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 常艳荣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教育的重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精心设计创新情境、巧用课文中的留白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做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意识 质疑问难 情境 留白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0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要求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鼓励质疑问难,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极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问,在质疑问难中不断地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怎样提问,提什么问题,应因文而定,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问题;可以从文章的重点段落或重点句子入手,抓住关键,把握要旨;可以从自己在文章中的疑点处入手,深入思索,以疑促思;可以从文章的结尾入手,拓展延伸,总结升华;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入手,学习借鉴作者在取舍材料、谋篇布局等方面的独具匠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在教学时,笔者选取不同的阅读文本通过多媒体展示,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掌握提问的角度以及提问的方法,逐步实现由扶到放的飞跃。因为任何创新都是从思考开始,任何智慧的火花、独特的见解都是通过思考获得的。
二、精心设计创新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阅读情境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联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用《三国演义》的片头导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主题曲悠远而雄浑,图像镜头形象地再现了复杂而多变的历史场景,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将曲和景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诗歌所反映的历史情景,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加强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品,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避免教师过多而繁复的讲解,更有效的是学生的认知、理解更多的来自自我的思考、整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不断形成自我创造意识。
三、巧用课文中的留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留白,本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之法。如只画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即使如此,却能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深远的意境,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初中教材中精选的文章大都是大家之作,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使许多作品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像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 相机诱导学生补充这些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河中石兽》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老河兵的讲述通过电脑绘制简易的石兽逆流而上的原理图,学生兴趣盎然,其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故乡》的结尾写道:“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这里所说的“新的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为宏儿和水生这样的一些人勾画一幅新生活的蓝图,可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也可以绘制一幅图画。几分钟过后,学生陆续在多媒体上展出了自己的创作,他们一边欣赏别人的创作,一边完善自己的作品,一个个像艺术家一样,创造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教材留白处的适当延伸与拓展迎合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利用好课文中的联想想象处、情节延伸处、观点碰撞处等留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技巧性地进行补白,挖掘出课文留白的魅力,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就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课堂打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现代教育技术声光色同时兼备,具有形象直观的外观感受、动静结合的动态感知、灵活多变容量大等诸多优点,教师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语文课堂教学自然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但激活了教材与课堂,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拓展了学生感知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