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学设计”改造为“学习活动”

2016-05-14 09:57何必钻张华莲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文语言

何必钻 张华莲

何必钻 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曾获“江浙沪”三省市教科院联评的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教改之星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致力于“言语型教学”专题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指向言语活动”的教学主张,潜心打造“言语型课堂”,唤醒儿童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言语型”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了教学专著《言语型教学新思路》。有5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曾在“援疆送教”“千课万人”等省内外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和讲座80节(场),形成了“务本睿智,灵动舒展”的课堂教学风格。

受思维惯性的影响,一篇课文拿到手,老师们头脑里第一时间蹦出的往往是“我该怎么教”“教学内容要怎样设计”。我们过多地注重从“教”的角度来思考、设计教学活动,追求教学设计的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花心思在琢磨引导语、过渡语、评价语怎样更精彩。与此同时,却把学生扔到一旁视若无物,很少去思考“学生该怎样学”“学习活动怎么有效开展”,没有从“学”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形式。这样的教学就容易演化成教师自说自话、学生亦步亦趋的课堂。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语)。当我们提出,要摒除“教学设计”这样的说法,提倡“学习活动”这个概念时,是希冀通过一个术语的更迭,倒逼老师们的教学思维,从“学”的切口入手,“让学生站在课中央”,去改造我们的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经验,去更好地体现“学为主”课堂的转型。

一、改造教学内容——由“抠细”转向“复合”

设计学习活动的任务,首先就是选择、组织适切的教学内容。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不宜追求“点”上的抠细挖精、入木三分,而是要站在整体视野上取舍重组,以构成适切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试看四年级《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不同的教学设计:

第一位老师课始即开始学习生字、词语,对课文中的内容难以割舍,不管是峡谷地位、自然景色还是生物景观,都抓住词语细品精读,比如,对“504千米、2268米、6009米”等数字比较,对“郁郁苍苍、帘帘飞瀑、滔滔洪水”等品评想象,教学在抠词析句中掘地三尺不罢休,结果一课时只完成了一半教学任务。

第二位老师对课文前的提示语进行二度开发,把目标锁定在“默读,想象画面”和“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两个学习活动上:一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时可以结合前文《观潮》作小小的比较,同是自然景观,却有着怎样不同的壮丽;二是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溜”,琢磨怎样把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尝试给《中国国家地理》进行配图文字。如此,大大简化了教学流程,学习活动也成为语言表达的训练场、习得所。

重组教材内容和学习任务要考虑这些因素:一是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确定取舍;二是从体现教材编排意图的“阅读提示”确定取舍;三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彰显课文在单元里的定位和任务;四是以学生的学习实际,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为依据。

二、改造课堂行为——由“牵引”转向“自主”

学习活动的设计,肯定不是定好调子、铺好路子、牵着学生、走完程序这样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空里自主地建构,形象地说就是“伫立学生旁边看着他们走路”,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读书、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但又是在教师适度指导下的自我实践,而不是完全、彻底的自学。《乌塔》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教师以“震惊”一词为核心,以语言转述为重点,精心设计了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成长经历,锤炼语言观点,从而激活了“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状态。

板块之一:整体感知内容,聚焦“震惊”

说说课文大意。再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也特别让你震惊?

板块之二:围绕“震惊”,转述文本语言

1.不仅仅是我们,我相信你们的父母听了这些事,也会觉得不可思议。现在,请你就这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向你们的父母说一说,特别要注意说出令人震惊的地方。

2.如果你也向父母提出独自外出,父母一定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会有哪些?请你将理由说清楚,突出重点。在学生阐述理由时,注意把课文语句变成说服家长的语句。

板块之三:拓展“震惊”,升华情感主题

补充课外读物《夏令营的较量》(节选),学习阅读与表达的结合:主要是以文中中日小朋友为例证,说服家长。再齐读诗歌《请求》,升华情感:妈妈,请放开你/春天一样温暖的手/……

这种学习活动因为有着很大的腾挪来回的空间,同时又贴近儿童希望摆脱大人管教过严的心理需求,打开了他们倾吐情感的通道,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就很高,在不知不觉的主动学习中完成了教者的教学目标。

三、改造学习形式——由“强制”走向“驱动”

以教为首的课堂往往是“师”为强者,强势推进流程,学生是忠实的执行者,亦步亦趋地完成各项教学指令。而以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是以完成某种有趣的学习任务为动力,激荡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语文思维,学生的参与性、卷入度就比较高。如在《秦始皇兵马俑》这一篇课文重点部分学习时,在读懂课文板块中,教师以任务驱动,让学生领略奇迹风采后,为秦兵马俑制作一份《世界遗产基本档案》:

教师通过“制作档案卡”这个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运用跳读、选读等方法,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借用多种形式与方法,例如图表式、填空式、简答式、采访式,还比如有制作档案卡、举行辩论会、编排课本剧、当导游解说、制作风光片、阅读推介会等语文实践活动。

四、改造教材编排——由“单篇”走向“整组”

设计学习活动,要从大局着手,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不能陷在单篇课文教学中精雕细刻,不能自拔。比如,我们对人教版三至六年级各册的略读课文做了一番研读,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把略读课文归为四类:品读感悟型(语言含义深刻,需要细细品读的)、语言积累型(语言优美,适合学生积累的)、读写结合型(写作特色明显,适合读写结合训练的)、独立阅读型(语言浅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读懂的)。下面以五上教材为例:

当然,以上分类并不是唯一的,选用课型不同,训练侧重点也就不同。带“*”的课文就是此类课文,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要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重点,进行深入的、各有侧重的学习。整组视野下的学习活动可以杜绝教师在课堂内的精研细磨,避免陷入“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低效境况,同时也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更好的浸染与淬炼。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课文语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