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 要:现代生活中的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等问题都与生物知识密切相连。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元素,把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深刻理解生物学习的意义,转变学习态度,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方法 生活化
追根溯源,教学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源于生活,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生活实践服务,因此很多教育学家倡导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生物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方法也缺乏创新,简单枯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在生物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创新生物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动力
一些高中生已开始观察社会,关心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并能产生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那些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动力。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现实问题,引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进行生物课程学习。
例如,在学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内容时,由于高中生对于环保问题比较关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觉得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怎么样?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呢?如果不保护地球,请你们预计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些问题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题目的答案也是开放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也比较简单,问题的答案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说:“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污水都丢弃到了河里,河水都变浑浊了,很多鱼类已不能生存了。”有的学生说:“地球是一个整体,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长远。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同学们,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尽管视角不同,但大家已经认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地球生病了,我们还能健康生活吗?”“当然不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通过这种简单的问题切入,既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环保教育,又顺利实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生活中的问题是启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的有益方式。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懂得学习生物的重要意义,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顺利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二、借助生活中的直观素材,创设学生生物学习的情境
高中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仍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并直接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积极的氛围中,迅速进入生物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从生活中取材,用手机拍摄了一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其中有小河垃圾成堆、河水不再清澈、鱼儿不能生存的图片;由于水源污染严重,从河水中打捞上的鱼类竟然长肿瘤的图片;因水源污染,导致庄稼枯萎死亡的图片;由于山上的植被被人为破坏,水土流失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生动展示了这些真实的图片,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触目惊心,他们能意识到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最重要的是这些情况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平常对这些现象也有一些初步的认识,通过教师的集中展示,强化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情境创设,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知识,这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本节内容的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生动直观的生活素材,不论是对比鲜明的图片,还是声像具备的视频,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利用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有意义的建构。高中生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了解了较多的生活常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借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生活常识,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构架起生活常识与生物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内容时,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感到比较陌生,教师就选择一个学生基本都懂的常识作为切入点,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较容易地理解所学习的新内容。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体温会有变化吗?”大部分学生对于人体温度是了解一些的,有的学生说:“正常体温应该在36~37度,高于37度就是低烧了。”有的学生说:“人体的温度早、中、晚会有一点变化,但基本上变化不大,变化大了就说明身体生病了。”教师借着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对。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6~37度之间变化的,受外界环境影响,体温会有一点细微的变化,但变化幅度不会超过1度,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这种状态就是一种人体内部环境的稳态。”学生在已有常识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新的概念了。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寻找生物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点,以学生掌握的生活常识导入生物教学,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认知,也可以引导学生更顺利地学习生物课程。
四、创新探究性的生物实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体验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载体。由于生物实验的操作性很强,生动直观,趣味性强,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生物学习。教师通过创新生物实验,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进一步观察分析,自主地探索发现,获得自身独特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一节中实验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进一步强化有关生物内环境稳态的知识,设计了一次课外探究实验,让学生测量家庭成员在一天当中不同时段的体温,并做好记录,画出折线图,观察家庭成员的体温变化情况,并让学生思考“如果人体的体温发生很大的变化,会出现什么问题”。由于这种探究性实验比较简单,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就要以完成体温测量和画图,当折线图画出来后,很多学生都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每位家庭成员的体温是不同的,也会有一些变化,变化的范围都在1度以内。学生能认识到这就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体内环境稳态变化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出现疾病。源于生活的小实验,增强了学生探究发现的体验,使他们获得了学习的乐趣。
上例可以说明:结合生物实验的要求和目标,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在生物学习中探索与发展的快乐。
总之,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立足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深入挖掘生物教学内容,寻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在生活经验、自身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和有效互动,更深入地学习生物知识,增强亲身体验。让学生从厌学到爱学,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艳.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2]曲姝.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7).
[3]胡军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