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健
【摘 要】古诗词鉴赏不仅是应考的需要,更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认真复习,要准确把握考点要求,明确考查方向,掌握鉴赏技巧。本文从诗词鉴赏中的形象解读出发,结合鉴赏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考诗歌鉴赏;策略;比较阅读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的命题,诗歌鉴赏已经成为一个亮点,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遣词造句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积累、区分诗歌鉴赏的常用语
1. 正确把握诗歌的形象
形象是诗歌最基本的要素,诗歌的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正确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如诗经《关雎》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美丽勤劳、端庄大方。
(2)诗人自己的形象
如《饮酒》通过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3)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中的形象。这些形象倾注了诗人思想感情,因此,只有正确地把握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由于诗人的风格和诗歌的内容不同,诗歌的语言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鉴赏古诗时要注意仔细品味,区分诗歌的语言风格。
(1)含蓄,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面上写野草闲花、夕阳西下、燕子飞入百姓家这些景象,但实际上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慨叹。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景象绚丽,想象奇幻。
(4)简洁,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既有孤独之意,又有孤傲之骨;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氛围,又表现了诗人孤傲的情操。
(5)豪迈,语言慷慨激昂,充满激情。如,“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君黄金台上意”,慷慨激越,豪放壮美。
3. 积累诗歌表达技巧的常用语
诗歌中经常会用到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议论等。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双关等。艺术手法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虚实结合等。教学中,应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歌来领会和运用这些常用语。
二、明确考点、立足教材、设题训练
诗歌鉴赏复习中应围绕考点,依据教材,设计题目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复习中可以结合诗歌特点和考点,运用学过的诗歌设计典型试题来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说说诗中使用“割”字的好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将“见”字换成“望”字好不好,为什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重视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较阅读法是一种扩大视野,通过比较深入了解诗歌内容、写法和风格的阅读方法。如,同样是写离别,王勃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独标高格;李白是“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飘然脱俗;柳永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挖掘与教材中经典诗歌同类的诗歌,引导学生从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思想感情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能力。
总之,中考诗歌鉴赏的复习,要抓住诗歌鉴赏的考点,充分利用教材,突出教材的“工具性”,精心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