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自2001年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来,由初期的逐步探索,到现在的日趋成熟,由于没有成形的方案,各地方的会计核算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统一了核算方法,加强了财政资金收入和支出方面的监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已实行了多年,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也正逐步地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型,会计集中核算为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将两种制度有效的融合,文章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做如下阐述。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融合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诞生、发展及实施这一制度的利弊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核算机制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由财政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这一机构,各单位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取消原有的银行账户,由核算中心在银行统一开设账户。单位不再设立会计、现金两个岗位,而是设立一个报账员的岗位。单位资金仍归单位所有,只不过所有收入都要上缴财政统一管理,所有支出都要通过核算中心审核、批准后才能列支,各预算单位的账务也交由核算中心专管会计统一记账,是一种集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特殊模式。
(二)会计集中核算在特定时期的特殊历史意义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是单位领导签字之后再拿到核算中心主任处审核,再由专门的记账会计负责记账,每个单位都实行统一的报账、记账模式,在规范各单位的支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于各单位的科目、账册设置,统一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执行,避免了基层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资料不完善等缺点;由于各单位都取消原账户,都在核算中心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账户集中管理,报表等均由核算中心记账会计出具,在数据的采集、资金管理等方面,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三)会计集中核算中的一些弊端
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忙于报账、记账、问询等琐碎的日常业务,在我地区两个人就要负责30多家预算单位的报账、记账、报表等与单位财务相关的各种业务,造成中心人员工作量大,而基层预算单位却没事干的尴尬局面;财政监督更多地体现在对原始票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上,对于单位是否购买商品、是否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就不得而知,使得会计工作陷入重核算轻管理的状态中;由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功能和经济分类纵横结合,也就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过去一样每家单位都按照通用的科目和模式记账就不再符合要求,记账需要更加细化,如果专项多的单位对应的功能分类多,支出明细就要相应的增多,这不但加大了会计工作量,对记账的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统一的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审计工作由以前的对单位原始发票和账务的检查,似乎也转变为对核算中心记账方法的检查,使会计核算中心成为审计中必不可少的第三方,这些都与现行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不一致。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一)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模式
国库集中支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管理。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财政主管部门通过年初预算和追加预算为各预算单位设立报销额度,在授权的额度范围内,职工工资、工程物资采购和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等具备转账条件的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即由财政在预算单位额度范围内直接把钱转账给代发银行、供应商、服务提供者等),对单位日常运转所需的零星购买支出等实行财政授权支付,各预算单位可在财政授权支付模式下以转账、公务卡和现金等方式结算。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1.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更加集中起来,各单位的资金使用需要填制授权支付申请书,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支取。凡是没有实现支付的资金就都留存在财政部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无法有效调度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真正实现了财政、税务、人民银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之间的联网,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能通过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查询和操作,每个工作人员都被授予相应的权限。通过集中支付系统,真正的实现了数据的资源共享。对于每一笔支出,无论是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在集中支付系统中都能够追溯到最后的支付途径。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同时也加强了预算执行监控的明细化、动态化和单位支出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为准确判断财政支出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奠定了基础。
3. 更加符合我国政府对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精细化要求。尤其是新预算法开始实施之后,对我国财政工作来说也是一项重大举措,把更多的具体问题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更加给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每一笔财政补助收入对应的指标文号、拨款依据都清晰的标明,每一笔支出的明细也都能清晰的追溯,各项支出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都能分别列示,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三)目前国库集中支付遇到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络平台已平稳运行,但要真正实现所有的预算单位与财政、国库、税务、代理银行的全联网,需要稳定的互联网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系统网络设施不完备,真正的会计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县级财政部门,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较少,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安全运行维护的成本会很高。
三、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融合的具体实施及建议
财政专家叶茂乐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主要解决财政资金在收缴和拨付中多环节造成的周转慢、效率低下等问题;会计集中核算则制约着使用环节出现的胡花乱用,两种制度密不可分。也有的专家认为把已经运行了十余年的会计核算中心完全退回预算单位是一种历史倒退,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对政府收支进行全面的监督。
1. 建立和完善财政、预算单位、国库、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互联的网络信息系统,这是实现各种制度互相融和的基础。在联合信息网络系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授权范围内实现数据查询、审批、 对账和监管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对于每个岗位按照其相应的职权范围授予相应的查询和审批等权限。
2. 恢复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
核算中心不再为预算单位代理记账,恢复预算单位原本的会计主体地位,各单位的会计账务交由自己本单位会计处理,但仍然不能完全归还,预算单位的报销仍需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才能通过集中支付系统办理资金支付,再经过银行系统清算。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分别设有录入和审核两种工作角色,所以可以把录入和查询功能授权给与预算单位,把审核功能授权给核算中心的主管会计。这样,预算单位在自己单位就可以查询到单位的经费收支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更加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核算中心也对其经费支出起到了监管的作用。由于各单位会计人员对自己单位的经济业务更加了解,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支出的功能和经济分类详细的进行账簿设置,比起会计核算中心的通用记账模板更加清晰和明了。
3.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是强化单位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各预算单位要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参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培训,积极参加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知识及软件操作培训,核算中心人员可以对具体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单位会计要配合财政部门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收入缴入国库或专户,根据支出的具体情况提出用款计划申请,支出在“三公”经费控制范围内合理安排,使会计记账、财务管理同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结语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施之初,都有它的局限性和不可操作性,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加以改正和完善,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使新制度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当然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的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苏永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0(09).
[2]刘颖.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轨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06).
[3]刘梅兰.县区级财政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并轨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
[4]徐晟.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衔接[J].会计师,2013(07).
(作者单位:凌海市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