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浅谈小学中年段的习作教学

2016-05-14 05:32潘启儿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习作教学

潘启儿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体现在命题的不可知、评价的不确定、习作训练的无序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习作教学的方向。只有明确了《评价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评价标准》;中年段;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谈到习作,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觉得难,往往是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语言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样的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广州市教育部门制定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下称《评价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习作难,难于上青天,症结何在?

习作难,难于上青天。之所以认为小学习作“难”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成两条,一是“天灾”,二是“人祸”。所谓天灾,即是指有关习作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至今仍有许多说不清楚,搞不明白的问题;所谓人祸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 命题的不可知:考试考什么习作内容,不可知,所以很多老师就开展题海战术,考前让学生反复写,反复抄。2. 评价的不确定:评定作文存在较大主观性。同一篇文章,不同老师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水平要求,在不同年级又有不同的具体评价标准。正因为评价的不确定,使我们平时在作文教学时,把握不好方向。3. 习作训练的无序性:从现行的教材分析,现在新教材关注单元主题,80%的习作是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的,但也有一些不是的。同一个单元主题,有不同的写作内容,老师应全部指导学生写呢?还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写呢?

基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评价标准的不确定,让教师、学生、家长都感觉到习作难,难于上青天。针对习作普遍存在的难题,广州市教育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广州市中小学现行使用教材,制定了《评价标准》。作为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尺度的指引,作为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的方向及成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像明灯一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明确中年段习作评价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并细化了新课标的学段目标,它把薄薄的语文课程标准读厚了。但我们在解读《评价标准》时,要抓住关键的地方,最终还要把它读薄,让标准了然于胸。

中年段的习作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所谓“承前”,也就是要对前段习作任务的情况来一次“盘点”;所谓“启后”,也就是要看这个学期的习作将为以后的习作做了哪些铺垫。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的提高:

第一、搜集素材要求的提高。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而进入第三学段以后,则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两相比较,在搜集和储存习作素材上,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要从“留心”提高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有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用一句话概括,“有意注意”的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动笔成文要求的提高。对学生的习作,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进入第三学段后,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习作的操作层面上,我们要关注从第二学段的“尝试”和“不拘形式”,走向第三学段的更加清楚、明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的过渡问题。

第三、修改习作要求的提高。第二学段强调的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而到了第三学段则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三、以标施教,以标评教

《评价标准》为教师架起了通向课程标准的桥梁。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落实《评价标准》的训练?

(一)习作指导兴趣为先,开拓习作表达思路是重点

作文前的指导主要应该抓好两件事,一是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这项习作;二是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到有很多内容可以写,至于究竟写什么、怎么写,则应该由学生自己决定。习作指导的时间不宜过长。

习作指导最难的是打不开学生的思路,只要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学生有话可写,写作兴趣就自然来了。重视学生的观察体验,选学生爱干的事情做,或引导学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在乐做中乐写。

(二)鼓励孩子“我手写我心”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常常以一个成人的心态,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对小学生的习作,提出了许多过高的要求。比如说描写人物要典型,选材要集中、要突显人物特点,写作的技法等,孩子们就觉得没得可写,或者是写出来的就是千篇一律,胡编乱造了。因此,教师要对写出学生的真生活、真发现的作文给予肯定和褒奖。

(三)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准备。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

1. 结合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达到学以致用

这是最简单最便于操作的,例如学了浩浩荡荡一词,在理解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进行造句,或者在自己的日记习作里尽量运用积累的词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并大张旗鼓地表扬,以激励更多的学生效仿。

2. 结合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内容进行仿写

教材中学生很容易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文章应引导学生仿写。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他们更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仿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3. 结合课文所具备的感染力,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有些课文读了之后很容易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可以指导学生抒发感情。学了《去年的树》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能结合文中的语句或者事例来谈谈吗?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美好的品质、纯洁的心灵……)请以这个为题写一写你和朋友之间的事。

4. 结合教材的空白处,大胆想象,进行补充

如学了童话《小木偶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根据童话想象奇特,能说明道理的特点进行续编写。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巨人推倒围墙之后是什么情景,想象画面交流,再把它写下来。总之,我们要努力地挖掘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评价标准》细化了新课标的学段目标,有利于老师们对新课程的推行和实施;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南,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尺度。有了这个标准,老师们的习作教学也就更明确了。让我们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指导我们的习作教学,让习作成为一件乐事。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郭丽君,邓希长.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02).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习作教学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