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梅
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文章结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音乐欣赏;素质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09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在音乐欣赏课中,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听听歌而已,把“音乐欣赏”当成了“听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感觉音乐欣赏课没意思、听不懂,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没有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课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学会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呢?下面具体阐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探索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合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多媒体图文并茂,还可以播放音乐和动态画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范唱范奏,展现体现音乐意境的图片,创设与乐曲相关的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听辩曲目、名词解释、答案选择等活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欣赏歌曲《清晨》时,教师便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关于清晨的歌曲,比如班得瑞的《清晨》,然后展现一些表现清晨美好时光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清晨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欣赏这首歌曲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开展说、听、唱、做、想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音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音乐美,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
二、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感受音乐
《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一种艺术形式。听到音乐,人们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就想跟着唱,甚至手舞足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音乐的这种特性,让学生“闻乐起舞”,随着音乐的节拍而进行有节奏的动作,即律动。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有律动,均有节奏。”律动能使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感受音乐的节奏。例如,在教学感受力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听《摇篮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然后再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比较两首乐曲力度的不同,感受其雄壮有力的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律动,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情感和风格。
三、情景表演,表现音乐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参与表演活动的积极性高,也善于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如果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表演活动中深刻地感受音乐美。这样,将音乐欣赏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动口、动手、动脚,又要动脑,引领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青蛙、荷叶、狂风、暴雨、公鸡等形象,根据音乐展现故事,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故事和音乐形象的理解。又如,在欣赏《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遍音乐,然后让学生想象森林中的动物会做些什么,可以用些什么动作来扮演动物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学生思路开阔,表演时动作丰富,有吃草的、游泳的、爬树的等等。学生主动地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参与表演,能够真正理解音乐内涵。
四、进行听、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进行听、说训练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所欣赏音乐的基本形象,确定“听”的内容;二是要重视歌词、节奏和符合乐曲主题的解说,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三是要侧重积累听觉记忆和欣赏经验,积极进行教师演示说和学生表述说,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说出来,逐渐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有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教师不要对学生的表达做任何规定,学生可以不用专业术语,只谈自己对所听音乐的认识与感受即可,重在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对于学生的表述,教师还要多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保持对音乐欣赏的热情,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欣赏笛子独奏曲《荫中鸟》后,教师可让学生说出能在曲子中听出几种鸟叫的声音,然后进行模仿。这样,根据音乐主题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丽君.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 周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4).
[3] 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5).
[4] 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5).
[责任编辑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