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红
[摘 要]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这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无疑是极好的学习对象和范本,能启迪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关键词] 苏州园林;意境;融通;相辅相成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们理想的居所,这个世外桃源是古今众多文人、画家歌颂之地,也让中国人在心里悄悄萌生了“桃花源”情结,对世外桃源有所想象,这种想象概括起来就是“人间天堂”。造园家们在现实人间建造了这种理想的“人间天堂”,这个“人间天堂”就是园林。园林是人们对美好地方的向往,对美好居所的一种追求。
苏州当地的美术生选修《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课程,在苏州园林欣赏行走,师生一起撷取其吉光片羽,欣赏以拙政园为首的江南古典园林,用绘画的视角探究园林的“桃花源”意境。
一、园林意境,汇聚绘画底蕴
“心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园林文化课程中,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室走向古典园林,欣赏园林“止水可以为江湖,一鸟可以齐天地”的神韵。“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晋 潘岳),学生在苏州拙政园,品味那小小水面,联想到十里风荷,想象那悠悠烟水寄托的江湖之情。园林里的山水艺术营造出摒弃尘嚣的自然山野气息,充满艺术美感。学生仿佛看见园中主人在这里游览饮宴、结社赋诗、拈花赏月、品茗参禅、作画弈棋,寄寓自己的人格理想。
绘画是讲究意境的艺术,对于意境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学生在园林里会有所体验,对课堂里教师展示的名家画作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提升他们的绘画和欣赏水平。比如学生在欣赏元代吴镇的《渔父图》、清代石涛的《淮扬洁秋图》中,理解了画中出仕和归隐两种处世思想的矛盾,体会“身在江湖,心在紫闼”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表达就可能运用在园林里面。在对园林的审美体验中,同学们对意境的联想有利于弥补绘画创作中因缺乏意境而苍白干枯的表现。一言以蔽之,园林意境与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意境是融通的。
首先,苏州园林对意境的追求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的仿佛是大自然生成的这样一种境界。一木一石总关情,它们的设置、结构都与造园者要抒发的幽思逸趣联系着,这恰如绘画作品要讲究构图布局、空间深远和妙趣横生。白居易对自己的园林景色以及园林隐居生活描写道:“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进不趋要路,退步入深山;深山太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可窥见园林的艺术氛围。造园家在园林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山石、水池、花木、亭台楼榭种种元素,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艺术再造手法,创造出曲径通幽的空间,表达出空灵、耐人寻味的意境,感受到妙趣横生的无限空间。而这又恰如绘画的点、线、面布局,皴染点擦的语言,色彩的明暗分割,书法的点题搭配,才出来一张生动饱满的画作。
其次,精通诗画的造园家,在设计园林、构图立意之时,也把诗、画抒情写意的艺术精神融入了园林艺术中。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仅一几两椅,却借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一佳句以抒发高雅的情操与意趣,产生一种超然的意境,犹如点铁成金。因此对于绘画者来说,只有文学底蕴在心间,才能滋生美好的情景在画作里。拙政园的“留听阁”与“远香堂”均为夏日赏荷之处,但两者的题名都不是直接同视觉产生联系,“留听阁”取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氏二兄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听觉;“远香堂”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香远益清”,乃嗅觉,这个香,借的是荷花池里面的荷香。这运用优秀诗文帮助园林描绘风景,追求诗情画意的手法正是我国传统的诗书画同源的体现。
二、园林造景,融通绘画形式美法则
园林作为一种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创造的艺术,其意境存在于具体的物质环境中。美术绘画虽在白纸上塑造三维空间,但追求的空间意境是相通的。绘画写生的实践培养学生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体验和表达的能力。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拙政时,对园林构建一池三岛,向往海岛仙山的造园布局印象极深,深化了对艺术造型和取景的理解,学习借鉴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无限景色的艺术手法。
《园冶》总结造园艺术时,处处提到花木的作用,如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就是说园林能以绿藤、花树的掩映取得若隐若现的效果。意境营造中,花木亏蔽是破实生虚,产生模糊的、生气流动的空间格局,模糊虚化一望无尽的空间边界而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在视线和景物之间隔着一层花木,透过枝叶扶疏、树影斑驳再去看视线内的景物时,增添了一重层次,从而使景物显得有了纵深感,有回味余地,给人以无限深远的感觉,空间因此延伸、延展了,这也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发展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和幽微的心理情趣。
在美术绘画中,虚实的处理手法是学生把握的难点,如能在苏州园林造园意境中借鉴虚实的对比和艺术处理手法,是相当有益的迁移学习。比如:园林以山石为屏,作障景手段,在这一障一显、先障后显之间,原本实体空间就被虚化了,游人不能一览无余,从而避免了乏味感。拙政园的“开门见山”,就是实中求虚的佳作,粉墙漏窗是实中寓虚,遮挡藏隐则易显深远。两类虚实空间相辅相成又互相对照,虚实相间,破实为虚,引起游人视觉感受上的变化,有空灵之感,从而给观者产生审美的心理效应,这也是古典园林空间处理的精髓。这虚实相生的手法学生如果运用到绘画创作中,能极大提升作品的层次。
三、花窗取景,多变的的画框
《园冶·掇山》讲到“峭壁山”时,谈到了以窗为画框、以粉壁为纸的造景手法。苏州园林粉墙黛瓦,建筑多是灰、白色调,清雅秀丽,游廊窗的形式有几十种,每一扇窗就像一个天然的画框,框起的是园林里艺术化了的风景,“描绘”着独具中国传统国画内蕴的写意风景,是画也是窗,是窗也是画,别有一种韵味。墙上的漏窗与自然景物神交——对景或框景,在园内互借。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者窗户,使两处景观之间产生对应关系,相互交流、融合,给人景外有景、山重水复的感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王安石的“西山排闼送青来”、李白的“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等著名诗句也都是因窗得景,通过窗户把外面的广大空间和优美景观都尽收眼底,使内外空间发生交流,正所谓“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漏窗的边缘线恰如一幅画的构图外框,形状多变,因画装框。学生体会到这点,就会在常规的纸张边缘里创新构图形式,“尺幅窗,无心画”,以园林建筑物或园墙的窗及门洞为画框,框入相对的邻景,造成如画的感觉。如若没有园林的这些花窗启示,怎来得这扇面画、圆景图、海棠框?
以苏州园林审美文化为艺术载体,可以帮助学生绘画时迁思妙想,提升人文素养。中国古典园林移天缩地,兼容并蓄,写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的手法,启迪学生对美术专业的学习要具有博采众长的视野和博大的绘画胸怀。教师要很好地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的眼睛,他们的作品才会拥有艺术、文学、哲思内涵。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