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峰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大多数考生选择写议论文,理由是议论文的写作有“模板”可套,有格式可循,至少可拿“保险分”。但我们也发现,最拔尖的几十篇优秀作文,却大多数是记叙文,少数人的选择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和肯定。笔者认为,分数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文体,关键在于写作素养,即写作活动中所必备的素质,如立意的深度、构思的精巧、结构的完整、行文的流畅、语言的凝练等等。因此,只要提高写作素养,记叙文写作是可操作的,也是有实效的。现将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呈于笔端,以期进一步完善,成为更有效的写作训练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扎实推进阅读积累
没有阅读和积累,难以写出好文章。阅读需要时间,更需要氛围,因此开设阅读课是必须的。然而,“放羊式”、休闲式的阅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是定向性阅读,即每个学生的阅读要确定对象,圈定范围,不能随便翻翻,泛泛而读,这在后面将具体说明。第二是连贯性阅读,即每个学生的阅读要分阶段,有层次,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见地,才会有深度,不至于写出数万人集体撞车的“大路货”。第三是目的性阅读,即每个学生的阅读指向要明确,就是为写作服务。每一次阅读,要力求让所阅读的内容转化为写作的内在需要。采取“摘抄——点评——仿写”三位一体的读写模式,摘抄内容亮点要明,点评要一针见血,仿写要到点到位。
阅读是一场修行,路途遥远,旅程艰辛,但我相信,只要在路上,只要在往前走,学生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确定阅读方向,精心打造个性素材
学生的阅读要确定对象,要做专题阅读。定向性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定向性写作。对象锁定了,素材用熟了,写的文章才有特点,才有韵味。每学期初,班级统一制定“1+4”素材积累方案。“1”是指人物素材,即你感兴趣的人物,不限身份,不限国别,只要是你喜欢的就行。“4”是指雅致素材,分为手工艺品、植物、文艺、民俗四个方面,学生可任选其中某方面的某个点。以2015届学生为例,人物素材可谓众星闪耀,以文化名人为例,就有如凌叔华、林徽因、李叔同、丰子恺、钱锺书、路遥、史铁生、龙应台、林清玄、爱丽丝·门罗等几十人。雅致素材也是精彩纷呈,仅以植物为例,就有四叶草、冬青、晚饭花、老鸦蒜、木棉花、龙血树、剑兰、鸢尾花等十多种。这样,从一开始,学生的阅读就沿着自己的轨迹在有序地运行。有了自己的阅读,才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也才会有自己的写作亮点和特色。
三、定位班级实情,灵活选择训练形式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训练形式要根据班级实情进行选择。我带的2015届是一个实验班,学生基础比较好,对语文也很感兴趣,我推行周读写计划,周一到周五,每天一个专题,专题阅读,专题写作。2014届是一个普通理化班,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很高,但差异分化比较明显,我采用了分层推进法,力求让不同能力层级阶段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重新定位。在两年的写作实践中,我先后推出了时事素材演绎法(揭示时事本质,围绕时事演绎故事,凸显时代气息)、乡土题材感受法(搜寻乡村器物,立足乡土写人记事,突出文化之味)、雅致素材勾连法(取材琴棋书画,勾连艺术写人抒情,挖掘艺术之境)等等。总之,在写作训练中,只要学生感兴趣,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热情,只要让学生思有所得,写有所得,一切方法都值得尝试。只要潜心研究,敢于实践,一定可以找到适合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的素材和方法。
在记叙文写作训练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产生了很多困惑,也有很多思考,这两点尤为重要,求教方家。
1.考场作文的潜规则让记叙文写作陷入困境。
(1)选材。一方面要求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又善意地提醒学生最好不要写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不要写亲人、朋友和同学,因为这些素材别人也会用。然而,我们的学生的世界里,除了这些,还有多少生活?还有多少情感?最贴近自己的现实素材不能用,这就是考场作文的潜规则。这是记叙文写作的第一个困境:什么样的素材才是学生可用的素材?
(2)点题。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含蓄委婉能够让文章更有韵味,能够让读者回味无穷,而学生的考场作文不能这样,而是要把题旨亮出来,而且要反复亮,美其名曰画龙点睛,然而龙的身上到处都是眼睛,这样的眼睛还有作用吗?这也是记叙文写作的困境:如何点题才能不破坏文章的含蓄之美。
2.现代文阅读教学陷入误区,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会阅读的人不一定会写作,但会写作的人一定善于阅读。我们应该反思: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是否有缺失?纵观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必修教材中很多经典现代文,我们都是一扫而过,甚至是选择性忽略。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大损失。阅读能力的缺失,直接结果就是写作能力的缺失。我们讲解了很多写作技巧,那只能让学生在无边的理论中和无尽的向往中惶惶不可终日。苏教版必修教材中有一个专题,叫做“慢慢走,欣赏啊”,我想,学生的阅读,包括写作也应该是一个慢慢欣赏的过程。作文教学,尤其是记叙文教学,有必要让学生品读那些经典的现代文,润泽语言,感受情感,把握结构,体会主旨,在慢慢的欣赏中逐渐形成阅读能力,进而形成写作能力。
实践孕育思考,思考产生困惑。把困惑列举出来,不是悲观失望,也不是牢骚满腹,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记叙文教学,研究记叙文教学,共同把记叙文教学水平提上一个新的台阶。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