是遇到本身含有7的数字,如17、27、37……的数字时,学生需要迅速辨析出着这些特殊数字,不能报出这些数字,而应该选择进行拍手,然后下一个同学继续进行报数。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如有学生犯错,在不该拍手的时候拍手,或者在该拍手的时候未及时拍手,那么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背诵乘法口诀或者为大家唱首歌。
通过授课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巧妙将乘法的相关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学生对乘法口诀中7的倍数就能做到较好地掌握,同时学生通过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听力;通过老师对游戏规则讲述地理解,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相关情境的设置,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提升。
二、细化要求,循序渐进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授课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学习中对学生细化要求,从细节处着手,将学习任务细化到具体的细节中。同时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本质的发展顺序,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关注细节的优良品质,使学生通过对细节的适度把握,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授课教师在讲述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的相关内容,在进行秒、分、时的相关单位换算的时候,可以拿出石英钟模型与学生一起进行由简单到复杂过程的学习。授课教师拿出石英钟的具体模型进行实物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空洞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使学生按照专注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的过程进行循序渐进地学习。授课教师在对时、分、秒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巧妙串联,最终将三者的换算关系搞清楚。在拿石英钟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可见秒针旋转60圈时,分针旋转1圈;而分针旋转60圈时,时针旋转1圈。
通过石英钟模型进行的由简单到复杂的推算,可以得出60s=1min、60min=1h的结论。然后再逐渐将该单位换算推广至天、月、年,在推导过程对细节的关注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对推算过程的关注将更有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三、激励评价,良性循环
小学生尚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处于此时期的学生渴望得到家长及老师的认可及肯定。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声赞赏的掌声、一句安慰的话语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帮助学生驱走心头的雾霾,让阳光普照学生的心灵。
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小学生在初学(3+6÷2)÷[3+4÷(5-3)]=?的运算时,学生在面对这样如此复杂的运算式时,学生难免会显得手足无措,此时畏难情绪可能就会在学生中弥漫。这个时候,授课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种积极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支持和鼓励,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受到鼓励后,对老师授课内容的关注度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稳步提升,学生最终将稳步朝着成功的方向顺利前行。
教师通过课堂丰富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授课教师应从专注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等三个方面逐步进行积极引导和培养,力求逐步养成学生自主倾听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